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被刚才一捣乱,也没了亲热的心思,只得又闲聊片刻,便去用早膳了。 ...... 卯时三刻,黄忠嗣收拾妥当,与秦虹同乘马车前往东华门。 待抵达时,宫门外已是人声鼎沸,众多士子翘首以盼宫门开启。 二人下车后,随人流在宫门口等候。 "黄兄,秦兄!"忽闻有人呼喊,转身便见上官均正在招手。 三人近前见礼后,黄忠嗣笑问:"上官兄今日可有把握争得一甲?" 上官均面露苦笑:"黄兄此言倒叫我惶恐,状元之位非君莫属,余下榜眼探花,在下岂敢妄言稳取?" "依我看上官兄大有希望。"黄忠嗣仍坚持道。 "承你吉言。"上官均拱手而笑。 旁听的秦虹摇头轻叹:"二位都已论及一甲,我能入二甲便心满意足了。" "秦兄过谦了。"上官均宽慰道:"以君之才必定位列前茅。" 约莫两刻后,宫门处军士擂鼓三通,朱红宫门伴着鼓声徐徐洞开。 数百身着进士巾服的士子如潮水般涌向宫门,绯袍官员手持名册立于门侧逐一点验。 待点到黄忠嗣时,他疾步上前递过文书,经核验无误方得入宫。 甫入宫门,便有内侍引众士子列队集英殿前。他被分到了比较靠前的位置。 根据内侍的提醒,他跪坐在青石之上,开始闭目静待唱名开始。 过了不知多久,太阳慢慢升起,晨光照耀在众多学子身上。 集英殿前,军士开始擂鼓,乐师奏响雅乐。 庄严的乐声传至广场时,黄忠嗣缓缓睁开双眼。 晨光中的大殿流光溢彩,令他不由得失神片刻,心中暗叹:"这般琼楼玉宇若是毁于战火,当真可惜了......" 殿内忽然传来金玉相击之声,只见赵顼立于御阶之上,手持金榜朗声宣诏:"第一甲,第一名,潮州海阳县黄忠嗣!" 传胪官立时高声传唱,声浪次第向外传递。 当第三道唱名声穿透殿门时,黄忠嗣立即伏地叩首:"臣在!" 起身时瞥见内侍手持拂尘示意,忙随其至殿门候旨。 此时殿内唱名声再起:"第一甲,第二名,福建路邵武军邵武县上官均!" 黄忠嗣闻言微怔。 按他前世所知,原该是叶祖洽夺魁,上官均位列榜眼。 如今自己这穿越者竟挤掉了变法派的状元,倒让守旧派的上官均进了次席。 正思忖间,余光瞥见个身着月白襕衫的青年走近——正是上官均。 二人目光相接,俱是颔首致意。 "第一甲,第三名,福建路邵武军邵武县叶祖洽!" 黄忠嗣瞳孔微缩,看来是有变化,但是也不是很大。 叶祖洽还是进了前三。 待叶祖洽入列时,黄忠嗣暗暗打量。 此人虽身形清瘦,但目若朗星,七尺之躯裹在进士服中,自有一番松柏气度。 三人尚未及寒暄,便有绯袍内侍趋前导引:"请三鼎甲入殿面圣。" 黄忠嗣整肃衣冠,当先而行。 上官均、叶祖洽各退半步,分列左右。 待准备好后,三人相继跨入殿门。文武百官的目光立刻齐刷刷投了过来。 黄忠嗣抬头挺胸,丝毫无惧。其余两人却被百官盯得如芒在背,不自觉地低垂了视线。 片刻后,三人行至御阶下,伏地叩拜: "臣黄忠嗣——" "上官均——" "叶祖洽——" "拜见陛下。" "免礼。" 待三人起身,赵顼照例说了些勉励之语。礼制流程将尽时,终于开始宣读封赏。 "黄忠嗣,赐进士及第。因协助破获私盐案有功,兼献策赈灾得宜,特破格授予河北路转运使,兼领提举常平茶盐公事,赐金鱼袋。" "臣叩谢陛下天恩!"黄忠嗣重重叩首,心中惊涛翻涌。 他没想到皇帝居然那么舍得下本,直接给了他一个转运使的职位。 要知道,这相当于刚考公结束完,就分配了一个省委书记的职位一样啊。 赵顼手持鎏金托盘踱至跟前:"爱卿当戮力报国才是。"言罢将托盘往前一递。 "臣定当肝脑涂地!"黄忠嗣高举双手接过御赐之物,再三叩首方退至旁列。 接下来就是给上官均与叶祖洽赐官了。两人同被封为七品翰林院编修,各自端着托盘站到了黄忠嗣身旁。 相较于他们俩,黄忠嗣托盘里的东西分量可就足得多了。 手里托的是绯色官袍,还有特赐的金鱼符、象牙笏板,连鞋子都绣着纹路,明显是赵顼特赐的。 而他们除了一件绿色官袍和木制笏板外,只有一双普通官鞋了,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不过两人倒没什么不服气的。 黄忠嗣连中三元,加上两件大功,这封赏虽厚,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羡慕是肯定的,毕竟他们三十岁前能穿上绯色官服都算平步青云,而黄忠嗣如今才二十岁,说不定三十岁就能进政事堂了。 唱名还在继续,不过后面的学子可没他们三人这般好命能被皇帝接见赐官,余下都是传胪官批量唱名授官。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唱名环节终于结束,皇帝宣布进入下个环节。 内侍立刻上前将三人带走更衣。 换上官服、戴好红花羞帽时,有内侍要给三人傅粉施妆,黄忠嗣连忙拒绝。 他受不了这种铅含量极高的脂粉,再说男子当以阳刚为美。 待三人装束齐整,便有御马监牵来三匹御马。 禁军仪仗已在御道列队完毕,三人被引至宫门处。 其余进士皆已换好绿袍候着,秦虹神情激动地望着好友。 黄忠嗣似有所感,转头对上他视线,笑着眨了眨眼。 当其他学子看到黄忠嗣身穿绯色官袍时,眼睛瞪得贼大——那可是五品绯袍! 众人心中不由得开始思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自大宋立国以来,何曾有过状元被赐五品官的先例? 若是他们知晓黄忠嗣不仅获封五品,更领了实职官位,只怕眼珠子都要惊得掉出来。 不过没让他们思考太多。 宫门隆隆开启,禁军仪仗齐整开道。 三匹高头大马载着三鼎甲缓缓而出,宫门外早已候满翘首以待的百姓。 其他进士在礼部官员与内侍的协助下,开始列队跟随。喜欢大宋:三元及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三元及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