时间不可能倒流。时间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所以,珍惜眼下的时间,尤为重要。 自从理顺了人事上的事情,潘小安的工作变得轻松很多。 他依旧每天早起去开朝会,听取一些关于民生,军事的事情。 潘小安最关心的,一个是粮食的产量,一个是人口问题。 粮食产量方面,金州省这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很足。 而秋粮产出的花生,地瓜,除了做种子,还能有很大的富裕。 玉米在金州府的官田,也终于实现了万亩种植。 玉米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产量惊人,在没有化肥的年代,一亩地竟然也到了八百斤。 便是晾晒之后,也有五百斤的纯产量。 这一万亩官田,就收入五百万斤玉米。这些玉米留作种子,足够安国全域种植。 玉米的秸秆叶,可以用来喂牛羊。干的秸秆,可以用来做燃料。 便是那玉米棒芯,也可以用作冬天取暖,全身都是宝贝。 有了这些杂粮帮衬,便是饥荒之年,百姓也能有粮过冬。 海州府也算鱼米之乡,那里的水稻喜获丰收。 一季麦子,一季水稻。这个地方相对富庶一些。 而鲁州省,因为春季少雨,小麦亩产仅有二百余斤。 夏季雨多,秋粮产出还不错。花生每亩地有三百多斤,地瓜却有两千多斤。 这样,安国几省,人均口粮,每日可以达到三斤粮。 但其实,绝大多数百姓,每天只吃半斤粮。 尤其在很多地方,还保留着春冬两季,一日两餐的习惯。 潘小安看到这样的报表,当然不高兴。但他也知道,这些报表确实是真实的。 至于人口,情况更加糟糕。因为梁山军祸乱,此时的鲁州省,仅仅有百万人口。 这个人口数量,都比不上金州府人口。人口少,空有土地,而没有产值。 很多土地荒废。便是分给百姓,也没有力气种植。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好在看到有三万新生儿,潘小安还很高兴。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还是可以的。 这也得益于,税收的减少,男女平等的倡导,优质的医疗条件,以及日趋良好的社会环境。 潘小安把粮食产量,人口数量,做成竖柱图和折线图,两种模式,挂在会议厅的墙上。 这样可以让众人,更直观的看到当前的状况。 安国第一年的工作重点,便是这样几项。 一是:成立一个农业部。专门管理耕地和种子。 现有耕地做好统计。哪些属于官田,哪些属于大户,哪些属于百姓。 把耕地分做水田,旱田,山坡地,盐碱地,荒地等等几类。统计好数量以及归属。 而种子,则包括储存种子,培育种子,运输种子,售卖种子,回收种子等等。 二是:成立一个民政部门。专职用来统计人口,促进人口生育等等。 这些工作,当然通通归于户部管理。 开会时,安心看着潘小安。见他口若悬河,眼里满是崇拜。 她最喜欢听潘小安讲话,感觉他懂很多。 潘小安是懂一点。然后再思考一点,就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复杂。只要不嫌麻烦,总是能够做好。 而给潘忠他们开会时,潘小安就询问他关于钢铁的产量。 潘忠是老运转使。对于安国的很多物品都了如指掌。 潘忠说现在的安国,金州省有三个钢铁厂,鲁州省有四个钢铁厂。每年可以产钢铁四十万吨。 潘小安询问,这些钢铁够咱们安国使用吗? 潘忠说:“安国每年用钢铁不过十五六万吨。多数的钢铁,还是出口到了海外,以及临近州府。 出口海外的钢铁,换来的是银子,粮食,香料和布匹。 售卖给临近州府,可以换取稀缺的黏土,矿产和特产。” 潘小安询问,能不能每年在增加一些产量? 潘忠说道,“东港府的铁矿已经勘探清楚。如果明年春日里能够投产,估计可以增加十万吨。” 潘小安听后,高兴莫名。他竟然把东港府的铁厂忘记了。 潘小安想要在金州府铺设一条铁路。他听狄达与沈毅说,他们已经模仿出发动机的零部件。 如果,他们能够造出发动机,他就可以先建造一个小火车。 当然,想要火车动力足,还是得使用内燃机。 不晓得这些人,有没有这样的脑壳?根据发动机的构造,先把内燃机造出来。 早会之后,便是吃饭时间。 安陆海有个食堂。潘小安的早饭,都是在那里面吃。 很多时候,莫前川想给他打回来,或者专门找个随从,但都被潘小安拒绝。 他是真的不敢随便加人。人数好加,钱该从哪里出呢? 潘小安宁愿多走几步。他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宝贵。 或者说,谁的时间都很宝贵,也都不宝贵,就看人怎么来安排? 这世界离开谁都一样运转。潘小安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也不觉得别人了不起。 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谁比谁能厉害多少? 食堂的早饭,也就是包子稀粥小咸菜。不需要多丰盛。 潘小安知道,在安陆海工作的人,薪资都很高。他们吃的都很好。 所以,他并不想在吃食上,给他们增加更好的待遇。 而中午和晚上的菜,最多不能超过六个。多数都是四菜一汤和两汤而已。 会有人说潘小安抠门吗? 当然会有。但他们不敢说出来。因为,潘小安自己也是在吃这些菜。 所以啊,一件事想让别人接受,最少也要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 吃过饭后,潘小安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撰写书籍。 当然,这一次他写的,不是那些荒诞的书。 他把脑海里,能够记起的,关于语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农业的知识,全都一样一样写出来。 这些知识,他有的记得很详细,有的只能记个大概。 这时候,那些从大海之外运回来的羊皮纸,沙棘纸书籍,也成了他参考的一部分。 而更多的,他还是参考,从宋地搜集来的百科书籍。 反正,潘小安就是不停的写。他要给安国学生,留下一个小百科。喜欢大宋小农民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小农民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