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拐角处,黄忠嗣靠在墙边打着哈欠。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传来。 他抬眼望去,只见一名内侍已来到近前。 不待两人有所反应,那内侍立即开口:"二位,我接下来的话,你们仔细听着......" 约莫半刻钟后,内侍陈述完毕,目光灼灼地盯着黄忠嗣问道:"小郎君可有法子自证清白?" "原来如此,我还当是什么大事。"黄忠嗣毫无迟疑,自信回答,"自然能自证清白。" 秦虹却面露怒色:"黄兄,凭什么......" 黄忠嗣摆手打断:"秦兄不必多言。既问心无愧,何惧当廷对质?" 内侍适时插话:"二位,随我来吧。"说罢转身向殿门走去。 此刻的黄忠嗣尚不知晓,方才他与秦虹已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若他方才显露出丝毫迟疑或不决,此刻恐怕早已魂归西天。 皇帝正欲施行新法,若真有人连累众多新法骨干。 那他必会毫不犹豫除掉两人。 只能说,黄忠嗣的自信救了他们俩。 ...... 没一会,两人就在内侍的带领下进入紫宸殿。 甫一现身,朝臣们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他们身上。 秦虹突然被这么多高官注视,只觉浑身似压了千斤重担,低着头紧跟着内侍挪步。 黄忠嗣却浑然不觉,坦然迎着众人的打量。 行至御前,内侍跪地禀报:"陛下,两名学子已带到。" 后方的二人随即伏地叩首。 "臣黄忠嗣。" "臣秦虹。" "叩见陛下。" 赵顼威严的声音自上方传来:"免礼。" 待二人起身后,帝王再度发问:"你二人可知为何传召?" "臣知晓。"黄忠嗣恭敬应答。 "可有话说?" "臣无话可说。" 赵顼闻言沉下脸,目光如刀扫向贴身内侍。 那内侍顿时冷汗涔涔,面上血色尽褪。 "你这是要认罪?"帝王的声音裹挟着怒意。 黄忠嗣摇了摇头:"陛下,臣无罪,何来认罪之说?" 赵顼一怔,正待开口,御史张泽突然跨出班列:"官家!此子竟敢当廷戏君,犯大不敬之罪,臣请立正典刑!" 话音未落,十余名朝臣齐声附议。 赵顼抬手压下骚动,盯着黄忠嗣缓缓道:"你可知大不敬该当何罪?" "臣知晓,按律当判绞刑或斩首。" "既知为何还犯?" "陛下,臣可没戏弄您。之前说无话可说,只是觉得既有人弹劾臣勾结考官行舞弊之事,那便该有原告才是。 臣不知究竟是何人弹劾,请当面出来对质。否则,若无原告,臣又何须自辩?" 黄忠嗣此言一出。 张泽立马怒喝道:"人证物证俱在,你还要狡辩?!" 赵顼此时则是不动声色,只是静静等待黄忠嗣下文。 黄忠嗣转身看向张泽问道:"这位上官是?" "哼!本官乃御史台监察御史,张泽。" "哦,原来是张台端,久仰久仰。" 黄忠嗣敷衍地拱了拱手,"看您这意思,是您弹劾了在下是吧?人证物证皆是出自台端之手?" 张泽闻言迟疑片刻:"谁举证重要么?你现在只需赶紧交代何人泄题与你便可!" 黄忠嗣立即转向赵顼躬身行礼:"陛下,臣弹劾御史张泽指使臣诬陷朝廷重臣!" "你...休得血口喷人!"张泽急声反驳,"我何时让你诬陷重臣了?" 黄忠嗣从容回应:"台端若无此意,为何咬定有人泄题?这难道不是让我诬陷其他重臣?" "我......" 赵顼适时开口:"黄卿,此乃紫宸殿,莫要东拉西扯。" "陛下容禀,"黄忠嗣正色道,"臣惟求明确原告身份,好当廷对质罢了。若不然臣实不知该如何辩起。" 此言一出,群臣皆明其意——这是要逼文彦博亲自下场。 赵顼眸光微动,已然会意。 文彦博当即出列:"老夫弹劾于你,人证物证皆出自我手,自当为原告。" "敢问尊驾是......?"黄忠嗣揣着明白装糊涂。 "枢密院枢密使,文彦博。" "原是文枢相!"黄忠嗣恭敬长揖,"既有原告,我自当自证。" 转身肃立御前:"陛下,若臣得证清白,诬告者依律该当如何?" 赵顼没有说话,只是目光移向王安石,后者会意奏道:"依《宋刑统》,诬告者反坐其罪。" 殿内顿时哗然,群臣面面相觑。 谁都没想到黄忠嗣居然如此刚烈,这是要打算与枢相不死不休啊。 文彦博眉峰紧蹙,他手握铁证,实难料对方何来这般底气。 "枢相以为此议公允否?"黄忠嗣直视文彦博,"若在下未能自证,甘受国法;然若得证......" 语声恳切如谏,"枢相可愿担诬告之责?" 他已被旧党搅扰得颇有些不堪其烦。 这次他不仅要狠狠反击,更要将文彦博直接拉下马。 否则这些人当真要将他视作软柿子,想捏便捏了。 文彦博被黄忠嗣的目光盯得有些犹疑。 对方的姿态实在太过笃定,笃定到即便自己手握铁证,竟也生出几分可能落败的预感。 "文枢相若不敢答应,此事便无需再辩了。"黄忠嗣再次出言相激。 文彦博明知这是激将法,但心知若此刻若退却,自己恐怕要沦为朝堂笑柄。 只能咬牙朝御座方向拱手:"官家,若黄忠嗣当真能自证清白,老臣甘愿反坐其罪!" 赵顼沉吟片刻,颔首道:"既如此,黄卿,你且自证吧。" "喏。"黄忠嗣躬身领命,随即问道:"陛下,物证现在何处?" 赵顼摆手示意,早有内侍将一叠纸卷呈至黄忠嗣面前。 黄忠嗣细看后暗笑:"看来是家宅不宁,出了内鬼。" 纸稿上分明是他与秦虹刷题时留下的草稿。 待理清思绪,他整肃衣冠面向文彦博:"敢问文枢相,如何证明这纸稿出自我手?" "你府中仆役亲来举发,人证物证俱全。"文彦博冷笑。 "既如此,陛下,何不传唤证人当堂对质?也免得多费周章。"黄忠嗣从容提议。 "准奏。"喜欢大宋:三元及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三元及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