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卿!还愣着干什么?!” 赵偃的吼声让郭开顿时一激灵:“大王,三思啊!” 罢官没什么,君王把臣子给罢官了很正常。 辞官也没什么,这个时代臣子跳槽甚至主动辞官很是普遍。 但这人数太多了啊! 而且他们也不是真的辞官,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软性反对大王你支持武安君啊! 如果全部同意他们辞官或者把告病的官员都给罢官了,那赵国朝廷都要出大问题。 你还因此就把他们打为“罪官”,这就更有点冒昧了。 不仅如此,还要抄家? 郭开都不用想,真这么干了,会引起其他官员心里不安的同时,绝对会引得一些暴脾气的官员直接带着家产、护卫跑路。 说不定直接造反都有可能。 这一次,郭开是真的全心全意为了赵国着想而苦劝赵偃。 赵国必须得亡在自己手上,可不能被赵偃发疯给作没了啊! 一刻钟后。 两人平静了下来。 赵偃脸上还有些潮红。 郭开却感觉嗓子有点痛。 不过幸好,赵偃被劝回来了。 “既如此,那就直接接受他们的辞呈,让他们回家待着!告病的人也随他们!”赵偃深吸一口气:“等李牧打败了魏国,再让他带着大军去赵国各地走一圈!” 去走一圈? 干什么? 郭开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算了,到时再说…… …… 赵国太原郡。 涅城县。 一处村子里。 一个年轻人背着一个行囊从村外走来。 路上跟同村几个长辈打了个招呼后,他一走进家门,脸上原本保持着的笑容就收了起来。 家中院子里。 一个中年文士正眉头紧锁的看着手中的一些木浆,一边还有好几个木桶或者长方形的木质水池,里面有一些树皮被泡在水中,一旁还有一些石头。 “爹,我回来了。” 青年放下包裹,从中拿出了两叠纸。 但其中只有大概十几张是白纸,其余的纸都有些泛黄——其实就是后世纸和大秦造的区别。 中年文士接过纸张,看了他一眼:“情况如何?” “不太好。” 青年将当做背包的布袋收进了屋内,又走了出来:“现在县衙还有县令和十几个官员、数十个小吏在那,其余的包括县丞要么告病在家、要么辞官了,大约有四成吧。” 中年文士轻蔑一笑。 什么告病,不就是想着以这种方式逼迫大王吗? 之前大王杀了几个官员,他们怕死,就想着这么抵抗了。 一帮蛀虫! 而这还是县里的,恐怕郡一级里的官吏中,这个人数超过半数吧? 剩下那些还在的,其中又有多少人是真的支持大王和武安君的呢? “县城的那些郡兵和衙役呢?” “走了大约三成的人,都是被那支从邯郸来的士卒筛选过后扔出去的,他们和那些官员有联系,其余的都被编排了任务,似乎要直接征兵和征粮了。” 这种越过地方府衙,直接以军队手段接管各地的情况,放眼整个历史都是头一遭。 若是在以前,他们肯定会以为就算有这么干的,也一定会是那个年年就知道打人的秦国。 却没想到,是如今正处于内乱边缘的赵国…… 文士皱了皱眉,短时间来看,这确实能让赵王越过那些官员直接调动全赵国的力量。 可那些终究是军队,不是官员。 战时可以,战后呢? “你也去吧。”文士说:“桌案上有封信,你拿着去找县令,为父前些时日就告诉过这位老友该怎么做,你去搭把手。” 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会有一些聪明人、好运者能把握机会,乘风而起。 而他们父子,属于前者。 在这个时机他们站出来,帮助赵王稳定局势、为赵国打赢四国联军做出贡献,那战后的封赏肯定少不了。 权贵? 以后他们说不定也是其中一员,只要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只是这个机会,是需要在赵王能赢下国内那七成的反对权贵们的前提下。 如果最终赵王低头了,那他们这些人…… 文士摇了摇头:“去搏一回吧,大不了我们去秦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原本那个蛮秦,如今已经变为六国许多聪明人眼中的‘圣地’。 赵王这次的事做得太激烈了。 相比之下,秦王所掌控的秦国,如今还不见一丝乱象。 文士叹了口气。 他知道秦国最好,但如有可能,他真不想去秦国。 这是他身为赵国人的纠结。 与此同时。 县城里。 一座宅院中。 告病在家的县丞听着下人汇报的城中情况,脸色难看无比。 听到自己离开后,县令居然带着其他人把县衙工作都揽下来了,他有些生气。 你说你卷什么? 而听到县里的百姓对此只是惊讶,紧接着就照常生活,甚至还在那些邯郸来的士卒指挥下进行着征兵活动,他很生气。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前怎么没见这帮平民觉悟这么高? 当听到有十几个貌似有学问的平民走进县衙自荐时,他彻底愤怒了! 什么玩意! 堂堂县衙,怎么能让那些毫无身份的平民进入?这不是打赵国朝廷的脸吗? “老爷,门外有客来访,都是县衙里……”管家从外走了进来,迟疑了一下:“您的同僚。” 县丞陷入了一种思考。 而这种思考,恰恰就是郭开曾经预想、并且希望发生的——臣子抱团反抗君王。 若按照正常情况,君王和臣子是很难彻底对立的。 对臣子来说,你在这个国家待不下去了,只要你有相应才能,你大可以去投奔其他国家。 对君王来说,天下臣子何其多也,他们之间又都是沾亲带故的,你真要逼迫走了一家的人,和他有渊源的那些人还留在你朝廷里,万一哪天你自己不信任他们了,那多别扭。 君臣彻底对立,哪怕在赵国许多官员消极办公之后也很难发生。 但在赵偃派兵对赵国实行军管后,这就有可能了。 我都直接军管了,你们爱干不干,以后你们的位置我要么给军队里出来的,要么给别人。 当赵偃使出这一招时,郭开顿时就意识到事情的发展了。 这会给那些反对的官员一股涉及他们官位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抱团对抗赵偃和李牧,而不是一盘散沙。 否则在掌控军队的赵偃和李牧面前,他们毫无胜算。 现在,县丞就有种冲动了——团结起县里其他人,甚至联络郡里的一些上官,暗地里给这些自以为是的贱民找麻烦,进而找赵偃的麻烦。 粮食不能动,不然赵军要是真没打过四国联军就搞笑了。 但征兵一事,大可以商量一下。 李牧不是武安君吗? 他不是很牛吗? 那你就带着那么点人去跟四国打吧,你应该能打赢吧? 至于怎么搞事……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