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 赵与芮也不再纠结未来会怎么样。 人生得意须尽欢! 他只是不想伤了一个纯爱少女的心,他有什么错? 不过捅破这层窗户纸后,赵与芮的日子也变得滋润起来。 何沅君不再像之前那般小心翼翼,与赵与芮的相处也越发融洽。 二人无话不谈,高兴之余,便免不了一番唇枪舌战,尽管每次都是何沅君被杀得溃不成军,但她食髓知味,还是乐此不疲。 就这样渡过了一段悠闲的时光,使团也终于返回了临安府。 礼部官员,以及朝中诸位大臣代表赵昀来接驾,一番没有营养的寒暄过后,赵与芮便命人驱使着马车入城了。 在行程将近时,赵与芮就跟何沅君商量了去留的问题,毕竟王府中除了他的未婚妻外,还有穆念慈这位红颜知己。 尽管赵与芮嘴上说着不碍事,但何沅君还是能看出他的焦虑,因此主动提出先去万通商会暂住,想试着能不能在商会帮上一点忙,也好替他分忧。 她虽不介意当一只被豢养在王府后院的金丝雀,但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的帮到赵与芮。 赵与芮想了想,便答应了,并派人提前通知金豹,早在一日前,何沅君就跟金豹先行一步,进入临安府了。 赵与芮的马车,也径直来到了皇宫门前。 在皇宫内侍的带领下,赵与芮来到了崇政殿外。 赵昀一听是他回来了,顿时激动不已,亲自出门相迎。 赵与芮当即行礼参拜: “微臣,参见陛下!” “好好好,快起来,快起来让朕看看!” 虽说赵与芮这次只离开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对从未分开这么久的两兄弟而言,却好比两年还长。 不仅赵昀时常记挂着这位臣弟,就连赵与芮也会经常想起对方。 赵昀拉着赵与芮的手,高兴的走进大殿之中,并将一众内侍宫女都给屏退了。 “阿弟快与朕说说,这一次,你又经历了什么有趣的事?” 赵昀大马金刀的坐在龙椅上,似乎觉得不得劲,又盘起双腿,一脸期待的看着他。 赵与芮也不含糊,除了有关于李莫愁跟何沅君的事外,基本上都跟对方说了。 赵昀听后直呼精彩,尤其是赵与芮与黄鼬在江湖上的遭遇,更是让他有种江湖浩渺,快意恩仇的感觉,不禁有些向往。 好在此处没有旁人,不然让人看到赵昀身为皇帝,却对江湖上的厮杀不加管制,反而还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不知会有什么感想。 “这一次,倒是没有什么太过凶险的经历,好在正事没有落下,总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赵昀点了点头,迫不及待道: “辛苦阿弟了,不过你那什么神兵利器,何时也能让朕见识一下啊?” “每次听你说的这般厉害,偏偏朕又看不到,这心里实在好奇的很呐!” 赵与芮不由笑道: “陛下放心,大理商会已经传来消息,那些铁匠已被全部救出,加上之前筹集的共有三百人之多,此刻已经在赶往桃花岛的路上了,到时候臣弟会让人打造一把更为精致小巧的火铳,届时再献于陛下赏玩如何?” “如此甚好,反正朕相信你,你大胆去做便是!” 赵昀还算是个比较听劝的人,不然也不会在史弥远当政时,一直隐忍不发,直到把对方耗死了,才开始收拢权力,恢复皇权。 主打的就是一个识时务,以及能忍! “微臣遵命,定不负陛下所托!” 赵昀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动不动就行大礼。 “对了,你和谢氏之女的婚期定下来了,就在年关后的腊月初七,正好是个黄道吉日!” 赵与芮算了算时间,还有五个月,倒不是很急,也就没说什么。 随后跟赵昀聊了许久,赵与芮又顺道去向杨太后请安,待了一会后,这才离开皇宫,返回了荣王府。 …… 荣王府。 得知赵与芮回来的消息,穆念慈和谢道清欣喜不已,便是一刻也等不及的站在府门口张望。 直到等了将近两个时辰后,才见一辆熟悉的马车从远处驶来。 谢道清依旧是头戴帷帽,白纱遮面。 “是殿下回来了吗?” 她忍不住站起身来问道。 穆念慈记得她上次和对方出游时,坐的便是这辆马车,于是拉着谢道清的手,高兴的说道: “是殿下的马车,是殿下回来了!” 只见马车停在王府门前,赵与芮远远的就看到了王府门口的二女,不等人放下马凳,就已经跳了下来,上前抱住了她们。 二女有些害羞,但感受到赵与芮那颗炽热的真心后,她们也不由得抱紧了对方。 进入王府后。 黄鼬跟着王鳅离开了,赵与芮则留下来陪着谢道清和穆念慈。 听着赵与芮讲述这次在大理的经历,谢道清忍不住暗暗自责,如果不是她的话,穆念慈就能跟在殿下身边,同游大理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似乎是察觉到了谢道清的情绪变化,穆念慈拉住她的手说: “大理似乎是个很美的地方,等下次有机会,我们和殿下一起去吧!” 赵与芮也顺势说道: “再好不过了,大理如今已算是我大宋的属国,往后两国通商,往来也会更加便利!” 谢道清心头顿时一暖,看向穆念慈的眼中说不出的感激,看向赵与芮时,则满是柔情。 入夜,赵与芮陪着二女一起用膳。 酒足饭饱后,谢道清便回去休息了,赵与芮则陪着穆念慈坐在屋檐上看星星。 难得的二人独处机会,要是不做点什么,难免有些索然无味。 分别两月,穆念慈对赵与芮也甚是想念,随着气氛逐渐升温,也无需赵与芮去刻意引导,情到浓时,两片香软的唇瓣便已经迎了上来。 赵与芮搂着对方的纤腰,品尝着这份甜蜜的滋味,乐不思蜀。 另一边。 回到房间的谢道清,坐在铜镜前,缓缓取下了头上的帷帽。 只见她露出的额头,颜色似乎暗淡了许多,但是若不仔细去看的话,也很难发现其中的变化。 谢道清看着镜中的自己,暗自鼓起勇气,摘下了脸上的面纱。 只见一张五官精致灵巧,却肤色黧黑的丑陋面孔,出现在了镜中。 “为何我的肤色没有丝毫变化?” “倘若经书是假的,那这股真气……又是为何?” 看着镜中的自己,谢道清神色凄凉,转而摊开手掌,便见一股无形的气旋在掌心扩散开来。 随着他一掌挥出,丈许外的一张木凳,顿时炸裂开来,木屑纷飞。 看到这一幕,谢道清的脸色,也是莫名复杂起来……喜欢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