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黄忠嗣本不想把话说得如此难听。 毕竟大家日后还需共事,总得留些情面。 但事急从权,他现在实在没闲工夫与众人扯皮。 "行了,你们将河北路的人口土地资料都取来,再把各地灾情最重的奏报一并搬来,本官要查阅。"他拂袖下令。 "喏!"众官员纷纷拱手应命。 就在众人即将退出时,黄忠嗣忽然提声:"张副使留步。" 张问闻言浑身一僵,转身时面上已泛起青白。 待值房内只剩二人,黄忠嗣伸手示意:"昌言公坐下说话。" 张问喉头滚动两下,终是作揖道:"漕司,先前下官多有冒犯......" "昌言公无需如此。"黄忠嗣笑着截断话头, 待对方落座才正色道:"留你下来是想问个明白——河北河道阻塞为何迟迟未疏? 朝廷十五万石赈粮虽难补全窟窿,但也不该饿殍遍地至此。还望坦诚相告。" 张问暗松半口气,苦笑道:"漕司有所不知,所谓十五万石赈粮,实到河北不足三万。至于疏通河道......" 他双手一摊:"要民夫就得开粥棚,要石料就得支银钱。 下官报给三司的文书摞起来能当马扎坐,回复却都是'钱粮支绌'四个字。" "常平仓存粮呢?"黄忠嗣眉峰紧蹙。 "漕司忘了前年西夏战事?三十万石存粮早被抽空。去年刚补上两成,偏又遇上大旱......" 张问重重叹气,官袍下的膝盖微微发颤。 值房内陷入死寂,唯有窗外柳絮纷扬如雪。 黄忠嗣闭目深吸气,再睁眼时已敛去惊怒:"今日暂且如此,待本官核查完卷宗再议。退下吧。" "下官告退。"张问如蒙大赦。 正要跨出门槛,忽闻身后传来轻叹:"昌言公,这河北转运使的位子......" 他浑身血液瞬间凝固。 "本官迟早回京的。"黄忠嗣指尖轻轻敲打扶手:"望君与我同心戮力,共渡时艰。" 张问倏然转身,长揖及地:"下官......谨遵漕司教诲!" 黄忠嗣闭目养神,过了一会张开眼睛,唤来勾机宜文字。 此人名叫周磊,两浙人,年约三十,相当于转运使高级秘书。 原还有位书写机宜文字(相当于文书秘书),但在黄忠嗣到任前几日病逝,职位暂时空缺。 黄忠嗣看着沉稳的周磊问道:"你是哪届科举进士?" 周磊连忙拱手:"禀漕司,下官是嘉佑二年三甲同进士出身。" 黄忠嗣点头:"任职多久了?" "约莫三月。" "才三月?之前在何处?" "家中长辈接连去世,在家守孝,去年年底才守孝完毕......" "原来如此。"黄忠嗣略作沉吟,"往后好生跟着我做事,只要勤勉,日后......"话未说尽却意味深长。 周磊正要表忠心,却被黄忠嗣摆手打断:"书写机宜文字你暂且兼着,你先下去吧,有事我再唤你。" "喏。" 待周磊退下,黄忠嗣召来皇城司押司官赵书双——此人乃赵顼指派的护卫队长,命其暗查周磊底细。 赵书双虽诧异,但却仍领命而去。 毕竟皇帝有旨:黄忠嗣的合理要求皆须应允。 黄忠嗣自有盘算:现成的皇家情报网不用白不用。 查周磊既为稳妥,亦是向皇帝主动交底——将用人把柄呈于御前,圣心只会欣慰,断无怪罪之理。 约莫两刻钟后,各种文书材料就被送到了府衙。 黄忠嗣立马投入工作状态,拿起资料开始快速翻阅。 自从获得系统加持后,他的脑容量显着提升,阅读速度也达到一目十行的程度。 不过即便有这般优势,待他全部看完案卷时,窗外早已敲响子时的梆子。 "唉,难搞哟……"他起身伸了个懒腰,决定暂且搁置思绪,"等明日再作计较吧。" 回到驿馆时,推门便见暖黄烛光下,王莺莺单手托腮倚在桌边打盹。 案几上整整齐齐扣着几道用瓷盘盖住的餐食,想是特意为他留的夜宵。 黄忠嗣心头一暖,轻手轻脚走近。 似是听到响动,王莺莺睫毛轻颤着睁开眼,见是黄忠嗣归来,忙要起身相迎。 黄忠嗣却先她一步按住她肩头,执起那双微凉的手,蹙眉道:"怎的这般时辰还不安寝?驿馆自有仆婢当值……" "官人为公务奔忙,妾身总要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王莺莺莞尔,反手握住他的大掌,"河北灾荒未平,驿馆食材短缺,只寻得些萝卜、咸菜并黄瓜。官人且将就尝尝?" 说着掀开盘盖,露出底下五六块晶莹的萝卜糕,另两碟小菜虽简朴,却摆得齐整。 黄忠嗣执箸夹起块萝卜糕送入口中,咸香中带着清甜,倒比往日珍馐更添滋味。 他含笑颔首:"莺娘手艺愈发精进了。" 王莺莺闻言眼波流转,颊畔泛起浅红:"待灾情过去,春种秋收,妾身定当为官人备下满桌佳肴。" "那我可记下了。"黄忠嗣轻挑起她的下巴,"可不许反悔哦。" "官人好坏。"屋内烛火摇曳,映着女子羞嗔的笑靥,将连日来的阴霾都驱散几分。 次日清晨。 黄忠嗣送走秦虹后,让福伯安排搬入官署,随后便急匆匆前往府衙开始当值。 他伏案疾书,先拟就一封奏折命皇城司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同时向河北四位安抚使下达紧急命令,要求抽调兵丁即刻疏通运河。 为安抚军心,他特许参与疏浚的士卒可领取工钱,权作劳务补偿。 处理完军队,黄忠嗣马不停蹄召集精通水利的匠人官员,商讨引水改道的可行性方案。 然而这两项政令皆非朝夕可成,眼下最紧迫的仍是筹措粮食以解灾民燃眉之急。 所以他现在正与张问合作,开始打起河北大族的主意了。 黄忠嗣之所以敢用张问,是因为历史评价相对是不错的。 张问政声清正,素无党派立场,且为政主张多以百姓福祉为先。 更关键的是,经昨日当面敲打后,黄忠嗣已断定张问不会再生异心,更不可能与自己公开作对。 并且,要是办好了,他也有功。 办差了,黄忠嗣是主官,他只是副的,责任也没那么大。 只要是聪明人,都该知道怎么做。喜欢大宋:三元及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三元及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