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上医 > 第一百零二章 分兵的计划

第一百零二章 分兵的计划(1 / 2)

('不知不觉,洛阳新都的工程,已经开始将近一个月了,学员们也经受住考验,克服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一切,正在趋于正轨。

实践果然是成长的摇篮,这些学员,跟一个月之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个个的,终于有了几分医生的模样。

镇定,自信,胸怀坦荡,医德良好,他们正向着李风希望的方向在成长。

与此同时,整个医疗队,也收获了巨大的赞誉。起初,如瘟神一般躲避的白大褂,如今,已经成了民夫和监工最喜欢看到的服装。

而月底的时候,比往日更加忙碌,因为在这一天,首批民夫之中,有一部分人,终于完成他们的使命,可以高高兴兴回家去。

替换他们的,将是补充来的新生力量。

在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中,能全须全尾地回家,确实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民夫们见惯了身边的同伴,或是受伤,或是致残,或是被席子卷走,永远也无法还乡。

所以,他们一个个的,疲惫的脸上都露出难得的笑容,来到医疗队这边,进行道别。

大多都是在这里治疗过的,也有他们的同乡,陪同前来。

“孙医生,多谢!”孙二娘面前,呼啦一下,跪下一大片。这个平日里无比泼辣的女子,也涨红着脸,俩手乱摆:“起来起来,快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牛二哥,以后有机会相见,一定要陪你畅饮!”不少人拍着牛二的肩膀,把这个糙汉子拍得,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

……

这一幕幕,瞧得李风也心里发热,鼻子发酸,眼眶发红:无论是什么时代,越是最底层的百姓,越知道感恩啊!

不过也有一部人,选择留了下来,然后,被分配到李风的三个村落之中,或是参加农耕,或是去挖煤,还有就是在已经建成的砖瓦厂干活。

这些日子,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李风也没有忘记拉人。在他的计划中,离不开大量的劳动力。

留下来的,大都是被救治过的民夫,待遇和从大兴城那边迁过来的人一样,保证能有活干,有钱赚。

至于他们的家人,自然有张三郎带人去接来。首批民夫,都是来自方圆几百里之内郡县,距离并不算太远。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确保这些人的忠诚。毕竟对平民百姓来说,家和家人,才是最大的牵挂。

这些人里面,就包括吴大牛,以及因此而落下残疾的民夫。虽然伤残程度或轻或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回到家乡之后,生活肯定会日益困苦。

一些残疾程度较轻的,别的活干不了,起码可以帮着赶赶牛车,从矿山那边往工地运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像吴大牛,重活不能干,但是有手艺,坐在那里带带徒弟,起码还是没问题的。

对待这些来投奔的匠人,李风一概双手欢迎,而且,待遇还要稍高一些。

这一批,大概换了五十万的民夫,愿意留在李风庄子里的,也有将近三百人的样子。到时候,再加上他们的家属,人数基本就过千了。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批,李风相信,随着一批批民夫的轮转,等到洛阳新城建完,他能收拢一万人,这也是他招人目标的下限。

不过,就在李风准备继续奋战的时候,有一个天大的消息传来:当今圣上要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运河暂时的北端,就是尚在兴建中的洛阳新都。

新都才兴建一个月,另外一个大工程就开始啦!

李风这些天忙得都差点忘了这事,当他从宇文恺嘴里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也不淡定了:大运河啊,这又是一个专门吞人的巨兽!

要说隋炀帝这人吧,还真是个干大事的。他当皇帝这些年,论起文治武功,古今那么多的帝王,还真没几个能赶得上他。

可是问题是:这么多大工程,一件接一件,你都一起上马,老百姓能承受得了吗?

如果要李风给个正确的评价,那隋炀帝这人吧,就是:过在当代,功在后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拿他开凿大运河来说吧,以后唐宋的繁盛,很大程度上,都依赖大运河输血啊!

可是隋朝的人,隋朝的百姓,享受不到这种福利,反倒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是生命。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反你丫的反谁呀?

