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这两人已经开始狗咬狗了,赵与芮顿时有些索然无味。 “都闭嘴!说出你们潜入大宋的目的,不然休怪本官将你们五马分尸。” “别以为我在恐吓你们,就凭你们做的那些事,足够砍一百回脑袋了!” 沈青刚和吴青烈被吓得脸色煞白,再也顾不上给对方泼脏水了,争先恐后的就把他们这次来到大宋的目的说了出来。 而得知他们的任务后,赵与芮的脸色却瞬间一沉,随即不假思索道: “大胆狂徒,竟敢公然诬陷当朝丞相?” “本官好心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尔等却不知珍重,既然如此,就别怪本官了!” 只见他一拂袖,那两名士兵便挥刀朝着二人砍去。 沈青刚和吴青烈还没来得及喊饶命,就被一刀毙命,两眼圆睁,死不瞑目。 “殿下……” 穆念慈和那名副将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心想这样一个指证史弥远通敌叛国的好机会,为何要杀了这两个人证? 然而赵与芮却只是冷着一张脸,并没有要解释的意思,转头看向郭靖,语气稍缓道: “郭兄弟,你师父他们应该还没有落入那群恶人手中,你若信得过我的话,不如就先与我们同行如何?也好有个照应!” 郭靖心想,以自己的武功,就算师父他们遇到了危险,恐怕自己也无法救出他们,倒是眼前的这位大人,似乎不是一般人,跟着对方,或许能在关键时候,请对方出手相助。 念及于此,他连忙抱了抱拳道: “多谢大人恩典,草民愿意留下!” 赵与芮点了点头,命人先把他带下去了。 副将让身后的骑兵退后二十步,旋即跟穆念慈驾马来到赵与芮身边问道: “殿下,您方才为何要将他们杀了灭口,留着他们的性命,岂不是更有用?” 赵与芮的思绪被打断,缓缓回过头来,看了二人一眼。 “就凭这两个小角色,你们是觉得靠他们就能扳倒史弥远?还是觉得他们说的话,能被当做证据?” “如果事情这么容易的话,那本王随便找两个替死鬼去敲登闻鼓,然后来个殿前诬告,岂不是一切麻烦都解决了?” 副将虽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还是有些不理解道: “那也没必要都杀了呀!” 赵与芮摇了摇头道: “真是个榆木脑袋,我杀他们是给你们看的吗?” 副将下意识的脱口而出:“那是给谁看的?” 赵与芮语气一顿,意味深长道: “兵权之重,不在于良兵多寡,而在于军威震慑,不见当年太祖皇帝黄袍加身,夺权兵变?” 副将心头一跳,怔怔地看着他: 这种话是怎么从你嘴里说出来的? 还有,这是我能听的吗? 然而赵与芮就好像没看到他脸上的表情一样,继续说道: “你们以为史弥远就这么好说话,肯将一支兵马放心的交到我手上?” 就在副将还因为上一句话,而吓得瑟瑟发抖的时候,穆念慈却率先想到了什么,脆生生的说道: “我知道了,殿下是杀给史弥远看的。” 副将此时回过神来,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 “殿下的意思是,军中有史弥远的眼线?” 赵与芮朗笑道: “这很奇怪么?你不也是本王的人?” 副将逐渐明白过来,但还是有些不懂。 “既然有史弥远的眼线,那殿下留着二人性命,岂不是更能让对方投鼠忌器吗?” 赵与芮眼神感人的看着他: “要不是自己人,我这会真想给你两脚!” 穆念慈听闻,在一旁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副将满脸尴尬,但又不得不向对方请教。 赵与芮无奈道: “难怪你们在朝堂上,会一直被言官压得抬不起头,看来不止是嘴皮子的原因,这脑子也该洗一洗了!” “本王方才已经说了,靠这两个小角色,根本就无法撼动史弥远,与其留着他们,何不来个将计就计,借由他们的死来让身后之人安心呢?” 说到这个份上,副将要是再不明白,真的可以找块豆腐撞死了。 “原来如此,殿下是想趁着对方放松警惕之际,抓到真正能左右局势的关键人证?” “……差不多,很接近了!” 赵与芮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当即不再说话。 副将则是一脸兴奋,感觉自己的智商有所提升。 看着正在处理黄河四鬼尸体的士兵,赵与芮的目光微微闪烁,再次陷入了沉思。 从刚才沈青刚二人的交代中得知,这次来大宋的并不只有他们四人,还有他们的师父沙通天,师叔侯通海,以及彭连虎、灵智上人和梁子翁等人。 而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来杀自己的。 大金六王爷和史弥远暗中勾结,打算趁着这次湖州剿匪刺杀荣王,这是沈青刚二人的原话。 但让赵与芮不理解的是,他身边少说也有五千禁军兵马,别说是沙通天这些人了,就算是五绝的高手来了,也不可能悄无声息的暗杀自己。 而以他对史弥远的了解,对方行事,向来不留任何马脚,哪怕是失败了,也绝不会让自己受到牵连。 通过刺杀这种打草惊蛇的方式,也不像对方的做派,最大可能是会在自己领兵与群盗厮杀时,趁乱派高手来取自己性命,然后造成死于乱军之中的假象。 已知结果,往后倒推论证的过程并不难,赵与芮很快就将线索串联起来,还找到了能做到这一切的关键人物——段天德! 这样一来,似乎一切都有迹可循,也都说得通了! …… 与此同时。 太湖水寨,飞云寨中。 只见一个二十来岁,身着熟罗长袍的青年男子快步走了进来,沿途之中,凡是见到他的人,都会恭恭敬敬的唤一声“少庄主”。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归云庄的少庄主陆冠英。 来到寨中大厅,陆冠英便见飞云寨的寨主正陪着几名形象奇异之人,脸上表现得十分热忱,在他身后,还躬身驼背的站着一人。喜欢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