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战国时代虽然还没这句话,但这个道理,许多聪明人都意识到了。 也包括李牧。 于是当听到魏军援军到来时,李牧有些疑惑。 魏国的情报,赵国有,他自然也知道,魏熙之前带来的部队和边境线上已有的部队,这加上野战、守城、郡兵总计大约十二万人,就是魏国在不爆发潜力之下能投入到赵国边境附近的所有军力——这还是包括那几万能让他用于进攻的部队。 而这场战争,虽然起因很儿戏、就是赵魏两王因为赵国前王后的去向而有的一场骂架,最后又因为一场屠村的凶案而爆发。 可说到底只有一个原因:颜面之争。 从这个起因来看,双方之间的战争应该是以几座城池的归属、一段边境的重新划定而结束的。 但现在,魏国居然又动员出了这两万援军? 别看这援军只有两万,可要知道,这个时代除了首都城以外,其他地方的城池大多都是按照守城的标准来配置部队的。 又从大梁调兵两万,他魏王还要不要大梁城了?就不怕我直接绕后偷袭? 难道真要爆发两国全面战争? 李牧开始试图理解魏王的想法,甚至把自己放到魏王的位置上来思考这场战争。 魏国有个公子和魏熙一起出征,这也证明了魏王一开始确实没想着动员全国的,不然哪会把自己儿子送到最危险的第一批部队里来? 那现在这情况…… 如果是全国开战,那魏国绝对不止再动员出两万人,兴许二十万都有可能,那后续肯定还有援军;问题是,眼下会是吗? 李牧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按照他的布置和计划,明天就是收尾的歼灭战了,自己将会带着斩首几万人和夺下三座城的战功结束这场战争。 但如果是全面开战,他觉得不值。 于是趁着还有一个晚上的时间,他连夜派人将战况送往邯郸城。 深夜的赵王宫。 看着前方的战报,赵王独自一人站在一幅巨大的舆图前,默默思考着。 他或许能力比不上嬴政,也有些恋爱脑,但他既然能牢牢掌控赵国大权,自然也具备一个合格之王的眼界。 赵国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在和秦国一起打掉匈奴后,赵国得到了许多草原之地和大量牛羊等战利品,但要将这些转化为国力,需要时间。 而且秦国给他打了个样,只有将利益下沉给底层人才能让国家迸发活力——他不知道为什么秦王会想出这种方法,但他不能落后,哪怕知道赵国没秦国的条件,至少得稍微试一下,大不了一旦势头不对就不干了嘛! 于是当魏王和他骂架的时候,他哪怕知道这样的意气用事有些轻浮,他也跟魏王骂上了。 赵国和他都需要一场战争。 他需要一场战争来表示威严,赵国需要一场战争将更多的利益下沉给那些士兵;之前对匈奴的战争,让北方三郡的百姓获得了一些利益,这次轮到了南边的郡了。 可他真没想过全面和魏国开战,真的! 三晋互相打了这么多年,爆发战争了也就是几座城池的变动,但大体上三国还是关系挺好的。 但魏王这次吃错药了? 不就是点面子吗?你说你玩什么命呢? 他没这么蠢吧…… 赵偃将李牧的信放到一旁,自己思考起来。 李牧写信来的意思他懂,就是要自己做个决定:如果魏国后续没有援兵再来还好,如果还有,那就证明魏国真想打全面战争,那赵国跟还是不跟? 至于李牧的态度,赵王不用问都知道他肯定会劝自己不打,赢个面子算了。 “大王!相国求见!” 赵偃眉头一皱,前线战况自己才刚收到,传信兵也是深夜进的宫,郭开这个时候进宫,不会是李牧同时给他也写信了吧? “宣!” “唯!” 大殿门口。 郭开带着一封信走了进来,一靠近就将信递上行礼道:“大王,这是武安君给臣的信,其在信中明言,赵魏不适合全面开战,让我劝谏大王,但臣觉得武安君这是多心了,大王肯定知道这点。” 赵偃挑了挑眉,接过信,只是随意扫了几眼后就还给了郭开。 “相国这么实诚?” 