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蒸汽纺纱机(1 / 1)

听到工部尚书叫苦,赵祯皱了皱眉。 想想也是,工业革命涉猎广泛,而且均是全新的东西,交给工部尚书的话,委实是难为他了。 一念闪过,赵祯目光看向包拯,“包卿,工部所言也不无道理,此事只怕……还需包卿亲自主持,只能辛苦包卿了。” “臣遵旨!”包拯欣然接受。 说心里话,关乎整个华夏民族的未来和民生大计之事,他还真不放心交给其他人。 散朝之后。 包拯便开始投入工作之中,一方面让工部去开采矿石,挖掘石炭,另一方面,包拯又从系统里购买了厂房的图纸,交给开封府尹公孙策,招募工人,先在开封城外修建工厂。 大宋并不缺乏煤炭,尤其是河东路太行山以西一带,煤炭资源丰富。 只是古人缺乏开采技术,故而并没有大规模的利用。 便是贵族,利用的也还是木炭。 但想要炼钢的话,单靠木炭远远不够,哪有那么多的木柴? 开封府西郊外。 千余名民工被聚集在一起,有木匠、有石匠,也有普通农夫。 众人议论纷纷,不知官府意欲何为。 “开封府招募这么多民工,是要干什么?” “不知道啊,官府只说需要一匹劳力,每天给五十文的工钱。官府出钱,咱们干活,其他的,也不是咱们管得了的。” “说得也是,官府的事,不是咱们这些平民百姓管得了的。” “我倒是听说,官府是要修建什么作坊,用来炼钢铁,制造什么蒸汽纺纱机。” “蒸汽纺纱机?那是什么东西?” “是啊,纺纱机我知道,我家里就有一台,蒸汽纺纱机没听说过。” “你们不知道吗,官府这几天一直在宣传,说是青天包大人发明了一种东西,只需要用蒸汽就能织布。” “啊?” 一众民工大惊失色,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会开玩笑吧?用蒸汽织布,这怎么可能?” “有这么神奇的事?” “蒸汽要是都能织布的话,我家的那头母猪都能上树了。” “肯定是讹传!” “你说,这以后要是官府真的打造出来这种蒸汽纺纱机,那咱们靠手工纺纱的升斗小民岂不是没饭吃了。” “对啊!” “这可如何是好?” “我一家老小,可全都指望那一台纺纱机过活呢!” “……” 民工议论的同时,开封府和工部一大批官员簇拥着包拯走来。 “哎哟,青天大老爷来了!” “还真是青天大老爷!” 看到包拯,民工纷纷拜倒在地。 包拯笑道:“各位父老乡亲都起来吧!” 目光打量着在场的民工一眼,上到六十岁,下到十六岁都有。 心中不由慨叹。 平民百姓,从来都是牛马啊! 包拯知道,哪怕工业革命,其实也无法真正改变平民百姓的现状,最多就是让他们生活稍微好一些。 毕竟工厂需要民工,需要牛马。 甚至有多少人会因为工业革命而失业。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革命总需要有一批人牺牲。 想到这里,包拯清了清嗓子,道:“方才你们说的话,本府都已经听到了。首先,本官要向大家声明一点,这位小哥说得不错,蒸汽纺纱机便是利用蒸汽做为动力,带动纺织机运作,无须人力一根一根地纺织。” 民工一听,又是啊的一声。 这话要是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没有人会相信。 可从青天大老爷的嘴里说出来,那就绝不会有错了。 但即便如此,还是感觉太离奇了,蒸汽怎么可能纺纱呢? “青天大老爷,您不是开玩笑吧?蒸汽可以纺纱?” “就是,这太不可思议了。” 看着民工一个个震惊和质疑的表情,包拯嘴角微微上扬:“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家之所以难以理解,就是因为知识太少,等你们知道其中的原理后,其实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稀奇的了。” 民工听到这里,纷纷点头附和:“这倒也是!” 包拯道:“等蒸汽纺织机打造出来后,大家就都明白了。” 民工听后,一个个露出期待的神情,同时也面露忧色。 包拯知道他们担忧什么,随之解释道:“蒸汽纺织机一旦投入生产,效率将会是手工纺织机的十倍百倍。” “届时,人工纺织机将会被淘汰,靠纺织为生的家庭可能面临丢失生计。”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虽然蒸汽纺纱机靠的是蒸汽动力,但依然需要人力来辅助。” “解释,各位父老乡亲可到纺纱作坊来做工,官府会给大伙不等于原有收入的工钱。” “至于具体工钱多少,本府还需要仔细盘算,但绝不会让百姓挨饿受冻,生活只会比以前更好。” 作为穿越者,包拯自然提前就想好了给平民百姓谋出路。 倘若工业革命不能让百姓的生活更好,反而造成更大的压迫,那还革命个屁。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的革命,他宁愿不要。 但作为过来人,工业革命的好处,包拯是切身享受到了。 虽然百姓依然过得艰难,但生产力提高之后,百姓吃饭穿衣将不再是问题。 总体而言,工业革命利大于弊。 听完包拯的话,民工如释重负一般,心里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定下来。 “青天大老爷的话,咱们信。” “有青天大老爷这句话,咱们小老百姓就放心了。” 民工一个个脸上露出笑容。 这个世上,能让他们绝对信任的,也就只有包拯这个青天大老爷了。 包拯转头看向公孙策:“公孙府尹,王大人,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作坊的规模需严格按照图纸来施工,不得出现一点纰漏,更不得偷工减料,一旦让本府知道有谁敢在工程上动手脚,严惩不贷。” 公孙策道:“大人放心,学生一定办好!” 包拯嗯的一声,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回中书省,将三司使和工部侍郎叫来。 “李尚书,石炭的开采工作做得如何?” “回大人,下官按照大人的指示,已经开始采集运输。不过官道崎岖,马车的运输量有限,按照目前的进度,每天最多能运输二十吨石炭,够用吗?” “这不过是暂时的,等蒸汽火车打造出来,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了。” “是!”工部侍郎李斌心里还是悬着的,要是造不出那样的车辆,一切都要前功尽弃了。 包拯没理会他,问三司使王安石道:“王大人,国库还有多少银子?” 王安石道:“回相爷,尚有一亿八千万两!然工程浩大,每天开支几百万两,按照这个开销进度,国库只怕是难以为继。” “唔!”包拯点点头,“看来只能拉地主和富商入股了。”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