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什么时候?” 李缘懵了。 而听到这话,嬴政叹了口气,一种淡淡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韩国的是清平队的事,寡人让他们去韩国其他地方鼓动人心你还记得吧?”(第491章) “记得,当时那报告我也看过。” “是啊,鼓动人心,多么平常的事。”嬴政停顿了一下:“可以前,从未有人置身处地的去鼓动过平民造贵族的反。” 他看向李缘:“你是不是觉得那是造反的正常流程?” “可你要知道,在此之前,平民与贵族说得不好听点,纯粹就是两种生物,在贵族眼中,牛马都比底层的人精贵;君王不是想着国家多点人国力就会更强,也会和其他贵族一个思想。” “而你当时看到后没有任何反应。” 李缘沉默了。 他确实没觉得那有什么。 造反嘛,不本来就是要笼络大多数底层人,然后推翻旧秩序吗? 韩国的旧秩序就是以韩王为首的那帮贵族,造他们的反,这有什么意外的? 只是他的政治敏感性终究不足,他并没有意识到在这个时代来说,清平队的事有多么耸人听闻。 “如果这个世界未来有历史书,那么清平队的历史意义,会不亚于大泽乡起义。”嬴政说。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里的一丝忐忑。 因为那个时候的他发现,如果哪天有人、可能是李缘也可能是他人,重复了清平队之事,他几乎没有任何阻止的办法。 说到底,他也是贵族,且是世界上最大的贵族。 他只是多给了百姓一点利益,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压榨他们。 只要旧秩序还存在,只要上下级的压迫还在,只要底层那些小吏、士卒还是和他们一样的平民,那这种‘传播’几乎无法阻挡。 除非他对手下人很好,好到给他们的利益抵消了压榨他们所产生的不满。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君王能治理到这个程度、让百姓人人满意,那百姓是脑抽才会造反吗? 所以。 造反等于挡不住。 挡得住又不会引起造反。 无解之题…… 有时候他会很好奇,如果当初是李缘在韩国造反,是不是会比在英任的清平队做得更好? 如果自己是韩王,自己有没有可能压下这种起义? “月氏的事,是那个月氏反抗军吧?”李缘问道。 嬴政点了点头。 “可月氏反抗军的事不是在韩国之事前面吗?” 嬴政停顿了一下:“寡人说的不是他们起事,而是现在。” “月氏与中原不同,其各部落之间相对独立,贵族与平民的差距比中原更甚。” “之前月氏反抗军出现在明面上,被月氏王下令大军围剿,虽然有秦军军官指挥和装备支援,但这种消耗依旧太大了,所以寡人让他们融入了民间。” 而出乎意料的是,月氏反抗军的融入之路异常顺利。 那些已经被秦人买通的部落里自然不用多说,让他惊讶的是那些没怎么买通、至少没有形成绝对的对秦向往之心的部落,甚至是一些毫无秦人细作的普通部落。 当月氏反抗军的那些人以平民身份去到那些部落里后,他们会暗中隐藏起来,并且同时自发的想办法创造‘同伴’。 或许是因为理想,但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孤独吧…… 最为主要的是,哪怕是他们的生活有些悲惨,但那些人依旧记着他们是月氏反抗军的身份。 嬴政曾经暗中让玄衣卫办了一件事。 那就是让部落里的贵族们交好一些隐藏的反抗军成员,想着把对方也变成部落中的人上人,看能否让其叛变。 “六个案例中,只有一例成功了。” 嬴政说到这,语气唏嘘。 “可就那一例,那个人也在不久后被其他隐藏的反抗军成员给刺杀了。” 至于那五例失败的事,嬴政后来复盘了许久,他发现了一个更加无解的难题。 那五个人,其中有三个人都是有亲人死在战场或者贵族手里,另外两个直接就是奴隶出身,他们甚至连自己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在反抗军还有明面上的营地时,秦人不仅教导了他们一些军事知识,也有一些其他的知识。 