作为后来者,李风大致能想明白这些事情,可是,杨广现在刚刚当上皇帝,正踌躇满志,卯足了劲儿要干一番大事业,超越秦皇汉武,那是谁也拉不住的。

本来,李风在这边已经忙得不可开交,无暇脱身。可是,关键时刻,又来了官方通知:特殊事件,“修大运河”正式启动,开启兑换功能。

看看能够兑换的物品,李风眼馋了:不再是医疗器械,而是各种船只和航海设备。当然,按照官方一贯的尿性,价格当然奇高。

可是李风真不能忍啊:这要是能弄几艘大船,再整个磁罗盘啥的,就能出海远洋,到其它大洲转转了。

必须去,李风很快就定下了章程。可是,这边的人手本来都不够用呢,他自己去的话,又能救治几个人?

到时候,自个划着一艘兑换的小舢板回来,一个大浪,就被拍沙滩上了。

这事还得找孙师商量,孙思邈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是提出来,可以兵分两路,他带一半学员,去大运河那边进行医疗救助工作。

这可不行,有事弟子服其劳,孙师毕竟上了些年纪,虽然说人家来日方长呢,但是也不能折腾老人家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这样确定下来,由年轻的李风和师兄汤河分兵大运河那边;孙药王和甄权两位老将,坐镇洛阳新都。

至于学员们,也分成两队。空缺下来的名额,紧急招募,然后,以老带新,边干边学。

李风知道,隋炀帝是不会给任何人喘息之机的,你能跟得上他的脚步,就一起前进;跟不上,就直接掉队。

而原来的洛阳城,就是招募新人最好的地方,毕竟,这里原本就有医生或者有一些基础的学徒。

随着这段时间,红十医疗队在洛阳城里闯出名头,招收学员,应该不会太难。

难的地方在于,这次大运河的修建,是连通黄河和淮河的通济渠,其它各段,在今后的几年里,陆陆续续地进行修建,是分段施工完成的。

修运河跟修新都洛阳不同,是不断向前行进的,这才是困难的地方,医疗队也要跟着不停地迁移,这对于后勤保障来说,很有挑战性。

医疗队要想安心工作,没有一个强大的后勤系统,整天吃不好睡不好的,再把这些医生先折腾病了,那就不是救助,是添乱去了。

所以,在把招生的任务委托给孙药王之后,李风就起了个大早,骑马赶回龙泉村,这种大事,必须跟二兄李靖和未婚妻李不败商量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发展,如今的龙泉村,已经有模有样了,处处欣欣向荣,充满了生机。

春耕已经完毕,但是,村里依旧没有闲人。干完农活,就到煤山或者砖瓦窑那边打零工呗,一天也能赚上几文钱,虽然看着不多,但是架不住日积月累啊。对这个时代的平头百姓来说,钱不都是这么攒下来的吗?

家里的妇女老人,也不闲着,除了操持家务之外,还有一些家庭小作坊,也能赚点外快,贴补家用。

三处村落,龙泉村还是继续原来的制作牙膏牙刷业务,已经在洛阳推广;安康村那边,主要是加工熟食,然后贩卖到洛阳古城或者是新都的工地上。

反正在大匠宇文恺的主导下,这些熟食制品很受欢迎。又便宜又好吃,工地上的民夫监工,也能轮流着尝尝,解解馋,关键是真便宜啊。

而武威村那边,因为家属大多还没有被接过来,那些士兵都是干半天活,然后操练半日。干活同样有工钱,而且跟府兵制最大不同的是,这些士卒,每个月是有饷钱可拿的。

当初,怀着迷惘和不安来到这里的农户,心里早就安稳了,除了偶尔想想老家之外,他们已经把这里当成了新的家园。

李风迎着初升的朝阳,一路策马回到龙泉村,望着炊烟袅袅的小村,心里也感觉特别踏实。

村外的原野上,一群挎着篮子的妇女和孩童,看到李风,就远远地打招呼。对于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的人,谁不敬重啊?

