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恢复武将兵权(1 / 1)

听完包拯这些囫囵吞枣的陈词,百官都陷入一片沉默之中,没有说话。 因为大家清楚,现在正是包拯出风头的时候,自己若是站出来的话,包拯随便反驳一句,都能让他们哑口无言。 朱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所以,即便心中再不屑,群臣也只能虚伪地附和两句:“包大人真乃孙吴在世!” 赵祯脸上则堆满了笑容,虽然听得玄乎,却也不再继续问下去。 不管怎么说,李元昊被打败了,而且是惨败。 大宋以最小的代价,赢了最漂亮的战役,西夏元气大伤,二十年之内,估计是难以再恢复过来,大宋彻底解决了一个大隐患。 想到这里,赵祯笑道:“西夏打败,包卿功不可没,今后无需再提防李元昊。” 包拯闻言后,却暗暗叹了口气。 看得出来,皇上显然没有要彻底征服西夏的意思。 可包拯现在也不便提及此事,否则就是不识趣了。 他隐晦地道:“陛下,西夏此次虽然战败,但也不能不防,纵然不收复党项部落,也要时刻警惕,从经济上削弱党项部落,不可使其成长起来。日后一旦有机会,便可一举收复。” 赵祯见包拯有如此雄心壮志,没敢反驳,只是点了点头:“包卿所言极是!” 包拯接着道:“大宋周边,强敌环伺,尤其辽国,一直虎视眈眈,大宋若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强大自身,提升国力,尤其军事实力,如此方能和契丹抗衡。” 赵祯一直都清楚,包拯心存抱负,一心想要扩展领土,甚至想要消灭掉强大的辽国,将其纳入大宋的版图。 以前,赵祯一直觉得,这不过只是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要是辽国那么容易对付,太祖和太宗早就收服了。 所以,他不敢有此奢求,只希望能守住祖宗辛苦开创的江山,也就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包卿,契丹实力强大,远非党项部落可比。”赵祯长叹了口气,心中涌出一股无力感。 包拯道:“陛下,有志者事竟成,事在人为,只要陛下敢想,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百官此时终于露出一丝不屑来,暗暗啧嘴。 心说包拯未免太狂妄了,竟然想着对付辽国,谈何容易。 打败了李元昊,就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找不到南北了。 赵祯没有扫包拯的兴,谦虚地问道:“包卿有何高见?” “臣建议,取消文臣节制兵权,将兵权重新归还武将。” 此言一出,犹如一块石头击落在水面,彻底打破了平静。 群臣哪里还憋得住,彻底炸开锅了。 “什么?” “将兵权归还武将?” “包大人,如此祸国之言,你竟然也说得出口,究竟是何居心?存心想要亡我大宋江山不成?” “就是,五代十国之乱距今也不过数十年,大唐就是因为武将专权,才导致灭亡。” “是啊是啊,太祖皇帝好不容易才削去武将的兵权,让文人当政,方有今日大宋的安宁和太平。” “如今包大人却要重新将兵权赋予武将,此乃亡国之论!” “陛下,包大人此言,包藏祸心,陛下万万不可听啊!否则,我大宋江山将毁于一旦。” “……” 兵权,一直是大宋朝最为忌讳的一个话题。 倒不是皇上和文臣不明白,打压武将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逆的。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大唐的灭亡,以及五代十战乱的深刻教训,使得大宋王朝非如此不可。 大宋自从太祖皇帝削去武将兵权之后,算是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也让大宋国祚延续至今。 这一事实足以证明,文人统兵有其可行性、合理性,也是必然性。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包拯想重新将兵权归还武将,怎能不引起众怒。 对赵祯而言,身为一国之君,只有牢牢将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维持国家的稳定,才能谋求发展壮大。 五代十国的经验教训,让他深刻明白,武将就是个定时炸弹,难以掌控,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威胁到自己的皇权。 而文臣不同。 文臣贪图安逸,要的只是名声,没有武将那么大的野心。 只要给他们一点甜头,就足以让他们卖命了。 而在大宋文人的眼里,他们之所以群起攻击包拯,并不是真的完全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大宋朝,那是士大夫的天堂。 而包拯却要打破政治格局,让武将和他们平起平坐,那是想屁吃! 赵祯也有些坐不住了,脸上挤出僵硬的笑容。 这话也就是包拯说出来的,要是换了其他大臣,赵祯早就让他回老家种地去了,哪能容忍他在这里大放厥词,祸乱朝纲。 毕竟,包拯的用心,赵祯能深刻感受。 包拯想要的,无非就是想改变大宋弱兵的局面罢了。 要说他有其他不良动机,赵祯倒没这么想过。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才是他没有翻脸的原因。 “包卿,士大夫当政,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 “也是大宋长治久安的根基。” “包卿如今却想改弦更张,更改祖宗之法,岂非自取灭亡之道?” 群臣见皇上没有听取包拯意见的意思,悬着的心也落定了下来。 他们最害怕的就是皇上太倚仗包拯,被包拯忽悠瘸了。 毕竟包拯是个不安于现状,喜欢折腾的人,动不动就要大改,唯恐天下不乱。 “陛下所言极是。”群臣纷纷附和道,“包拯一心想更改祖宗法制,其心可诛!” 包拯根本没有理会群臣的攻击,依旧坚持己见,试图说服皇上: “陛下,臣之所以敢这么说,绝非信口雌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大宋想要崛起,和周边的强敌抗衡,这是唯一的途径。” “大宋崇文抑武的国策,从短期来看,的确稳定了朝局。” “然而若是从长远来看,崇文抑武,何尝不是亡国之道?” 包拯说得掷地有声。 “简直危言耸听,一派胡言!”群臣愤慨不已,这一次,他们是彻底上头了。 平时在包拯面前,他们忍气吞声也就罢了。 但这一次,包拯彻底触犯他们的底线了。 也不怕得罪包拯,毕竟包拯这是犯了众怒,彻底把自己置于众矢之的。 赵祯眉头也皱了起来,显得尤为困惑和不解:“包卿为何有此论调?”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