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辽国再度出使探听大宋虚实 看着满头银发的耶律斜轸,老当益壮,勇气不减当年,萧太后点了点头。 放眼满朝文武,似乎也只有他才能镇得住大宋的小皇帝和臣子。 毕竟,这位老将军,才是大宋真正的噩梦。 随即任命耶律斜轸为主使,相国耶律楚材之子耶律良才为副使,共五百余人,出使大宋。 半个月后。 使者抵达汴梁,礼部迎接到驿馆暂住。 赵祯赶忙询问百官辽国使者来意。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辽人出使大宋,向无好意,此次多半也是不怀好意。” “莫非又想索要岁币?” “以臣之见,多半是来探听我大宋之虚实。” “陛下,今时不同往日,大宋已今非昔比,既然辽人想要探听大宋的虚实,莫如带领使者好好参观参观我大宋的国库和军营,让他们见识一下我大宋如今的实力,看大辽以后还敢藐视大宋否?” “不错,不错!” “陛下,倘若辽国再出言威胁,定要好好杀杀他们的威风。” “……” 群臣七嘴八舌,众说纷纭。 然而,朝堂的氛围和昔日相比,已经大不相同。 谄媚的声音已经少了,群臣的骨头也硬朗了起来。 赵祯看在眼里,心中自是万分欣慰。 这才是朝堂该有的样子。 赵祯没有急于做定论,表示道:“等明日接近辽使之后再做计较。” 次日一早,天子便驾临大庆殿,亲自接见辽国使者,文武群臣齐聚。 只见耶律斜轸和耶律楚材带着二十余名使臣徐徐进入大殿。 行了礼后,又献上不少礼物,表达友好之意。 “不知贵使远道而来,所为何事?”赵祯开口问道。 耶律斜轸道:“回陛下的话,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第一,旨在传达我大辽陛下和太后的友好之意。” “第二,听说大宋培育出一种高产水稻,亩产可达两千斤。” “外臣还听说,大宋打造出一种战甲和兵器,务必坚固和锋利。” “故而想要来参观参观。” “希望陛下看在两国友好的同盟之谊,能寻一株稻种,以及一副铠甲和兵器回去研究。” “第三,大宋富甲一方,大辽却连连年天灾,民不聊生,难以为继,希望大宋能出手援助。” “这便是外臣此来的目的。” 群臣听到这里,都笑了,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辽国可真敢想啊! 他们当真是把厚颜无耻几个字展现得淋漓尽致。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曾几何时,他们动不动就用武力威胁大宋。 现在见大宋国力提升,军事焕然一新,态度就变了。 竟然想着要从大宋这里得到高产水稻的种子和铠甲兵器,怎么想的。 “契丹人原来都是这么厚颜无耻的么?” “我大宋把高产水稻和铠甲给你们,好让你们强大了之后,反过来对付大宋吗?” “呵呵,大宋每年援助契丹三十万两白银的岁币还不知足,现在又拐弯抹角地索要更多,简直贪得无厌!”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大宋把稻种和战甲和大辽分享,大辽又能给大宋什么。” “不错,耶律将军口口声声说宋辽友好,可便宜也不能全被大辽占尽吧!” “……” 群臣神情愤慨。 语气格外强硬,没有了往日的谄媚。 在过去,辽国使者在大宋的朝堂上肆意炫耀武力,大宋群臣连一个屁都不敢放一个。 哪怕辽国提出怎样的无理要求,大宋总是无条件满足,唯恐激怒辽人,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硬实力不足。 大宋现在强大了,官员的胆子自然也就大了。 “陛下,宋辽乃兄弟之国,同气连枝,陛下不会连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都拒绝吧?” 耶律斜轸没有理会群臣,而是将目光看向赵祯。 毕竟赵祯才是国家的君主,臣子的话,做不得数。 虽然耶律斜轸不知道,现在的大宋朝堂,为什么风气变了,是什么原因让大宋的朝臣都变得硬气了起来。 但他还是不愿相信,大宋的小皇帝也硬气了。 赵祯面色淡然,没有表现出太过激动的神情来:“此事慢慢商议,贵使远道而来,不妨在大宋多盘桓几日,让朕一尽地主之谊。” 耶律斜轸闻言,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宋朝的小皇帝心里还是忌惮大辽的嘛! 殊不知,赵祯并非惧怕辽国,只是看他们这次在朝堂上还算客气,并没有表露出直接的威胁之意,所以他也只是耶律斜轸客气一下罢了,而非真的要把大宋的高产水稻和铠甲和大辽分享。 那是想屁吃。 赵祯还没有这么愚蠢。 高产水稻和新型战甲那是大宋现在的保障,岂能轻易送给他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次,赵祯一心崇尚和平。 大宋与辽国还没有达到非打不可的地步。 在赵祯心里,双方的关系能缓和的话就尽量缓和,没必要刻意去招惹契丹。 若真的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那也就只有开战了。 随即,赵祯让设宴款待辽国使者。 宴会结束后,耶律斜轸请求参观大宋军营。 赵祯正想宣扬一下大宋禁军如今的军容,见辽人主动要求,他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让杨宗保提前去安排。 次日,赵祯让包拯亲自带领辽国使臣去参观大宋军营。 在包拯带领下,辽国二十多名使臣来到校场。 只见十万铁甲军早已在校场整齐排列。 赤日下,盔明甲亮,散发出阵阵耀眼的银光,声势浩大,军队严整。 辽国一众使者才一看到眼前的景象,顿时后背发凉,做声不得,呆了原地。 “耶律将军,这便是我大宋禁军,比大辽兵马如何?” 看着表情凝固的耶律斜轸,包拯笑问道。 耶律斜轸闻言,脸上勉强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果然是军纪严明,非同往昔!” 耶律斜轸出身行伍,和大宋禁军不知打过多少战。 然而他从来没有把大宋军队放在眼里。 毕竟连杨业都被他俘虏,他有骄傲的资本。 然而现在看到的大宋军队,和以前相比,犹如云泥。 不仅是军纪严明,士气高昂。 更加让他震惊的是装备,太震撼了。 “包大人,这莫非就是大宋刚打造的新型铠仗?”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