李风也就跳下马,看看妇女们篮子里都装着野菜,还是感觉到这个时代蔬菜的匮乏。

他已经委托了胡商穆贵英,多搞点蔬菜种子。不过呢,因为路途实在太过遥远,估计穆贵英在秋天的时候能回来,都算是快的。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野菜,原来不是人吃的。而是剁碎之后,掺点水泡的小米,用来喂小鸡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近这几天呢,家家户户讨论的焦点,就是那些破壳而出的小鸡崽了。

原本,妇人们以为,没有老母鸡,怎么能孵出来小鸡崽呢?可是,按照大郎的方法,在炕头上孵小鸡,还真孵出来啦,照样欢蹦乱跳的。

而炕头上,更多的则是继续孵化中的鸭蛋和鹅蛋,因为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还没破壳呢。但是有了孵小鸡带给她们的信心,小鸭小鹅也一定能孵出来。

所以她们这些人,对这位能创造生命的风公子,就有了近乎盲目的崇拜。

边走边聊,进了村子,李风都能感觉到那种安宁中带着勃勃生机的氛围,这很好。

回到自家,果然,老祖母已经带着奴奴从洛阳城回到这边,正在院子里耍五禽戏呢。

除了嘴里嗷呜嗷呜学着老虎叫的小奴奴,李风还意外地发现了长孙无忧,小脑门上还有一层细密的汗珠。

“夫君,你回来啦!”长孙小娘子美滋滋地迎上来。

李风眨眨眼,有点意外,一问才知道,人家是跟奴奴一起在村里的学堂上学的。

据长孙无忧说:他爹爹采用了夫君的办法之后,工程进度果然猛进,所以一高兴,也就同意了她来这里读书的请求。

那就好好学习吧。李风刚要摸摸她的小脑瓜,鼓励一下,就听旁边一身轻咳,这才发现,长孙无忌也在那边练剑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念在他是个合格兄长的份儿上,李风也不跟他一般见识,吃过早饭,就送奴奴他们上学,顺便也去学堂转一圈。

这学堂可不得了,算是村子里最好的一座建筑了,也是所有村民的希望所在。绝大多数村民,对现在的日子满意度这么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就落在这所学堂上面。

因为对于他们这些普通的村民来说,能进入学堂,简直做梦都不敢想哩!

目前,龙泉村和安康村,各有一处学堂,蒙师分别由房玄龄等几位里正兼任。另外,袁天罡等人,也会来帮忙,教授算术和自然这两门学科。

至于武威村,等家属陆续迁徙过来之后,再开设学堂。

李风一手领着一个,两个小丫头各自背着一个小布包,还蛮像那么回事。

沿途,陆陆续续的,可以看到不少小娃娃,也都背着小包往学堂那边走,基本上,都没有家长跟着。

看到几个,也都是家长送出大门口,叮嘱几句要勤学不要淘气之类的话,然后就回家忙活去了。

李风进了学堂,两个小丫头就跑到自己的座位上。以他们现在的年纪,当然坐第一排。

不够呢,第一排的座位上,已经有了一个小家伙,正摇晃着小脑瓜,嘴里念叨着什么。

李风凑上去听了听,小李淳风正背九九乘法口诀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郎!”房玄龄很是亲切地跟李风打招呼,起初,他对兼任村里塾师这件事,还有些抵触,毕竟一个饱学之士,志向高远,又不想一辈子都教书。

一个准备考进士的人,哄一帮村童,感觉实在大材小用。

不过,在看过了算术和自然这两本教材之后,房玄龄就来了兴趣,因为里面许多东西,就算他这个读书人,也是第一次见到。

而对于书籍的编纂者,也就是风公子,当然更是钦佩:原来,人家不仅仅诗文高妙,学识更是广博。广博到一向自认为博古通今的房玄龄,都得承认自愧不如。

闲聊几句,询问一下学堂的情况,房玄龄对李淳风以及奴奴和长孙无忧这几个孩子,赞不绝口。

瞧瞧李淳风和无忧奴奴几个,李风心里话:这妥妥的神童班啊。

其他村童,基础虽然差一些,但是胜在都知道努力。

说着说着,还用手指了指墙上贴着的一幅字,李风瞧了,不免心中有些汗颜。正是当初赠给牛二的,抄颜老先生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于是也就借口遛了,又去其他几处地方都转了转,比如煤山那边以及窑厂等等,重点看望了一下新入伙的那些民夫。还成,基本都已经融合得差不多了。估计他们的家人被接来之后,就能彻底在此安家了。

