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何!” 包拯冷笑回应,“马相国仅凭这点条件,便妄图和本府讲和,未免说得太轻松了。” 马元当然也知道,两国交涉,本来就是一场拉锯战。 看得就是谁的实力强。 这次包拯大败西夏,一定会狮子大开口,争取把大宋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在出使之前,马元便已经和李元昊权衡过大夏的底线。 不超过西夏的底线,包拯开的条件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他们都愿意求和。 马元道:“但不知包大人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肯接受大夏的求和。” 包拯微微一笑。 这是难得的机会,即便不攻打西夏,也必须要趁这个机会狠狠宰西夏一笔。 “很简单,马相国也是汉人,从小在大宋长大,最清楚大宋需要的是什么。” 马元不假思索道:“当然是马匹!” “不错!”包拯嘴角微微上扬,“所以,想要让本府班师,停止攻打,一万匹宝马远远不够。” 马元神色一凛,没有说话。 包拯道:“西夏每年向大宋进贡五万匹最好的宝马。” “什么?”马元都惊呆了,不相信包拯的胃口会这么大,这不是明抢么。 别说马元,就连大宋的将领,听到这里,都是眼睛一亮,感到不可思议。 马元质疑道:“每年进贡五万匹宝马,包大人,您的要求未免过于苛刻了吧!” 他并非不明事理,自然理解包拯坚持要求西夏进贡大量马匹的原因。 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大宋缺少战马,希望通过西夏的进贡来增强大宋的骑兵力量。 一旦骑兵力量得到充分发展,大宋便能摆脱主要依赖步兵的军事结构。 同时,大宋还能达到削弱大夏的目的,这是不想让西夏再有喘息的机会。 可谓是一箭双雕,歹毒之至啊! 马元出使前,便已经和李元昊商议过。 大夏的底线是三万匹宝马,且只是现在送。 这和包拯提出的条件,委实悬殊太大。 要是每年向大宋进贡五万匹宝马,党项牧民还怎么生存? 包拯这是在割大夏百姓的肉。 包拯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好整以暇道:“这是和谈的条件!” 马元不假思索道:“绝不可能,如此苛刻的条件,无异于刮大夏的骨,抽大夏的髓,包大人以为,我家大王能答应么?” 包拯阴笑道:“我想应该会的。” 马元道:“那包大人可能就料错了,我家大王绝不可能答应,看来,是没有再商量的余地了!” “不错!”包拯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 他知道,西夏马匹的产量。 五万匹对游牧民族来说,还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马元也看出来了,包拯开这么大的条件,分明就是不想讲和,自然也就没有在谈下去的必要了。 于是道:“既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既然包大人不愿意讲和,那本相国只好亲自去一趟汴梁,找你们的皇帝商谈。” “我想,以大宋君臣软弱的性格,一心求苟安,他们会很愿意接受的。” “告辞!” 说完,转身便走。 包拯脸上忽然闪出一抹阴笑,道:“马相国奉你家主子之命前来和谈,如今和谈不成,就这么回去,不怕你家主子怪罪么?” 马元闻言,转过身来,云里雾里,不明所以道:“包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包拯道:“没什么意思,本府只是想委屈相国大人留在延州府,小住几日,别无他意。” 说罢,根本不跟马元说话的机会,示意展昭道:“展护卫,马相国远道而来,为马相国单独安排一间房间,好生招待。” 展昭怎能不明白包拯的意思,这是想扣押马元,不让他去汴梁和谈。 展昭吃惊不已,心知包拯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担心马元到了大宋朝堂后,朝廷答应了他的求和。 展昭不明白,包拯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为何。 这不是有意挑起战事么? 但他没有违抗命令,手中巨阙出鞘,直接挡住了马元的去路,道:“相国大人,请吧!” 马元也更加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他也不傻,怎能不明白包拯的意思。 “包大人,我乃大夏相国,你竟敢扣押本相国。” 马元吃惊不已。 隐隐预感到,包拯大有要背着大宋朝廷向大夏兴兵的意思。 要不然的话,他绝不至于扣押使臣。 胆子太肥了! 就不怕大宋朝廷知道么? 这是赤裸裸的欺君! 此时,马元的心里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夏王并不知他被扣押,根本没有准备,若包拯当真背着大宋朝廷,突然向大夏兴兵的话,大夏可就危险了。 马元委实没想到包拯会使用这么下作的手段。 两国兴兵,不斩来使。 这是规矩。 可他无视战争规矩,突然弄这么一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马元没有预料到的地方,心里急得团团团转,不停思索,如何将眼前的情况告知夏王。 否则,大夏危险了。 当下,马元被展昭关押在了延州府的房间里。 众将此时也是云里雾里,不明白包拯扣押西夏相国马元的目的何在。 纷纷询问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大人扣押西夏相国,莫非是想对西夏兴兵?” 包拯道:“不错,本府确有此意!” 公孙策赶忙劝说道:“大人万万不可,先不说攻打西夏优势不在我,光是朝廷方面,大人不请示陛下,便贸然兴兵,陛下会作何感想?” “学生知道大人一心想要开疆扩土,可也得为自己的前程着想。” 包拯笑道:“公孙先生多虑了!本府并非真想攻打,只是想为大宋争取更多利益。” 公孙策凝了凝眉,似乎也明白了一些:“大人的意思是……” 包拯解释道:“本府只是想给李元昊一点压力,不得不接受本府的条件,倘若我大军兵临城下,到时候再去和谈,李元昊还有商量的余地么?” 众将闻言,这时才恍然大悟。 可心里还是觉得包拯这个做法太鲁莽了,有诸多不妥之处。 可包拯主意已定,不想听任何意见,他有他的主张。 想要做大事,就不能瞻前顾后。 只要他能为大宋赢得更多的利益,皇上还不得笑呵呵的? 随即命狄青和林冲为前部先锋。 李士彬和岳飞带领五万,为中军。 蓝玉为后军。 鲁智深、武松为左翼。 丁兆兰和丁兆惠为右翼。 共计二十万兵马,开赴西夏边境西平府。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