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黄忠嗣从床上醒来,嘶——这低度酒喝多了也上头啊! 昨夜他与秦虹回到客栈后便在房内喝酒作诗,直到沉沉睡去,也不知何时被抬到床上,此刻脑袋仍有些昏昏沉沉。 两刻钟后,黄忠嗣洗漱一番后也总算缓过劲来了。 母亲与小妹也早已来到房内。 陈绣娘见黄忠嗣已经洗漱完毕才开口埋怨:“你啊,怎可一下子饮那么多酒?若是喝坏了身子该怎么办?“ 黄忠嗣连忙讨好:“阿娘,我错了,以后不这样喝了。昨日高兴,便与秦兄多饮了几杯......“ “嗯,按理说阿娘不该管你这些。“陈绣娘蹙眉打断,“可你也得注意些。咱们乡里那陈铁匠,当初不就是喝酒......“ “阿娘!“黄忠嗣突然起身打断,“我记得还要与福伯商量进京路线,孩儿先去忙了,有什么事情晚点再说。“ 他匆匆躬身行礼,逃也似的跑出屋外。黄燕如望着兄长狼狈背影,捂着嘴直笑。 陈绣娘对着门口嗔道:“这孩子愈发不听话了,说两句都受不得。“ 转头看见偷笑的女儿,话锋一转:“你阿兄其他本事可学,这坏习惯不能学!“ 黄燕如立刻挺直腰板:“是阿娘,我绝对不学阿兄的坏习惯!“ 那副郑重其事的模样,只差没抬手敬礼。 陈绣娘满意点头:“不错不错,倒是开窍了。“ “嘿嘿,这也是阿兄教的。“黄燕如狡黠一笑,眼底闪着灵动光芒。 ...... “秦兄,秦兄!“黄忠嗣从屋内出来后,径直来到秦虹的房间,推门而入。 秦虹此时刚睡醒不久,正在铜盆前洗漱擦脸,身旁书童捧着巾帕伺候。 见黄忠嗣闯入,他将擦脸巾往书童怀里一抛,笑道:“黄兄倒是早啊。“ “早个鬼!这都巳时了,眼看快午时。申时要赴鹿鸣宴,统共没剩几个时辰了。“ 黄忠嗣边说边拽过桌前的凳子坐下,自顾自倒了杯茶水,“大中午开宴当真古怪。“ 秦虹踱至桌前落座,笑道:“自古鹿鸣宴都是这般时辰,又不是宫中夜宴。“ “我素来厌烦这些应酬,偏生躲不过。“黄忠嗣托着下巴,指节轻叩茶盏。 “左右就这一遭,明日启程赴京便清净了。“秦虹执壶续茶。 “倒也是...得了,反正还有些时间,咱们去钓会鱼吧?等时辰到了,刚好赴宴。“黄忠嗣提议。 “哈哈哈!你哪回不是空篓子?偏生瘾头这般大。“秦虹抱着胳膊揶揄。 “说得像你有战绩似的!“黄忠嗣反唇相讥,“除了上回撞大运钓着条鲩鱼(就是草鱼),你还显摆什么?“ “总归比你强些。“秦虹掸了掸衣摆,眉眼间尽是得意。 “瞧好了,今日定要你开眼!“黄忠嗣说着霍然起身,凳子在木板上拖出刺响。 秦虹望着友人疾走的背影,摇头轻笑,不紧不慢跟了上去。 半个时辰后,清溪边。 阿柴抬头望了望日头,开口提醒道:“郎君,时间差不多了,该动身了。“ 黄忠嗣闻言愣了愣:“那么快么?这到申时了?“ 秦虹笑道:“提前到好一些,否则太晚,总会被人说闲话。“ 黄忠嗣点点头:“那倒是。行了,今天算平手。“ “黄兄这可就不厚道了。“秦虹提起鱼篓晃了晃,“你看我这鱼篓里,可是有一尾一斤重的鲤鱼啊。“ 黄忠嗣摆摆手:“你也就这一条鲤鱼了,我这可有三条。按数量算,我赢了。“ 秦虹指着对方鱼篓里三条两指宽的鲤鱼,无奈摇头:“你这三条加起来都没一斤。“ “那你别管,我是不是数量比你多?“ “行行行,我认输。走吧,回去换身衣裳。“ “哈哈哈,走!“黄忠嗣大笑起身,将鱼竿抛给阿柴,径自往客栈走去。 ...... 两人回客栈换了新裁的素色直裰,踏着青石板路往贡院行去。 贡院朱门半启,已有学子在门前等候。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场的考生却泾渭分明。 而其中五人一伙的考生见到黄忠嗣与秦虹出现后,立马迎了上来。 领头的,正是之前在客栈第一个收到中举消息的张桂平。 “黄兄、秦兄,二位可算来了。“张桂平说着便向两人拱手行礼。 黄忠嗣与秦虹连忙回礼。 “张兄在等我们?“黄忠嗣有些疑惑。 张桂平闻言脸色一沉,伸手指向另一侧的十余名学子:“那些官学生实在过分! 说我们私学生只配教人识字启蒙,还说做官须得看他们官学生,学的才是经世济民之术......“ 黄忠嗣顺着方向望去,正巧那群官学生也朝这边看来。 然而双方目光刚一接触,对面便纷纷转开视线。 “额,我看他们也没那么嚣张啊。“黄忠嗣不解道。 秦虹轻笑:“黄兄可是解元,他们也就敢挤兑旁人。至于你,我谅他们也没这个胆。“ 黄忠嗣闻言朝众人拱了拱手:“各位既已赴鹿鸣宴,宴毕便要入京赶考,待省试毕,他日放榜,自见分晓。何必逞这口舌之快?“ “黄兄说得在理!是骡子是马,省试场上见真章!“ “到时候定要打得他们满地找牙!“ “呸!靠着祖荫入学的纨绔,也敢妄谈经世济民!“ 众人群情激奋间,黄忠嗣只是淡然一笑。 这种派系之争他再熟悉不过,前世他备考公务员前,在公司上班,职场里的派系倾轧,与眼前场景何其相似? 张桂平几人明显就是想让身为私学生的自己帮他们出头,但是黄忠嗣也不是傻子。 只要对方没主动招惹,他自然不会平白为谁去出头。 正说话间,贡院朱漆大门徐徐开启。 当先走出一位青衫博带的老者,身后跟着几名文吏。 原本喧闹的举子们顿时噤声,快步聚拢上前。 老者拂须笑道:“老夫秦云轩,忝任提举学事司教授,今奉提学之命主持鹿鸣宴。“ 话音未落,举子们已齐刷刷行礼:“见过秦教授!“ “诸生请随我来。“老者转身引路,二十名新科举子鱼贯而入。 官学、私学两派自然分作两股人流,连脚步声都透着隐隐较劲的意味。喜欢大宋:三元及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三元及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