等他回到武威村,正赶上李靖和李不败带着士卒从野外训练归来,队伍行列整齐,已经显露出几分威武之色。

而且好像,李不败率领的女兵,人数又多了不少,看样子已经超过百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叫李风感到意外的是,在队伍后面,还有一个跛足的男子,拄着单拐,也努力地跟着一起行军。

虽然此人已经很努力,但是呢,毕竟不良于行,所以还是落在最后。

见他身上的粗布衣裤都被汗水湿透,乔守信也颇有些不忍和无奈:“葛老四,你还是去窑厂干活养家算了。”反正就没好意思说他拖后腿。

“乔里正,某有一技之长,足可在军中立足!”那个叫葛老四的,面目竟然有些狰狞。

李风上去询问一下,才知道,他们兄弟三人都被征发到洛阳新都的大工地,两个兄长都死了,他也残了一条腿。这家伙心里就恨上了,说什么也要参军,誓要报仇。

倒是条汉子,可是你现在的身体状况,真的不合适啊?李风也有些犯难:“你有什么本事?”

葛老四脸上也闪过一丝尴尬,不过很快又被坚定所取代,只见他把脏兮兮的手指伸进嘴里,打了个唿哨,很快,就有几只飞禽扑扇着翅膀,然后落到葛老四的肩膀上。有几只,还亲昵的用尖嘴戳戳葛老四那一道道汗泥的大脏脸。

“这人就会养鸽子,又没二两肉。”谢映登嘴里嘟囔了一声。

“谁敢吃某的飞奴,某跟他拼命。”葛老四可不怕小科子,虽然他打不过人家,但是他现在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畏惧的?

李风却使劲眨眨眼:飞奴耶,那好好训练训练,不就能成为信鸽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来到这个时代,李风感觉最不方便的,就是沟通问题,就像他以前读过的一首诗“从前慢”。

就像大兄虬髯客去江南经营,到底进展如何,他根本就一无所知。

也别说是他了,就连官方也是一样啊,边境发生战乱,消息没个十天半月的,都别想传回都城。

构架通讯网什么的,想都别想,还不如培养信鸽来的实在呢,看葛老四对这些鸽子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没准,好好训练一下,真能把信鸽搞起来。

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李风开口道:“飞奴有大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就用飞奴传书,几日即可从西域飞回长安。行军打仗,兵贵神速,若是能有飞奴传讯,指挥调度起来,就会迅捷许多。”

无论是李靖还是李不败,在军事领域都是大师级别的,比李风不知道高明了多少,他们欠缺的,只是没有李风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而已。

所以一点即通。李靖微微点首:“葛老四,我准你从军!”

“多谢药师队长!”葛老四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这个汉子,刚才还跟茅坑的石头一般,现在竟然喜极而泣。

腿脚不好还下什么跪呢,李风还是不习惯这种动不动就下跪的毛病。

李靖也连忙将葛老四扶起来,他和李不败,也无法称呼什么将军校尉之类的,干脆就叫“队长”算了,分别统领男卒和女兵。队长之下,则是按照李风的建议,设置班、排、连、营等建制。

等到葛老四渐渐平静下来,李风又给他收徒的权利,暂时享受班长一级的待遇。等回去之后,马上还要整理一些培养信鸽的方法给他。

葛老四也想不到能有这种际遇,口中开心地唿哨一声,那些飞奴便腾空而起,在空中绕着圈的盘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只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才会有机会一飞冲天。

李风在领地足足转了一大圈,最后,才回到青云观。

青云观里,同样是乌烟瘴气,热火朝天,充斥着各种古怪的味道。原来是道爷们在获得了实验用具之后,就开始搞起来。

好在他们也没有胡搞瞎搞,一切都按照规范的实验程序来,这才避免了爆炸、中毒等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看来呢,还得专门建一个实验室,否则的话,这些道长们的仙丹没等炼成呢,估计都先被这些化学物质给熏得仙逝了。

对于现在这几个村落的发展,李风还是比较满意的。看到人员基本都齐了,也就主持开会。

还没等开始呢,黄冠子就催上了:“大郎,什么事快点说吧,贫道还急着做实验呢。你说的三酸两碱,着实难搞。”

