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包拯的逼问,包勉心中百感交集,突觉亲人的存在,仿佛成了一个笑话,如此淡泊。 如果三叔能念及自己这个亲侄儿,念及亲娘养育之恩,就不会在这个时刻苦苦相逼。 此刻是家宴,除了公孙策和展昭这两个三叔的忠诚部属外,没有外人。 只要三叔愿意为他遮掩,世上绝不会有人知晓此事。 然而,三叔偏偏要捅破这层窗户纸,不肯放过他这个亲侄儿。 包勉无法理解,三叔何时变得如此无情无义。 为了维护自己的清廉名声,难道连亲侄儿也不愿放过吗? 想到这里,包勉苦涩地笑了笑。 明知逃不过三叔包拯的眼睛,但他还是试图掩饰。 “三叔,在朝为官,总有人情世故,礼尚往来。” “小侄虽然只是七品知县,但逢年过节,免不了有人送礼。” “你也曾做过知县,深知在地方做官的不易。” “你若不受礼,仅凭朝廷那点微薄的俸禄,如何孝敬上官?” “若不孝敬上官,你在地方的政绩做得再出色,又有谁替你在皇上面前说话?如何能受到朝廷的重视和提拔?” “三叔,小侄和你一样,有理想有抱负。” “可小侄没有你那样的幸运,受皇上赏识,受百姓爱戴,一路平步青云。” “小侄已经在地方苦苦熬了将近七年,方才得了一个七品知县的职位。” “可三叔你呢!你是二品大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即便如此,三叔何曾在皇上面前替侄儿美言几句。” “以三叔今时今日的权势和地位,只需一句话,小侄便能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可你没有,你眼里只有你的名声。你根本就没想过这世上还有一个和你一起吃母乳长大,一起进京赶考,一起做官的侄儿。” “既然三叔不愿意帮助侄儿,没有人脉没有靠山,小侄还能怎么样?” “当然只有靠自己!” “我倒要问问三叔,从古至今,有几个人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爬上高位的?” “小侄也想和三叔一样,做一个刚正不阿,人人爱戴的青天大老爷!” “可侄儿没有三叔那样的气运,只能与官场同流合污,只能靠自己拼搏奋斗。” “……” 说到伤心之处,包勉再也无法抑制心中情绪,将满腔的委屈和不满全盘托出。 说完这些,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轻松了,想必三叔现在可以明白自己的苦衷了吧? 而听到他这番话,包拯反而沉默了。 因为他明白,包勉虽是强词夺理,但所说的,确实反映了大宋官场的现实。 自古以来,官场的规则从未改变。 大多数官员,实际上都和包勉处于相同的境地。 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靠山,只能依靠自己。 想要升迁,就只能用金钱向上打点。 而朝廷的俸禄,仅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自然只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搜刮民财。 包拯也知道包勉有自己的苦衷,但这并不是他违法犯罪的理由。 再想当官,也不能坑害无辜百姓吧? 所以,贪官污吏,无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也掩盖不了其丑陋贪婪的内心。 “够了!” “简直强词夺理,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想,那么天下的官员岂不都成了污秽不堪之辈,世上岂不是没有一个好官了?” “世上的贪官污吏,总能为自己找到一万个掩饰罪行的理由。” “我问你,你当官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还是为了满足你个人的私欲?” “口口声声说为国为民,然而所作所为,桩桩件件,都在剐百姓之骨,割百姓之肉,喝百姓之血!” “心若不正,即使爬得再高,也是个贪官奸佞。” “我深知你有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抱负,本希望你在地方上好好磨炼心性,多接触底层百姓,了解人间疾苦,等你真正理解为官之道,再提拔你。” “但你是怎么做的?” “仅仅在地方上熬了六七个年头,就已经如此堕落,忘记了寒窗苦读的初衷,忘记了为国为民的抱负。” “为了往高处爬,贪赃枉法,胡作非为,倒行逆施,同流合污。” “像你这样的心胸,我若提拔你,受害的岂止一个莱阳县!” “现在若是让你当大官,你会为国家着想,为百姓考虑吗?” 包勉闻言,没敢作声。 包拯冷哼一声:“如今,竟还有脸在我面前滔滔不绝,说什么人情世故,你的廉耻何在?” 说完,没有再和他废话,直接喊道:“王朝马汉!” “属下在!”王朝马汉站了出来。 “将包勉拿下,关押大牢,明日一早升堂审问。” 王朝马汉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奉命行事。 包勉长长地叹了口气,没有挣扎,也没有辩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妙真却早已吓坏了。 方才听到包拯和包勉叔侄二人的争辩,她就已经预感到不妙。 只是没想到,包拯会缉拿包勉。 “三儿,你这是做什么?”老夫人吓得惊惶失措。 包拯脸色也是一苦,“嫂娘,包勉贪赃枉法,罪大恶极,小弟只能……只能依法将他逮捕!” “他可是你的亲侄儿啊……”哇的一声,老夫人哭了出来,连忙去护住包勉。 “嫂娘,小弟也不想。” “然而,国法如山,小弟奉命审理包勉的案子,朝廷里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小弟。” “恕小弟只能公事公办,不敢徇私枉法。” 看着嫂娘慌乱伤心的样子,包拯心里也不好受。 虽说自己是穿越者,可毕竟有本尊的记忆。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他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伦理悲剧。 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既然成了包青天,就要坦然面对一切悲剧。 “三儿,你真的要如此绝情吗?血浓于水啊……” “嫂娘……” 包拯也忍不住堕泪,却说不出话来。 展昭和公孙策都不敢作声,因为他们心里也很矛盾。 律法和人情,往往不能同时兼顾。 换了任何人,也无法选择! 他们也不敢给包拯任何的意见和建议,这件事,只能全靠他自己来选择,旁人帮不了什么。 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此事根本没有外人知晓。 包拯只要愿意,可以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么包勉就不用死,而包拯也无须面对律法和人情的双重折磨。 但公孙策和展昭太清楚包拯的为人了,要他徇私枉法,除非河水逆流,日月倒转。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