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无不心生敬仰(1 / 1)

如今,大秦已统一天下。” 赵、魏、韩、齐、楚、燕,均已归降,其疆土尽入我大秦版图,其民众皆为我大秦子民。” 吴小子兴奋告知邻里长辈。 “什么?大秦竟已统一六国?” “天下从此可享太平?” “这是惊天动地的好事!太平后,刀兵休止,咱们的赋税或许不用像以往那般沉重了。” “太好了!” “大王英明,短短数载便创下如此功业,实在令人钦佩!” 乡亲们窃窃私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对普通百姓来说,无战则安,生活得以平静,不必再被征召上战场。 更重要的是,因战乱而增加的苛捐杂税或许能得到缓解,粮食也能支撑更久。 而上党郡的秦人对此更为庆幸。 上党本属韩国,后归秦帝国,若晋国未灭,此地必首当其冲遭侵扰。 如今战乱结束,边民终于安心,迎来长久太平。 冬儿听到消息后,嘴角微微上扬。 她为丈夫感到由衷高兴。 虽已过去数十载,但她依然记得政兄当年的承诺及他胸怀的大志。 “冬儿。” “你看,天下战火不断,多少无辜者命丧其中。 唯有以战止战,消灭各国,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冬儿回忆起从前,政兄站在她面前,意气风发地许诺:“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安宁,战乱不再。” 那时的祖龙年纪尚轻,却已有王者风范。 冬儿深信政兄定能一统天下,平息纷争。 如今,他果然实现了愿望,天下归一,再无战事。 想到他为此付出的努力,冬儿既欣慰又感慨。 此时,村民纷纷问:“秦帝国灭六国用了多久?为何几年前郡府还未听说天下一统的消息?” 有人答道:“秦帝国得武安君相助,不足八年便完成统一,他堪称我们的战神。” 吴小儿骄傲地说:“武安君助政兄成就霸业。” 吴父追问:“他是谁?是蒙武还是王翦?” 村民们都期待他的回答。 冬儿默默思索:这位武安君定非凡人,否则怎会得到政兄如此信任。 她对这个神秘人物充满好奇,觉得他是秦帝国的奇迹。 八年前,武安君不过是个无名小卒,鲜有人知。 吴小儿带着敬仰与激动说:“八年前,武安君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你们信吗?” 众人面露疑惑。 “怎么可能?八年之间,从平民变成掌控秦帝国军权的武安君?” 有人难以置信,“蒙武、王翦这样的名将岂会服他?” 村民们震惊不已。 “哈哈哈!” 吴小儿哈哈大笑,“如今武安君的威名连妇孺都知晓,军中更是尊他为战神!” 冬儿听到这里,心中猛地一颤。 “你这话当真?八年前,武安君不过是个小村庄的平民?” “没错!他毫无背景,投军时无人赏识。” 吴小儿继续说道,“八年前,他从一个小村入伍。” 冬儿愣住了,脑海中浮现儿子的身影。 “看来冬儿对武安君很感兴趣啊。” “让我慢慢道来。” “武安君出生在雍城李家村,年仅十岁就被征召入伍,分配到了蒙家军。” “提起武安君,确实与众不同,刚入伍就闹出不少事端。” “秦营无论何处都有欢迎新兵的独特仪式,可武安君打破传统,改变了整个流程。” 吴小子兴致勃勃地讲述,眼中满是对他的敬仰。 “军中的规矩如何?” 村民不解地问。 “自然是由老兵用拳头教导新兵,表明军中以强为尊,必须服从上级。” “但武安君并非如此。” 第一天入伍,他便将指导他的老兵痛打一顿,十几个老兵皆鼻青脸肿。 吴小子骄傲地说,仿佛自己就是武安君。 此刻的冬儿却震惊至极。 “雍城李家村,十岁出头……” “难道是迟儿?” “应该不会这么巧合。” “或许是别的孩子。” 可为何总觉得他说的就是迟儿? 冬儿心中忐忑不安,既期待又紧张。 因为她…… 冬儿:政哥哥,迟儿,莫牵挂我。 自假死离村后, 迟儿刚好十岁,到了参军的年纪。 若迟儿投身军旅,战场险恶,稍有不慎便可能丧命。 “若新晋武安君真是迟儿,至少能确认他还活着。” 冬儿默默叹息,心绪难平。 母子分离,虽身在远方,仍挂念不断。 冬儿对儿子寄予厚望,早知他聪慧过人。 他曾言,大秦的军功制度最易脱颖而出。 从那刻起,她明白儿子不会甘于平凡,留在李家村。 尽管不舍他走上戎马之路,但她更不愿见他虚度一生。 冬儿全力支持儿子,这份信任如当年对她兄长般坚定。 然而,纵然信任依旧,心底总存一丝隐忧。 “果然,我大秦名将从小便显现出独特风采。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新兵一入伍即敢挑战老兵,实属罕见。 