郭开一副惊讶的样子:“臣何时在大王面前不实诚过?” 仔细一想,倒也是哦…… 这小子连李牧写的信都敢直接拿给自己看,这从政治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方法,但从交情上……够朋友! “爱卿啊,寡人也知道这点。”赵偃有些犹豫:“你说寡人该信那魏王吗?” 赵偃所指的是魏王和他一样不想打,如今的援军只不过是冒着风险凑出来救场的,目的嘛,就有些小气了,那就是魏王连一座城都不想给,只让赵国拿个战场上的面子。 “大王,一个时辰前,臣有个门客从齐国归来,他说齐国向楚、燕、韩三国同时派出使者,似乎想要劝说他们一起帮助魏国。”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偃:“!!!” 没等他从惊惧中回过神,郭开就赶忙道:“大王勿忧!” “此举并无太大威胁!” “昨日,臣有个门客从魏国归来,他告诉我魏国各城并没有要大规模征兵的动作;以时间来算,魏王应该早在前日就见到了齐国使者,并应该同日对各城下达命令;若真想全面开战,此时前线绝不应该只有两万援军!” 赵王松了一口气:“所以,魏王这是在强撑?目的是为了威胁寡人?他真就一座城都不想给?” 郭开想了想:“臣以为是如此。” 这让两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赵偃是没见过这么小气的魏王,一场战争割让几座城不就行了?你非要一城不给? “大王,武安君那……”郭开犹豫了一下:“恐怕大王今晚就得给他个回复,不然臣以为以武安君的能力,那几万魏军应该挡不住他夺城。” 赵偃更加烦躁了…… …… 清晨。 咸阳城迎来第一缕阳光时,也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国师府院子里,院中银装素裹,几个穿得厚厚的婢女正戴着后世的毛绒手套拿着扫把清扫着小路。 那些衣服和手套等物件都是李缘从后世给她们带来的,毕竟不能亏待了自己人。 但此刻,被红喻叫起来看雪景的李缘却有些愣神。 大秦历经了半年的改革,能否让大秦的百姓过一个不一样的冬天? 蜂窝煤有了,手提式火炉也有了,从物资和科技上来说,应该是可以的…… 但他也知道,一个庞大的国家想要让百姓彻底解决寒冷问题,恐怕没这么容易。 于是今天,他破天荒的在早朝还没结束的时候来到了王宫。 看到他,所有朝臣都有些意外。 稀客啊,国师居然来上朝了…… 李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旁的宦者令给他送来了一份早朝文件记录,上面记下了今天都商讨了一些什么内容,结果如何;只是可惜,他只能看懂十几个字。 早朝结束后,嬴政留下了李斯和财部部长隗林等人,并且叫来了另一个人。 “传吕平。” 吕平?吕不韦的儿子? 李缘惊讶的看向了李斯,后者面无表情。 等吕平来了后,嬴政让宫人给他搬来了一个座位。 嬴政首先看向李缘:“何事?” 他可是知道这消息,没特殊的事他压根不想上朝堂。 后世人好像对这古代朝堂没什么兴趣,直接让张苍给哪个衙门传个话都算好了,大部分时候直接这货直接跟自己说两句就回去了。 李缘想了想:“大王,过冬的准备怎么样?” 过冬的准备…… 众人看了一眼殿外的雪景,纷纷理解了他的意思。 嬴政看了李斯一眼,后者赶忙起身:“国师,各郡都已经储备了大量蜂窝煤火炉,并且由文信侯的商行以成本价的八成售卖,大王还在今年解禁了律法中关于砍柴的相关律令,想必今年大秦绝不会冻死任何一个人!” “八成?亏本卖?”李缘看了吕平一眼,他笑着点了点头。 “正是。”李斯说:“大秦很快就不缺钱了,这个冬天,不应该再冻死人。” 李缘还想问什么,却看到嬴政给他使了个眼色,随即闭嘴。 “那我没事了,你们接着聊。” 