要是能这么容易把三酸两碱搞出来才怪呢,那可是整个化学的基础啊。

李风只能好言安慰几句,他也不愿意开大会啊。可是没法子,这一趟出去,最少好几个月才能回来,家里的事儿,必须筹划安排妥当。

望望坐了满屋子的人,这就是自己目前的班底啊,光是五星人才就好几位,嗯,未来很强大,但是现在,还是慢慢发育着吧。

简略把组织医疗队去开辟大运河分战场的事情讲述一下,李风便郑重地说道:“这段时间,由山中君主持大局,统筹各方事物。”

“诺。”山中君起身拱拱手,他蜡黄的脸上,依旧如古水般平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风继续道:“军务方面,就辛苦二兄了。”

“义不容辞耳!”李靖也拱手应了一声。

“不败带领部分女兵随行,扩充到医疗队中。剩下的女兵,就辛苦三姊了。”李风觉得,还是女兵学习一些护理方面的知识,掌握得能快一些。

李不败没有做声,只是微微点点头。红拂女也微笑点头,这回好了,她和李靖是夫妻档。

“煤山、窑厂等产业依旧,争取多积累钱帛,等到今冬明春,我们还有大动作;村中的作坊、农耕、蒙学等诸般事物,还要劳烦诸位多多用心。”李风也向房玄龄王璋虞肃等人拱拱手。那些人也起身称诺。

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好一个小村,就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步。而且,这三处村落的发展,和别处迥异,或许,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启发。

“张三郎,统领运输队,为红十医疗队运河支队输送所需物资。这次,估计真是亏本生意喽。”李风也颇有些无奈,只能在洛阳新都这边多找补一些了。

话说,张三郎也已经从大兴城赶回来,而且在那边收获颇丰,足足从李氏手中,赚了一千五百贯钱。另外,还有其他质库赚来的五百贯,合计两千贯。估计,即便是赵郡李氏这样数百年的世家,也要心疼好一阵子。

等诸事安排完毕,大家各自忙碌,李风这才望望剩下的道士科研团:“诸位,除了继续研究手头的事物之外,我这里还有几个重要的项目,如果操作好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资金。”

说完,把整理好的几分材料取出来:“一个就是地砖,施以釉面烧制,表面印刻花纹。比如,龙形花纹可专供皇宫使用等等。”

黄冠子张张嘴,刚想说:怎么逮住皇帝一个人薅呢。转念又一想,可不得逮着皇上可劲薅嘛,谁叫他最有钱了呢?

这个地砖好弄,研究出来,交给砖瓦窑那边即可。不过下一个项目,就要费劲了:“如今的器物,多是烧制陶器,我这里还有一个烧制瓷器之法,可烧制青白瓷,莹白如玉,胜过那些陶器何止百倍。只是,我们这里并没有最适合烧瓷的土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咳,那你说它作甚,这不是瞎耽误工夫嘛!道爷们有些坐不住了。

只听李风继续道:“但是我知晓一处地方,出产一种高岭土,色泽灰白,最适合烧瓷,就是距离这里有些远,需要派遣一些人手过去,等发展起来,才能归来,最少也得三五年的时间。”

李风说的地方,当然就是后世的瓷都景德镇了,现在,还没有景德镇这个名称呢,景德镇的兴起,那是宋以后的事情了。

如今的景德镇,还叫新平镇呢,根本就是一处穷乡僻壤,要是第一个着手开发的话,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差不多。

对于这些醉心于研究的道长们来说,这种事情确实挺烦人的,就好像你叫科研人才去搞行政。

不过,也有人站了出来,是一位道号白云子的道长。这位怎么说呢,用同伴的话来说,就是道心不坚,且又没有修道天赋之人。

简单说来,就是干啥啥不行那伙的,跟在道爷屁股后边瞎哄哄,一直也没啥建树。

或许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白云子才不乐意遭受白眼,下决心去开疆扩土,做出一番事业。

