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254章 来自包拯的灵魂拷问

第254章 来自包拯的灵魂拷问(1 / 1)

换做别人,听到这番话,估计要生气了。 竟敢当着他的面,说大宋有昏君。 这是赤裸裸地打皇室的脸。 但这话从包拯嘴里说出来,八贤王无论如何也生不起气来。 毕竟,从古至今,就没有哪一个朝代不出昏君的。 谁又敢保证,大宋不会出现个例。 “包大人,君主昏聩,自然会有忠臣!包大人又怎能确定后世没有包大人这样的臣子。” 包拯闻言,心里暗暗好笑,道:“多谢王爷对包拯的认可,然而圣人云,君不正,则臣投他国。” “君主一旦昏庸无能,纵然做臣子的有力挽狂澜的心,只怕也难以挽救危机。” “一个国家,仅凭贤明的君主和忠臣的臣子,是无法长治久安的。” 听着包拯这番说辞,八贤王眉头紧皱了起来,很是费解。 一个国家,君贤臣忠,都不能长治久安,要如何才能长治久安? 他问道:“包大人此话让本王百思不得其解。” 包拯也没有卖关子,直言不讳地道:“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其实靠的是制度。” “制度?” “不错,国家想要富强,不能仅凭礼乐和道德,而是要构建一副符合国情的制度。” “朝廷需要明白,百姓想要什么,官员想要什么。” “一切均应顺势而为。” “正如当今疲敝之大宋,军事不举,只能仰人鼻息,国家没有尊严,百姓也没有尊严,在契丹人的凌辱之下苟且的生活。” “凡事都不能走向极端,一切都是在变化发展,而非一成不变。” “世上没有亘古不变之理,也没有绝对正确的制度。” “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不适应大宋当下的国情。” “大宋跪得太久,是时候站起来了!” 包拯的话仿佛直接戳中了八贤王的灵魂,就像是对他的一次灵魂拷问。 让他一阵毛骨悚然,身体直打冷颤。 这样的话,他闻所未闻,仿佛明灯照耀,让人突然豁然开朗,心境也突然通透了起来。 赵祥心里却是听得热血沸腾,当今世上,也只有包拯才能说出如此至理名言了吧! 这样的思想高度,孰能媲美? 除了崇拜,赵祥想不到其他词语来描绘他的心境。 “父王,包大人说得至情至理,一语中的,大宋的确该站起来了,父王不可再执迷不悟,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让大宋不堪重负,若再不思变,大宋就永远也爬不起来了。” 八贤王瞥了儿子一眼,没有接话,目视包拯:“包大人所说或许对吧,但让武将掌权,终究是一个隐患,其中的风险,也不用本王多说了吧!” “的确如此,武将掌握兵权,自古都是国家最大的隐患。” “但包拯还是那句话,只要合理制约,又何来隐患一说?” “难道让只知道求和的士大夫统兵,让大宋长期在游牧民族的欺凌之下忍辱偷生,就不是隐患了吗?” 八贤王若有所思:“该如何制约?” 包拯又喋喋不休、苦口婆心地解释了一番。 八贤王倒抽了一口凉气:“如此说来,大宋非变不可了?!” “是的王爷!” 包拯肯定地回答,八贤王既然问出这话,说明他内心里已经接受了。 “变法想要顺利推行,还需要王爷的鼎力支持。” “唔!”八贤王点点头。 “多谢王爷!”包拯由衷感谢。 “包大人何必谢本王,你一心为我赵家江山社稷着想,理应本王谢你才对。” 包拯笑笑,心里突然暖和了起来。 能遇到赵祯这样的明君,遇见赵德芳这样开明的王爷,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大宋距离崛起已经不远了。 包拯随即告退。 前脚刚走,晏殊、文彦博、张方平等一众士大夫便又相约而至。 “王爷,您乃是大宋的顶梁柱,大宋的中流砥柱,千万不能和皇上一样,被包拯给迷惑了。”晏殊说道。 赵德芳淡淡一笑:“几位大人,是非曲直,本王还分得清楚。” 几人闻言,只道八王爷没有听包拯的话,心里高兴不已。 只要八王爷反对包拯,那么此事就绝不可能行得通。 然而,几人高兴不到两秒钟,赵德芳的话如同冷水一般泼在了他们的心上。 “本王倒是觉得,包拯说的不无道理,大宋积弱已久,的确是该变一变了。” 此言一出,几人心中骇然,惊恐万状。 “啊……” “什么……” “王爷,您……” 几人目瞪口呆,一时间反而哑口无言。 八王爷竟也被包拯蛊惑了! 在他们看来,八贤王何等英明睿智,总是将国家大局置于首位。 眼见太祖皇帝所制定的法令被人随意篡改,朝纲将乱,身为大宋的中流砥柱,不出面制止也就罢了,反倒鼎力支持? 刚刚他可不是这个态度啊! 怎么才见了包拯一面,态度就变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怎么可能? 几人都开始怀疑,包拯是不是真的懂妖法? “王爷,您不会和臣等开玩笑吧?!”晏殊难以置信地问道。 赵德芳轻笑一声:“你看本王像是和你们在开玩笑么?” “这……这……这……”几人半天都吐不出一个字来,神情悲苦,叫苦连天。 “王爷……”晏殊试图挽回八贤王的心,苦口婆心地道,“崇文抑武的国策,乃我大宋稳固的保障,眼看大好的江山就要葬送在包拯手里,王爷怎能无动于衷呢?” 其实八贤王也明白,虽然让武将重新执掌兵权动摇了士大夫集团的地位,但他们也是出于为国着想。 所以,哪怕他们迂腐,八贤王也没有生气。 晏殊、文彦博、张方平等,均是谦谦君子,出发点并没有错。 “几位,你们的用心良苦,本王何尝不知。” “然而,包拯的用心,你们却未必能体察。” “你们可曾真正去思考过包拯说过的话。” “凡事都没有绝对的真理,政策同样如此。” “太祖皇帝制定的国策,的确保证了大宋的稳定。” “可世殊时异,崇文抑武的国策已不适应当下大宋之国情。” “尔等应该好好跟包拯学一学。” “若一味因循守旧,国家不会有希望和未来,只能坐以待毙。” “大宋必须变,这就是本王想要告诉你们的。” “你们能明白也好,不明白也罢,也无法阻止变法的推行。” 赵德芳说得格外强硬。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