难道将领不曾责罚?” “新兵教训老兵,倒是新鲜事。” “不愧是我大秦的武安君。” “不过,短短八载,他怎能登上武安君之位?又建立了何等功勋?” 乡亲们围坐庭院低声议论,对这位威名赫赫的武安君愈发好奇。 “我大秦军营以实力定高下,武安君初入行伍便展露非凡气质。” "后来,大王颁旨,命雍城大营东征韩国。 在此次灭韩之战中,武安君崭露头角。 首战便亲手击杀敌军数百,斩杀敌方主帅,建立开疆扩土首功。 随后又击毙韩军大将暴鸢,攻陷韩都新郑时更是料事如神,一举斩杀韩王,奠定灭韩大功。” "自那时起,武安君威名远扬。” "之后灭赵、亡魏,皆建首功,甚至取魏王首级。 除齐之外,其余五国君主皆丧于他手。” "而在最终覆灭齐国时,亦是武安君以军威迫使齐国投降。” "让我详述他的赫赫战绩……" 吴小子越讲越激动,将嬴迟的功绩娓娓道来。 在场村民无不屏息倾听。 村民们围拢过来,听吴小子讲述大秦武安君嬴迟的英勇事迹。 每张脸庞都写满了敬意。 渐渐地,众人沉浸在对这位传奇人物的钦佩中。 许久,有人感慨:"这般辉煌战绩,堪称灭国之功,全属武安君所有。 这样的人物怎能不受尊崇?怎能不统领大军?" 吴小子恭敬说道:"对我们这些大秦将士来说,武安君掌兵是天经地义的。 除了他,我们绝不认可其他人。” 从他的语调中能感受到他对嬴迟的崇敬。 不仅是吴小子,大秦百万将士皆将嬴迟视为战神,对他充满信仰。 军中无人不晓,无人不敬,更不允许任何人对嬴迟出言不逊。 无论是秦帝国旧部还是归降的诸侯将士,都认为嬴迟近乎神圣。 因为不仅为秦帝国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还拯救了众多将士的生命,对降卒更是赋予新生,这是莫大的恩情。 村民听完后,无不心生敬仰。 吴小子的话让每个人明白,能灭一国已是旷世功业,而武安君却参与了灭六国的所有战役,这成就让人难以置信。 这时,冬儿怀着忐忑与期待问道:"武安君叫什么名字?"她希望这位伟人就是自己的儿子,即便地位崇高,她只求确认他还活着并有所作为,实现当年的理想。 最终,吴小子答道:"武安君名为赵迟。” 吴小子笑了笑,缓缓开口。 当提到赵迟的名字时,冬儿身体微微颤动,眼中泛起深沉的安心感。 "迟儿,真是迟儿。” "没想到迟儿如此出色,替你父亲平定六国,助你父亲一统天下。”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如今迟儿已是大秦的武安君,想必该与他父亲相见了吧?" "政兄,他还认得迟儿吗?" 想到这里,冬儿既忐忑又满怀期待。 "迟儿,你知道吗?" "那高高在上的王者就是你的父亲。 你之前多次问我父亲是谁,我为了你的父亲,也为了保你平安,一直未告诉你。” “母亲顺应天命,将父亲留给她的玉佩传于你,只盼将来有缘与父亲相认,一切随天意。” “但愿父子终能相认。” “纵使我日后离开,也会有人如父般守护你。” “相信政兄若认出你,必定善待于你。” 冬儿心中忐忑,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门外传来沉稳语声:“吴辅,莫提旧事。” “今时的武安君已非往昔。” 循声而视,一名披黑甲、年约三十的将领踏入庭院,众人皆惊。 “王俊兄,你怎回来了?” 吴辅见来者,激动喊道:“你有闲时,我岂可无?你来了为何不告诉我,我还想同去,谁知你早到了。” 王俊责怪道。 “嘿嘿。” “现在你是武安君亲卫营百夫长,我们这些人怎比得了?找你都费劲。” 吴辅酸言酸语。 王俊走近拍了拍吴辅头顶:“小子,找这么多借口。” “爹,娘。” “王俊兄真豪杰,任武安君亲卫营百夫长,统率百人。 别看他只是百夫长,军中万人也得敬重。” 吴辅骄傲地说。 “王家后辈有出息,在武安君麾下当百夫长。” “村里出了个了不起的人。” “对了,武安君到底是谁?如此威严?” “刚才听吴辅说,武安君英勇无敌,助秦帝国一统天下,能当百夫长实为荣幸。” 村民议论纷纷,满是对他的敬仰。 “诸位长辈,吴辅说的是旧事。” “如今武安君地位更特别。” 王俊恭敬对村民说道。 “怎么回事?难道武安君再获大王恩宠?” 吴辅疑惑问。 “回来晚了,不知新情况。 如今王榜已传遍天下。” “武安君实为当今大王遗落民间的长子,已在宗庙认祖归宗,恢复嬴姓。” 王俊面带崇敬宣告。 此言一出,村民震惊不已。 “武安君竟是大王之子?长公子?” “开玩笑吧!” “太匪夷所思了,武安君功勋卓着,竟然是长公子,那岂不是有资格继承王位?”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