比如亲情、伦理、道德。 虽然那些人的道德水平还无法与中原人相比,但他们至少知道了月氏那些事是不对劲的。 面对那些贵族的招揽,五个人都选择了拒绝。 有人是因为亲人死在贵族手里,在秦人那学到了‘杀亲之仇’,不想与他眼中的仇人为伍。 有人是因为看到那些贵族依旧在和当初对待他一样对待其他人,又想起了秦人说的‘不能成为你曾经最讨厌的人’,觉得秦人文化先进自己没有不学之理,因此拒绝。 也有人是觉得跟着秦国混比跟着这帮月氏贵族混要好,于是出于利益拒绝。 总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秦人唤醒了他们的一丝道德,教给了他们一些道理,却在月氏的现实下成为他们拒绝贵族的底气。”嬴政自嘲了一句:“月氏的情况是比中原严重,可谁说中原就没有类似情况了呢?如果有人把这种方式用在中原,那是不是……”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到这,他看向了李缘。 “会做得更好?” 李缘没注意到他的目光,只是啧啧两声:“没想到那些月氏人还挺有骨气。” “他们大多都是月氏底层人,反抗军在明面期间,寡人不遗余力的支持他们,留下的自然也会是精英。” “所以,你让反抗军静默,也是在拿他们做实验?” “你还没回答寡人的问题。” 李缘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 “别的不敢说,但在如何对百姓好以及煽动仇恨的问题上,我确实挺有自信的。” “看吧,这又是一个无解难题。” 嬴政闭上眼,长舒一口气:“什么叫对百姓好?依寡人看来,无非就是多给他们一些赏赐,多让他们获得一些报酬;但在月氏那试探出的结果却告诉寡人,一旦开了这种反抗的民智,到最后百姓估计就不会再接受被人压榨了,他们会追求你眼中的平等。” “我眼中的?” “你的眼神、思想、做事风格,都在告诉寡人你和这个时代的区别。”嬴政说:“你刚来时那么崇拜寡人,却依旧会说除去历史身份寡人在你眼中没什么特别,那对其他人,你也是这样吧?在你眼中,人与人的地位没有高下之分吧?” “当然,人人平等。” “这也是后世教育教给你的?” “嗯。” “所以真的会变成那样吗?” 李缘想到了后世每个人都知道的‘人人平等’‘阶级差距’等等思想,不由得点了点头。 嬴政不说话了。 李缘也没说什么,只是拿出了两罐凉茶。 “降火吗?”嬴政用严肃的表情说了一句玩笑话。 “也可以润喉。” 李缘给他拉开了拉环:“所以,你用那两次实验证明教百姓造反和开民智的威力,这次在西南夷的实验,就是想看下以这种方式能不能成事?” “对,中原与西南夷、月氏在此事上的区别,只是规模大小不同、或者说是领导者的能力区别而已,但理论是相通的;在西南夷能造反成功,在中原也可以。” 嬴政抬头看着天,有些惆怅。 他发现如果深究这个问题,那会发现这根本就不是公不公平的问题,而是阶级问题。 哪怕所有贵族都和他一样,不过多压榨百姓、多给出些利益。 可只要贵族还住着高门大宅、百姓还住着破旧木屋,那么这个问题就永远存在。 它只能缓解和隐藏,但无法根除。 “所以,你对寡人隐藏的一些事情,是不是可以概括为你造反的能力?” “我们称呼祂为屠龙术。” 屠龙术…… 想到龙的地位、后世王朝帝王们将龙自比的行为,嬴政笑了。 “好气魄!” “清朝就是这么亡的?” “额,你太高估清朝了……” 后世对清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分析,每一个都听上去都挺有道理。 但李缘认为,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清朝统治者自己犯蠢。 不说别的,清朝其实本来有可以续命的机会,如果当初他们全力支持变法、然后学习英国搞君主立宪,说不定历史会全然不同。 只可惜啊,历史没有如果,老妖婆对生日的看重超过了国事。 