于是,李风就叫他和张三郎去组建远征的团队去了,这里面涉及到不少事情:资金支持,熟练的窑工。还有其它配套人才,比如你得在当地寻找煤炭资源,用来烧瓷吧。

一个团队,最少几十人,又是一笔大投入。张三郎估计,自己刚赚来的两千贯,没等捂热乎呢,就得出飞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最后,李风又拿出来一个方案,结果引发了道长们的哄抢,原来这个是建造高炉炼铁的,是道长们最感兴趣的方面。

按照李风的意思,与其满世界寻找铁矿,不如直接就近收购一个。

所有这些布局,赚不赚钱的,倒是在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先练练手,起码得培养一批熟练工。等开发大东北之际,直接就能上手。

炼铁这事,最后被谢弘给抢走了。李风瞧瞧时间,就赶去村学,接妹妹放学去了。

这也叫他回想起小的时候:经常带着小爱一起上学放学,小爱最喜欢赖在哥哥的后背上。想想,还真是怀念啊。

不过很快,李风就不用怀念了,因为奴奴现在就伏在大兄的后背上,小脸上满满都是幸福。

她歪着小脑瓜,跟旁边的长孙小姐姐做着鬼脸。后者也同样伏在长孙无忌的后背上,长孙无忌则是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

至于跟在这两个人身后的小李淳风,则表示一点也不羡慕。小家伙一边走,小嘴里还一边嘟嘟囔囔的,好像背着什么。

“纸鸢,大兄你看,有人放纸鸢!”奴奴小手指着天上,所谓的纸鸢,其实就是风筝了。

正所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放纸鸢的是一群小家伙,叽叽喳喳的好不高兴。看到奴奴他们几个,还邀请一起玩儿。毕竟,这几个可是村学里面的小神童,属于偶像级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奴奴眨眨大眼睛:“大兄——”

李风当然明白她的小心思:“走,咱们也回家做纸鸢放!”

农村出来的孩子,哪有不会做风筝的。李风知道自己这趟出去,几个月回不来,所以也很享受能陪着家人的这点短暂时光。

找来竹篾绑扎骨架,然后糊上纸张,再用彩笔描绘一下。李风动手能力超强,应奴奴的要求,画了一个美猴王,乐得奴奴直拍手。

长孙无忌也愤愤不平地在那做风筝,同是兄长,我也能行的!可是,他真不会啊,扎得七扭八歪的,真怀疑能不能飞起来。

长孙小娘子瞧得都有些嫌弃,皱着小眉头,长孙无忌实在受不了啦,连忙找借口开溜。看来,在哄妹技能上,他比李风少了好几个点呢。

李风暗笑,他刚才就扎了两个,于是问道:“无忧,你想画什么图案?”

“猪八戒吧。”长孙小娘子立刻又眉开眼笑。

奴奴插话道:“猪八戒好丑的,哼哼——”还插着鼻孔哼哼两声。

“五兄笨手笨脚的,和猪八戒一样。”看来,长孙小娘子是真嫌弃她的兄长了。

等到猪八戒和孙悟空齐齐飞上天空,立刻乐得两个小丫头欢呼起来:“大兄,你好厉害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奴奴照例开始夸兄,幸好,李风早有准备,用手机悄悄把这句话给录了下来。以后要是想了,就播放一遍,肯定浑身又能充满干劲。

可是,紧接着的那句“夫君你好厉害呦”是怎么回事,同样也给录上了啊?

“小风,给你也放一会儿,很好玩的!”奴奴是个大方的孩子,玩了一会之后,就把风筝让给李淳风。

小小正太却摇摇大脑瓜子,表示没兴趣。反倒仰着小脸问李风:“风公子,风筝是如何飞上天空的?”

对嘛,这才是天才该有的样子嘛。李风甚是欣慰,给他解释一下原理。然后又伸手摸摸他的大头:“小孩子,该玩的时候,还是要玩的,别跟小老头儿似的。”

李淳风有些不情愿地往一旁挪挪大脑袋:“风公子,若是风力足够强劲,风筝足够大的话,是不是把人绑在风筝上面,也能升空?”