说完,李缘起身就走,一点都不想在这多待。 这大殿太过空旷,哪怕旁边就有火炉也会有点冷,加上在场的人里他估计是最笨的一个,嬴政他们商讨的又是政事…… 让他一个听政治课都想睡觉的人听这个? 算了吧。 李斯、隗林等人一脸无语,但看着嬴政都没说话也选择了沉默。 至于嬴政,他是习惯了这人躺平…… “去偏殿等寡人。” …… 接近一个时辰后。 偏殿里。 李缘躺在火炉边的一块毛毯上,身上还盖着一块毯子,睡得可香了。 嬴政看到这一幕,没打扰他,而是让宫人将文件放在一旁的桌案上,让锦陇等人也放轻脚步声。 他是觉得李缘躺平,但也很在乎他。 光说他能在看到这第一场雪后就顶着困意来王宫问自己百姓过冬的准备是否充足,仅这一点,就足以让嬴政感到欣慰——他知道不睡懒觉对躺平的李缘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十几分钟后。 李缘翻了个身,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随即被不远处的人影吓醒了。 嬴政看了他一眼,接着批阅政事。 “政哥,你咋不叫醒我?” “有何用?你还能帮寡人批阅不成?” “……” 李缘揉了揉毯子,抱在怀里。 等静坐清醒了一会后,这才看向嬴政:“大秦不缺钱了是怎么回事?” “赵魏在打仗。”嬴政平静道:“你曾说过的货币霸权。” 李缘顿时恍然大悟! “你懂了?”这下轮到嬴政惊讶了。 “懂了。”李缘沉默了一下:“我们后世,那个山姆国的货币发展之路,和这大同小异。”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二战,后世的山姆大叔想让自己的钱成为世界货币,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此时此刻,对秦国而言,借着魏赵战争,在无形中树立秦国货币的信用,无疑是一个机会。 “政哥,那赵魏战争不是他们自己干起来的吗?你这么快就利用上了?” “这有何难?寡人早就让吕不韦和李斯做好了相关准备,随时都可以流通大量货币,只是在等一个机会而已。这一次,正好。” 嬴政轻笑了一下:“再说了,你忘了郭开不成?” 也是哦,有郭开在,秦国也算赵魏之战半个棋手了。 嬴政给他说了下最新收到的战报,并且做出了他的预测:“这场战争,估计会是以焦灼的态势持续,最后草草收尾,除了能让秦国货币在六国流通的进程增长以外,赵魏两国都不会达到预期。” 李牧能率兵打赢,很正常。 双方不想打全面战争,也很正常。 但魏国增兵…… “魏王怎么突然这么……硬气了?”李缘问了句,迎来了嬴政一丝坏笑:“寡人让韩王给他写了封信。” “什么?” “关于赵国的战略目的。” 在嬴政眼中,赵王和魏王的心思几乎等同于透明,他很容易就能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就不能让双方如愿了。 如果魏王以为,赵王是暂时无力往草原扩张、于是决定从魏国身上割肉呢? 如果让赵王以为,魏王极有可能在齐国的支持下真的和赵国展开全面战争呢? 那这次的战争,除非他们双方真的想全面开打,否则就是一场徒耗钱粮的烂战。 整个过程中,韩王给魏王的信只是一方面,主要是齐国的下场。 “不对啊政哥!”李缘挠了挠头:“郭开让赵偃以为是齐国他就信了?赵偃真蠢成这样?我个政治新手都觉得不对,他就没觉着?” “我知道他昏庸,但昏庸成我这样是不是……”李缘忽然闭嘴了,眼神还呆了一下。 嬴政也略显古怪的看了他一眼。 “你也知道你若当了王是个昏庸的王啊?” “我现在说的是赵偃。” 嬴政停顿了一下:“你曾说过一个词,上帝视角?”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