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良才道:“太后此言差矣,我契丹同样也是炎黄子孙。” “况且,从古至今,各部落之间都都吸收和学习汉文明。” “只是今日,汉文明早已深入人心,并非其他文明所能比拟。” “大辽若是想要统治中原大地,就必须全面汉化。” “因为只有中原文明才是民族凝聚力最为强大的文明。” 耶律良才从小就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熟读中原王朝的历史和经史,深知中原王朝经久不衰的原因。 虽然中原王朝也常分分合合,纷争不休,可无论朝代如何更替,他们的百姓始终有统一的民族认同感。 这是游牧民族没有的。 倘若不学习中原文明,游牧民族就无法长期统治,国家长久不了。 听着耶律良才的陈词,大殿上一派寂静,没有人说话。 萧太后也没有表态。 对她来说,这关系着大辽的前途和未来,草率不得。 她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大宋的高产农作物,倘若当真如耶律良才和耶律斜轸所言那般好,大辽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也要弄到手,哪怕是不要大宋三十万两白银的岁币援助。 唯独不能割地,这是萧太后的底线。 随即将此事交给耶律良才去办! 耶律良才一听,就觉得此事太玄。 大宋不缺钱,幽云十六州是大宋最大的心愿。 若大辽舍不得这片土地,不肯作出让步的话,那一切都是空谈。 但太后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他也无法推卸。 只好再次前往大宋磋商,试图让大宋也退一步。 半个月后,耶律良才抵达开封。 不过这次他没有惊动大宋朝廷,而是直接去驸马府找包拯。 因为他很清楚,包拯似乎才是决定大宋朝堂方向的人。 唯有说服了包拯,才有可能让朝廷作出让步。 “耶律将军不远千里来大宋,不经朝廷却想来见本府,却是为何?”包拯轻笑道。 耶律良才道:“包大人聪慧过人,想必能猜到鄙人的来意。” 包拯笑道:“莫不是又想打高产稻谷的主意!” “不错!”耶律良才直言不讳,在包拯面前,耍心眼没用。 “耶律将军是聪明人,想必知道大宋想要什么。” “鄙人自然知晓,大宋想要的无非幽云十六州之地。” 包拯闻言,轻笑起来,他并不觉得萧太后会同意割让幽云十六州之地。 若是如此,耶律良才也没必要单独来找自己,而是直接和朝廷交涉了。 “既然知晓大宋想要什么,而你家太后又不愿割让,耶律将军又何必浪费口舌。” “难道大辽除了割让幽云十六州之外,还有其他能让本府心动的东西?” 耶律良才略作思索,也赔笑道:“大宋以往所缺者,不过马匹。然则西夏惨败,李元昊每年向大宋进贡五万匹宝马,想来此时马匹已然难以满足包大人的胃口。” 包拯投出一个默认的微笑,“耶律将军知道就好。” 耶律将军笑道:“包大人先别急,先听鄙人把话说完在做决定也不迟。” “哦?”包拯凝眉,“你还有何言语?” “鄙人这里有一样东西,包大人应该会很感兴趣。” 包拯反而好奇,只见耶律突然从袖口内掏出一个信札来。 “包大人看了这封信,相信一定会有所改观的。” 包拯眉头皱了起来,一时间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将信札接过来,拆开一看。 乃是一封书信。 更诡异的是,上面竟然是他的字迹。 乃是以他的名义写给萧太后的一封信,大致意思便是有投敌叛国之意。 包拯看罢,心里微微一惊。 顿时明白,耶律良才这是想要制造他卖国的假象,利用大宋皇帝和士大夫集团多疑的性格,诬陷他。 好歹毒的心啊! 的确,包拯的确吃惊了那么一会儿。 但很快便笑了起来,“耶律将军想通过诬陷本府来让本府屈服?” “不错!”耶律良才不假思索,回答得很爽快。 早在大辽的时候,耶律良才便做过几番谋划。 原本的计划是想要派人刺杀包拯,彻底解决了这个最大的境地。 大宋没有了包拯,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以前的状态,赵祯一定会重新启用士大夫掌控兵权,大辽就不用惧怕了。 可包拯身边有展昭和丁月华,形影不离,想要刺杀,实在太难。 所以耶律良才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了此计。 在耶律良才看来,这是他目前能抓住的包拯唯一的弱点。 功高震主! 这是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最为忌惮的事情。 而大宋在这方面最为突出,尤其是对武将,那是防贼一样。 包拯虽不属于武将,可带过兵,打过仗,又有青天之名。 表面上看,大宋小皇帝赵祯对他宠幸有加,可猜疑的种子在每个皇帝心里都有。 只要有合适的契机和土壤,就一定会发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耶律良才才会显得如此自信满满,胸有成竹。 “耶律将军不用自信过头了,就这点小伎俩,也妄想威胁本府,不觉太过儿戏了么?你以为我大宋的皇帝就那么好糊弄吗?” “是吗?”耶律良才嘴角轻笑,“鄙人并不觉得大宋的皇帝有多英明!猜疑包大人的时候还少吗?之所以现在没有表露出来,那是因为他离不开包大人,包大人对国家还有大用。” “鄙人从小研究中原文化,熟读经史,历朝历代就没有一个帝王不翻倍臣子的,尤其是像包大人这样功高震主的臣子。”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鄙人其实早就打听清楚了,大宋禁军的十万铠甲,乃是包大人背着朝廷私自打造。” “大宋皇帝心里难道就当真一点都没有猜忌和忌惮么?” “倘若现在鄙人再将这封迷信散播出去,大宋天子会作何感想,结果不言而喻了吧!” 面对耶律良才的说辞,若是换了其他臣子,估计还真就被他给拿捏了。 虽然包拯很清楚,他的话的确有几分说服力,但包拯根本不担心。 毕竟他还是相信皇上没有那么愚蠢。 想到这里,包拯淡然一笑:“耶律将军以为,如此浅显的嫁祸和离间之计,能瞒得过陛下。” “耶律将军口才不错!不过还是嫩了点。本府身为大宋宰辅,深受陛下信任,如今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什么理由出卖自己的国家?” “不错,然而鄙人若是将今天秘密和包大人商议之事散发出去。” “大宋皇帝若是得知包大人单独接见辽国宰相之子,不知会不会误以为你我乃是暗中密谋呢?哈哈哈……” “毕竟,鄙人这次乃是秘密潜入大宋。”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