这个问题吗?李风眨巴两下眼睛,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

“风公子,我听谢科大兄说,他曾经做过热气球在天上飞,是真的吗?”小李淳风的问题都是一串一串的。

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李风以前还想呢,有时间教教小李淳风。如今来看,当他的老师,肯定很累吧,当然,也肯定挺难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你给问住了。这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还是交给房玄龄好喽。

等几个小家伙玩累了,这才领着他们回家。李风很珍惜和家人相聚的时间,还亲自下厨,弄了几个小菜,尤其是炸的豆腐丸子,几个小家伙都很爱吃——小孩子嘛,对油炸食品,还是很没有抵抗力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晚上,又讲了一会儿西游记,这才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跟小爱联系一番。小爱那边呢,好像也觉察到什么,追问了好一阵子,李风也没敢说实话啊,只能先应付过去。

不过狠狠心,还是给小爱发过去一个玉佩。这还是杨素后来赠送给他的。一副不怎么好用的老花镜,换了一块玉佩,也不知道是谁赔谁赚。

反正,自从又送给薛师一副老花镜之后,已经有人向薛师出价百贯。可是,弟子孝敬的东西,薛师怎么能卖呢?

这也给李风又创造了一项财路,叫谢映登他们,没事多磨制几幅眼镜,搞点研究经费也是好的。最好呢,做成一个产业,既能造福世人,又能顺便赚点小钱钱,何乐不为呢?

一个玉佩,就用去了李风五十贯的额度,把他都心疼死了。可是,看看小爱发过来的照片,雪白的脖颈上戴着晶莹的玉佩,任何玉相映成辉,李风觉得一切都值了:人养玉,玉养人,他希望小爱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

在洛阳新都这边忙活一个月,李风查看一下,现在他的可用额度是五十二贯多一点。再加上以前好不容易积攒的,还要除去刚才花的五十贯,目前还剩不到二十贯的额度。

估计整个洛阳新都建完,日子能好过一些,起码能有几百万贯的额度。还有大运河那边,估计也能赚几百万。加在一起,没准都能超千万了,

看着确实挺多的,都千万富翁了嘛。实际呢,还是个捡破烂的。

多思无益,不如行也。李风怀着复杂难明的心情,安然睡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和家人相聚了两天之后,李风便再次踏上征程。同行的,有李不败的五十名女兵,以及,从村子里招募的三十几名年轻人,都是有志于成为医生的。

至于年龄太大的,李风还是没收,毕竟学起东西来,接受能力比较慢,不如做别的活计。

以李风现在的产业,不怎么缺资金和技术,最缺少的,就是劳动力了。

除了他们这八十人之外,还有张三郎带领的车队,浩浩荡荡,足有一百多人。车上,装着帐篷睡袋被褥等等生活物资。还有锅碗瓢盆等炊具,以及一车车的煤炭,都快赶上一次大搬家了。

而且,像什么粮食菜蔬等等,还得到当地临时采购,实在运输不过来啊。

李风现在终于信了:战争绝对是最烧钱的,因为前线的士兵有十万人,那么,供给士兵的辅助人员,起码也得超过十万人。

不知道,杨广征高句丽的时候,调集百万大军,那后勤部队又需要多少?

张三郎他们后勤部队先出发,李风带着这批新学员,先去了洛阳新都的临时驻地——怎么也得培训几天再上岗啊!

医疗队这边,忙碌依旧,看到李风,老学员们只能出声打个招呼,然后就又低头忙活。

他们之中,也出现一些陌生的面孔,都站在旁边给打下手。这些是孙师从洛阳城招募来的,大概也有五十名左右。其中,原本有点基础的医生,占了将近一半。

由此可见,红十医疗队,在这里的名声,还是很管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新编队了一下,基本上是一个老学员带一个新学员。这种以老带新,应该是成长的最快捷径。至于其中的好苗子,等冒头儿之后,再进行深造吧。

最新小说: 精灵宝可梦之登神长街 第一禁墟 红楼之黛改红途 如果不算爱 女子监狱修仙三年,出狱人间无敌! 只作恶,不吃苦,一拳打爆这高武! 和亲十年惨死,重生后长公主杀疯了 他的小桃枝甜爆了 盗墓,面具下都是演员 白眼狼家人全重生,我不管了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