后来,孙总理带着人推翻了它,走了另一条路。 可惜,这条路也走不通。 等他死后,那个一开始由理想主义者组成的朝廷,在光头的带领下也渐渐变成了他们前朝的模样。 在这几十年间,华夏的仁人志士们为了救国,几乎试过了当时出现的所有道路。 而现实证明只有一条路是走得通的。 “那个比寡人还强的人?”嬴政问道。 李缘点了点头:“我不知道五百年后的人会怎么评价,但如果是让我来说,光芒之盛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那段时期的华夏,怎么说呢。 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后列强肆虐。 再后来无良儿子想要反目引发亡国危机。 论华夏族存亡危机之大,这个时期是有据可考的所有历史第一——五胡乱华时期华夏族正统政权东晋还没亡,哪怕是元朝其实也是统治者在对华夏文化做出妥协后才执行的统治。 只有那个时期,华夏族不仅从国家层面、也在文化层面面临了威胁。 “更主要的是,从清朝灭亡后到我们建国之前,其实百姓生活只是换汤不换药,依旧有人站在我们头上。” “百姓成为人,其实是从之后才开始的。” 李缘只说了这些笼统意义上的话,并没有说太多。 嬴政也没问那么多,或许是知道问了李缘也不会说,但他已经能感觉到那三千年危局的紧迫情况。 而相对的,将华夏从那个局面里带出来的…… “寡人倒是有点佩服了。” “是吧?我其实来大秦前早就觉得,你们虽然立场不同,但你对他一定是……” “所以你想怎么办?” 嬴政打断了他的话。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缘愣了一下:“什么怎么办?” “除了具体手段和屠龙术的思想以外,寡人已经知道或者说猜到了其他的所有,你打算如何?” 李缘眨了眨眼,想了一会才明白。 “不是,政哥,你好像搞错了一件事。” “你知道了这些,并不代表我就不支持你了呀,也不代表现在大秦就要走上那条路。” 嬴政沉默了一下。 “可终究会走上的不是吗?至少你想……” 或许,寡人以后也会想。 当然,后一句他是在心里说的。 他现在都还记得李缘刚来时跟他说要帮他打造一个万世大秦的话,可不仅是当时的李缘,现在的他也明白,如果是按照之前那些王朝的路,别说万世,能撑过三百年都是他嬴家积德…… 他是秦王,他自然不希望秦国也如此短命——在他眼里,三百年就是短命。 然而现在,这个选择让他很难受。 因为他不仅猜到了那些,也猜到了一旦走上那条路,秦王室乃至秦王的权力都可能…… “那也不是现在啊。” 李缘说:“要知道,万事的发展都是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的,一些基础没达到就超前发展,那可能会死得更快。”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在李缘自己。 他现在暂时没那个兴趣,也没那个自信学成功。 “现在的秦国在你的带领下已经发展到现在这样了,你以后别说去见你嬴家的祖宗,你就算见到了其他先贤也足以自傲,除了女娲、有巢氏和三皇五帝这些人,你可以不用给任何人面子了。” “我对当秦王没兴趣,对违反客观规律去推进的事也没兴趣,即便我可能有这个能力。” “秦国的未来,还没到要我替你们做决定的程度。” 听着这番话,嬴政琢磨了许久。 不仅是琢磨秦国的未来,也是在琢磨自己和李缘的未来。 李缘当初一直努力推进秦国的‘科技自主’,到今天已经大致见得到成果;就算李缘回去后世再也不来了,秦国也就会失去一些精品之物,但那些基础技术依旧可以缓慢发展。 他不知道李缘当初是否有这方面的想法,毕竟这人思想最深处的事他依旧不知道。 只是作为秦王,他需要考虑这方面。 哪怕以李缘的性格他的考虑很可能是白费功夫…… “所以,寡人可不可以理解为,你这是在看大秦的表现?” 嬴政组织着语言:“如果寡人……”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