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自古以来,都有“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可对萧太后来说,大宋使臣此次实在欺人太甚,已经触碰到了她的底线和逆鳞。 大宋不仁,就别怪大辽不义。 区区一个五品芝麻官,杀就杀了,又能如何。 反正杀与不杀,都改变不了结局。 见萧太后竟然动了真格,富弼心里也是一慌。 可此时箭在弦上,由不得他了。 死就死吧,杀身成仁,搏一个千古流芳也不错。 一念及此,富弼反而坦然大笑,慨然赴死。 “且慢!” 就在这时,耶律斜轸赶忙抢了出来,“太后不可!” “怎么?”萧太后眉目一滞。 “太后,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富弼这么做,无非想激怒太后,破坏和谈。太后若当真杀了他,便再无回旋余地。” “包拯大军此时尚在城外驻扎,虎视眈眈。” “富弼一死,他便有了进攻的借口。” “太后三思啊,大局为重,万不可意气用事,中了包拯的圈套!” 萧太后听罢,这才猛然醒悟,暗道:“好个包拯,险些中了你的诡计!” 一念及此,随即示意放富弼回来,轻笑一声道:“哀家险些中了包拯匹夫的圈套!” 富弼跟着笑道:“太后既然不敢杀我,还是尽快献出幽云十六州的户籍。” “哼!”萧太后冷哼一声,“你违抗大宋皇帝的旨意,挑起辽国战端,破坏和谈,就算哀家不杀你,大宋朝廷也留不得你,你还是先为你的未来考虑吧!来啊,送客!” 萧太后现在也清醒了,包拯和富弼自作主张,破坏和谈,是大宋先毁约,错不在大辽。 只要大宋皇帝想和谈,包拯就绝对不敢自作主张,兴兵攻城。 所以,大辽目前没有危险。 对她而言,现在要做的,就是和大宋朝廷继续交涉,促成和谈,无须理会包拯这个匹夫。 当下,富弼被萧太后强行赶出幽州,他也无可奈何,赶忙回河间见包拯,将始末说了。 包拯听后,也皱了皱眉,不想萧太后如此能忍。 他没有责备富弼,反而安慰道:“委屈富大人了!” “下官有负师命,不敢言委屈!相爷,萧太后不中计,而下官又没有完成朝廷的使命,回去该如何回复圣上?” 包拯略一沉吟,笑道:“富大人不必担心,你现在立刻回朝禀报,抢在辽国使臣前面面见陛下,就说辽国割地是假,乃缓兵之计的借口,如此以来,陛下必定龙颜大怒,放弃和谈。本府会想尽办法阻止辽国使臣进京!” 富弼听罢,震惊不已。 虽然十分钦佩包拯的谋略,可这胆子委实太肥了,这可是欺君。 富弼难免惶恐。 “相爷,朝廷日后若是得知真相,后果不堪设想。” “无妨!”包拯从容不迫,“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只要能收回幽云十六州,陛下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怪罪你我?放心吧,天塌下来,本府也替你担着。若能收服幽云之地,这可是莫大的功劳!” 富弼听罢,也豁出去了,“好,为了大宋,下官豁出去了,下官这就告辞!” 当即拜别包拯,坐上马车,朝汴京疾驰而去。 富弼刚一离开,包拯便叫来展昭和丁月华,吩咐二人留意幽州的动向,务必阻止辽国使臣进京。 展昭和丁月华欣然领命。 富弼一路快马加鞭,第二天中午便已赶回开封。 他一刻都没有耽搁,回京后,第一时间便赶往中书省去见范仲淹,谎称萧太后自愿割让幽州四郡。 “什么?”范仲淹勃然大怒,气急败坏,“契丹蛮子,果然毫无信誉,简直岂有此理!” 随即和富弼一起进宫面圣。 赵祯在富弼绘声绘色的描述下,更是龙颜震怒。 对他来说,大宋已经做出了极大的让步,不想换来的却是辽国一而再再而三的戏弄。 萧太后也太不把他这个大宋皇帝放在眼里了。 “岂有此理!”赵祯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拍案而起,“范仲淹,传旨,让包拯火速进兵,不得有误!” 赵祯这次是彻底怒了,所有的幻想也在这一刻破灭。 心想包拯说得不错,契丹人没有信誉,不动用武力,想让大辽归还幽云十六州,简直是痴人说梦。 “遵旨!”范仲淹领命,这次他也不再心存幻想,意识到自己错了。 他也知道辽国素无信誉,但这次大宋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数郡,兵临幽州城下,以为辽国会乖乖归还幽州八郡。 大宋无需动用武力,便能收回这片富饶之地。 权衡利弊后,范仲淹才同意和谈,免得再动干戈,徒增伤亡。 可不想辽国又一次出尔反尔,戏弄大宋。 显然,萧太后还是不甘心归还,没有把大宋当回事。 既如此,那就彻底把她打服,让她好好认清辽国究竟有几斤几两。 第二天,包拯接到圣旨,大喜过望,随即下令:“传令,即刻进兵!”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狄青、岳飞、徐达三路大军接到命令,心里一阵懵逼,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朝廷不是已经接受了辽国的和谈,怎么包相爷突然之间又下令进兵,不会是他自作主张吧? 心里难免有些迟疑! 可身为将领,服从命令是第一天职。 即便是包拯自作主张,他们也没有质疑的资格。 更何况,他们对朝廷这次的接受和谈本就不忿和不满。 包大人都不怕违抗圣旨,他们何惧之有? 狄青、岳飞和徐达一声令下,三路大军再度出击。 不到半个时辰,狄青大军兵临马邑,岳飞大军兵发瓦桥关,徐达大军兵临幽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幽州围困。 三处城池和关口的守将都懵逼了,不明所以。 幽州城内的萧太后闻听徐达突然进兵,再度将幽州围困,更是始料未及,吓得花容失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一心想着和谈,两天前便再度派箫彬出使大宋。 在她的预期中,大宋天子不会出兵。 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徐达大军,萧太后也懵逼了。 定是包拯这个匹夫自作主张,一意孤行! 这匹夫的胆子太肥了,竟敢拥兵自重,一而再再而三的违抗朝廷旨意,想谋反么? 想到这里,萧太后反而没那么慌张了。 只要大宋朝廷得知包拯抗旨不遵,私自进兵,定会杀了这匹夫,大辽的危机自解。 包拯啊包拯,你这是自寻死路!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