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儿时的回忆,谢道清也不再矜持,以袖遮面,撩起面纱品尝了一些。 穆念慈自幼跟随义父走南闯北,虽见识了不少地域美食,但由于囊中羞涩,却很少能有一饱口福的时候,别说是青蟹了,就连普通的河蟹,她也没有吃过。 只觉这青蟹的蟹肉格外鲜美,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一想到自己能品尝到如此美味,全多亏了眼前之人,穆念慈便不由问道: “谢姑娘,过两日我和殿下要去西湖的灵隐寺祈福,你若无事的话,不如随我们一同前去吧?” 说着,便一脸期待的看着对方。 其实早在当日马车中,穆念慈和赵与芮的对话,谢道清就全都听到了,也知道二人之间的关系。 看着玉容俏丽,明艳动人的穆念慈,谢道清心里便不由自主的生出一股自卑之情。 她十分羡慕对方,甚至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穆念慈一样,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心爱之人的面前。 可惜她生来便是这番模样,也注定不会有这一天了! 不过谢道清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容貌丑陋,而对穆念慈生出妒忌之心,乃至去加害对方。 她虽生来不幸,但自幼却是在亲人的爱意包围下长大的,就算这个世界对她充满了恶意,她也从未对生活失去希望。 正因为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谢道清才能清楚的感知到旁人对自己的善恶,而穆念慈和赵与芮一样,哪怕看过她的真容后,却依然没有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她。 所以对穆念慈,谢道清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会有任何怨念了。 她本想婉拒对方,可迎着对方那期盼的眼神,谢道清又不由得心软了。 “只是我这般模样,怕是……” 穆念慈见她松口,顿时大喜道:“谢姑娘大可放心,到时候有我和殿下保护你,定然不会有事!” 赵与芮也跟着说道: “届时我会叫上谢小公子,带上王府的护卫,安全方面,你不必担心!” 连赵与芮都这么说了,谢道清自然也不好再推辞,忐忑中,又不乏一丝期许的说道: “那就同去吧!” “只盼不让殿下为难才好!” 赵与芮闻言,不禁开起了玩笑道:“谢姑娘可太抬举本王了,应该说不让念慈为难才对,毕竟要被保护的可不止你一人!” 听到这话,饶是谢道清也忍不住噗呲一声,笑出了声来。 穆念慈见状,也跟着笑道:“殿下自有王统领保护,我只要保护谢姑娘就好了!” 说话间,已是坐到对方身边,顺势的挽住了谢道清的手臂。 谢道清浑身一僵,但当她感受到了对方身上散发的善意后,又渐渐放下了防备。 …… 转眼便到了后日。 赵与芮命人备好了马车和吃食,虽说是去灵隐寺祈福,但今日天公作美,气色宜人,若只是去寺中拜佛的话,未免也太单调了,他打算拜完之后,顺便带着二女踏青游湖。 来到府外,王坚和谢奕进早已等候多时了。 由于经过上次的刺杀一事后,赵与芮每日出门,王坚都带足了侍卫,唯恐再出现当日的情形。 而谢奕进也是如此,特意从谢家调来几名看家护院的门客,为的就是保护谢道清的安全。 赵与芮跟谢奕进打过招呼后,就带着二女进入了马车。 王坚朗喝一声,当即带队上前开路,同行三十余人,几乎有一大半都是王府侍卫,只有六七名丫鬟仆从跟随。 马车内,鲜果糕点,蜜饯果脯应有尽有,就连座椅也是铺设的上好锦缎,内置空间极大。 一般出行时,赵与芮极少这般招摇,都是乘坐的普通马车,但今日携美同游,自然也不能显得太寒酸了。 而且寺庙这种地方,人流量大,也比较鱼龙混杂,适当的彰显身份,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想吃就吃吧!” 赵与芮瞥了眼时不时看向桌上的穆念慈,不禁好笑道。 穆念慈俏皮一笑道:“我不吃,就是先替殿下尝尝!” 说着便拿起一块糕点,急切的送入口中,鼓着香腮,咀嚼起来。 本来还没有那么饿的赵与芮,见穆念慈吃得这么香后,也不由得食指大动,尝了几口。 就连谢道清最后,都不好意思的尝了几块,气氛也逐渐融洽起来。 正吃着,穆念慈便忍不住问道:“殿下,听说这灵隐寺的香火鼎盛,不知是何由来啊?” 不等赵与芮作答,向来极少主动说话的谢道清,此刻却忽然有些雀跃的说道: “这个我知道,应是在乾道年间,道济圣僧曾长居于灵隐寺的缘故,这才使得灵隐寺声名远扬!” “道济圣僧?谢姑娘似乎很了解的样子,不妨与我说说?” 穆念慈顿时一脸好奇的看向对方。 就连赵与芮也不禁微微侧目。 毕竟提起灵隐寺,作为后世人的他,第一个想到的,自然也是那位“济公活佛”。 见他们都看向自己,谢道清不免有些紧张的攥紧了衣裙,但随即还是说道: “其实我之所以知道这位道济圣僧,那是因为这位圣僧与我一样,都是台州人士。” “听说这位道济圣僧原名李修缘,家学渊源,自幼便受到释道二教的熏染,因父亲老来得子,故而双亲早亡,于是年及弱冠,便已皈依佛门,先后投了国清寺和灵隐寺,赐名法号——道济。” “不过奇怪的是,从小深受释道法教熏陶的道济圣僧,在出家之后却忽然性情大变,不仅言行叵测,难耐坐禅,还不喜念经,嗜好酒肉,整日衣衫褴褛,浮沉市井之中,常被人称作‘济颠僧’。” 穆念慈一听,忍不住问道:“这般不遵守戒律清规的酒肉和尚,为何还能被称作圣僧?” 谢道清微微一笑道:“这位道济圣僧虽行止异于常人,但却常行救死扶伤之举,并喜好打抱不平,彰善罚恶,据说这位圣僧的医术也十分了得,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比起他救人的功德,这些看似出格的言行,又算得了什么?” 穆念慈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毕竟佛家不是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 这样看来,喝酒吃肉似乎也不算多大的罪过了!喜欢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