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桢闻言,吃了一惊,心里也预感到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否则以包拯的刚正不阿的性格,更兼是自己的妹夫,绝不会说出这番话来。 “包卿,究竟发生了何事?” “回陛下!臣杀了皇后娘娘的弟弟二国舅曹卞!” “什么?”赵桢惊得当场便站起身来,“你杀了国舅爷?他犯了何罪?” 包拯随即将案件始末说了一遍。 赵桢听得目瞪口呆,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包拯啊包拯,你让朕说你什么好。国舅就算犯了法,你也该先禀报于朕,怎可如此轻易杀了他,他可是开国元勋曹大将军的嫡孙。” “更何况皇后已亲临开封府求情,你连皇后的面子都不给,是不是朕平日里对你太宠幸,你已经不把朕这个皇上放在眼里。” 包拯道:“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奈何二国舅横行无忌,欺压百姓,强抢民女,触犯国法,泯灭人性,罪不可赦,臣……不得已而杀之。” “臣也知道,他是勋贵,是皇亲国戚,可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他不足以扞卫国法尊严。” “倘若陛下因此开罪于臣,臣也心甘情愿。” 赵桢如今正在气头上,见包拯没有悔改之心,反而强词夺理,气急败坏道:“好,既如此,朕便成全你。” “武士安在!” 殿前武士闻言出列。 “革除包拯开封府尹之职,打入天牢,交由三法司问罪。” “是!” 当下,殿前武士将包拯拿了。 一旁的陈琳也吃了一惊,赶忙出言道:“官家!驸马爷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奴婢冒死求情,官家开恩呐!” 赵桢道:“朕意已决,亚父无须多言!” 包拯随即被押赴天牢。 他心里很清楚,这是古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下没有管天子的律法。 皇上的喜怒哀乐,决定着朝臣和百姓的命运。 包拯这个穿越者,自然也不例外。 赵桢也第一时间摆驾国舅府去看皇后。 皇后一看到皇上驾临,顿时泣不成声,皇上也是心疼不已。 曹皇后一向识大体,明事理,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又长得端庄秀丽,所以深受皇上的恩宠。 “皇上,臣妾不想活了。” “爱妃,包拯已被朕打入天牢,爱妃切莫再悲伤。” “皇上,臣妾也知道弟弟做了些伤天害理的事,可他毕竟年轻。” “臣妾多次向包拯求情,承诺将案子移交刑部和大理寺受理,依法治罪,可包拯仗着皇上对他的恩宠,以及驸马的身份,根本没把臣妾这个皇后放在眼里,甚至还对臣妾亮剑威胁。” “皇上,臣妾倒想问问,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还是他包拯的天下。” “包拯如今权势滔天,功高震主,天子人只知开封府有个包青天,而不知天下有陛下。” “臣妾担心长此以往,将威胁陛下皇权。” “这……” 赵桢心里一苦。 他虽然很同情皇后的遭遇,可要说包拯有不臣之心,他打死都不会相信。 纵然包拯受万民景仰爱戴,甚至有功高震主的嫌疑。 可他终究只是个文弱书生,手无兵权,何来不轨之心? “爱妃多虑了!” “包拯铁面无情,天下皆知。” “朕已将其关押天牢,交由三法司审问。” “爱妃不必再悲伤。” 皇后怎会看不出皇上的心思,把包拯打入天牢,无非是宽慰她这个皇后的心罢了。 倘若真想杀包拯,又何必拐弯抹角。 她心中一苦,没想到皇上对包拯的宠幸和信任,到了如此地步。 看来弟弟只能是白死了。 另一边。 大理寺、刑部、监察院接到圣旨之后,也是连夜提审包拯。 大理寺卿文彦博为主审。 天下谁不知包拯的身份,要不是因为圣旨,三法司才不敢审问包拯。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大理寺公堂。 包拯被衙役押解上来,朝着三司长官拱了拱手:“三位大人!” 三人也赶忙行礼:“包大人!” 文彦博看着包拯,长叹口气:“包大人,下官乃奉命行事,只能得罪了。” 毕竟他们也听说了曹二国舅的所作所为。 包拯杀他,合乎国法,实在是没什么好审的。 倘若包拯惧怕皇后,将两位国舅交给三法司的话,他们也不知该怎么办。 包拯这是替他们解决了一大难题啊! “几位大人既是奉命行事,公事公办即可!”包拯坦然一笑。 文彦博道:“包大人,下官实在不解,皇后娘娘亲自前往开封府要人,包大人大可卖皇后娘娘一个人情,又何必去得罪娘娘,还当着娘娘的面杀了二国舅?” “本府倒要反问三位大人,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什么?” 监察御史道:“自然是皇上!” 刑部尚书道:“不然,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国家的根本乃是百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文彦博道:“二位大人所说均有道理,不过下官以为,应该为律法,包大人,下官所说对否?” 包拯笑道:“三位大人所说均不错,并非本府不知其中利害,之所以铤而走险,便是为了维护律法尊严。” 文彦博道:“可包大人杀了国舅,却陷皇上于不义!” 包拯闻言,轻笑一声:“文大人错了!本府杀国舅,正是为了成全皇上之义。” 三人闻言,都是眉头一皱。 文彦博道:“愿闻其详细!” “皇亲国戚触犯国法,若不予治罪,国法将荡然无存。” “天下百姓必骂皇上是昏君。” “律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份官样文章,而是每个人都应奉行的准则。” “无规矩则不成方圆。” “倘若朝廷勋贵,皇亲国戚便享有特权,国法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官宦子弟一犯了法,便要讲人情,践踏律法,天下岂不是成了官宦子弟的天下,皇上今后还如何约束朝臣,如何治理国家?” “从古至今,朝代更替频繁,便是因享有特权的人多了,践踏律法的人多了,国家才陷入混乱。” “本府今日所为,正是防微杜渐,谨防历史的悲剧重演,希望大宋江山能长治久安。” 听到这里,坐在高处的三人都默然不语,心里暗暗赞叹。 这话要是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他们可能会觉得恶心,可从包拯嘴里说出来,却显得那么真挚,振聋发聩。 总算明白,包拯为何能一直受皇上信任和重用。 这份胸怀和格局,不是自己所能比拟。 “包大人放心,下官定会将今日包大人之言如实禀明皇上,力保大人!” “谢文大人!” 包拯从上公堂开始,就不是在接受审判,而是在大理寺普法说教。 “滚开!” 就在这时,一道呵斥声响起。 一道女人的声音如风般而来。 不是公主又是谁?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