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束袭击匈奴王庭,并且成功之后,张良与几人简单相聚之后,便与几人告别了。 而同一时间,蒙恬的捷报也是快马加鞭的送往了咸阳。 咸阳宫外,一骑快马踏破晨雾,马蹄声急促如鼓点。马背上的驿卒面色潮红,手中高举的竹筒上系着象征捷报的红色绸带。 "报——" 宫门前的侍卫看清来人装束,立即让开道路。驿卒翻身下马,顾不得擦拭额头的汗水,快步奔向章台宫。 朝堂之上,秦王嬴政正与群臣商议修筑直道之事。李斯手持竹简,正在陈述工程预算,忽然被殿外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启禀大王,边关急报!" 嬴政眉头微皱,抬手示意李斯退下。他认得这个声音,是专门负责传递军情的驿丞。 "宣。" 驿丞快步走入殿中,双膝跪地,双手高举竹筒: "蒙恬将军大破匈奴王庭,斩首三万,俘获牛羊马匹无数!" 殿中一片哗然。 嬴政猛地从王座上站起,玄色龙袍的袖摆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度。他快步走下台阶,接过竹筒,手指微微发抖。 竹筒中是一卷帛书,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战报。嬴政的目光在字里行间快速扫过,忽然仰天大笑:"好!好!好!" 三声"好"字,震得殿中梁柱似乎都在颤动。 "蒙恬不负寡人所托,果然妙绝!"嬴政激动的说道。 嬴政大手一挥:"传寡人旨意,即刻召张良入宫!"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李斯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他上前一步:"大王,张良乃韩国遗民,恐有不臣之心......" "李卿多虑了。"嬴政打断道,"张良献策助我大秦大破匈奴,此等人才,岂能因出身而弃之不用?"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张良求见!" 嬴政眼中精光一闪:"宣!" 张良一袭青衫,从容步入殿中。他神色平静,仿佛早已料到今日之召。行至殿中,他躬身行礼:"草民张良,参见大王。" "张卿不必多礼。"嬴政难得露出笑容,"你献计助我大秦大破匈奴,寡人当重重赏你。" 张良直起身子,目光清澈:"大王,此战虽胜,但匈奴之患未除。" "哦?"嬴政挑眉,"张卿有何高见?" "匈奴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即便王庭被破,其部族分散草原,难以尽剿。若一味用兵,恐劳民伤财。" 嬴政若有所思:"依张卿之见,该当如何?" 张良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草民以为,当以胡制胡。可在边境设立互市,以丝绸、铁器换取匈奴马匹。同时选拔匈奴贵族子弟入咸阳学习,使其仰慕我大秦文化。假以时日,匈奴必为我大秦所用。" 殿中一片寂静。 李斯冷笑一声:"张先生此言差矣。匈奴蛮夷,岂能教化?当乘胜追击,一举剿灭才是上策。" 张良不卑不亢:"李相国,匈奴之地广袤无垠,若一味用兵,恐重蹈赵国李牧之覆辙。当年李牧虽屡破匈奴,却始终未能根除边患,反致国力损耗。" 嬴政沉吟片刻,看向扶苏:"扶苏,你以为如何?" 扶苏上前一步:"儿臣以为张良所言极是。匈奴之患,非一日可除。当以怀柔之策,徐徐图之。" 嬴政目光在殿中扫视一圈,最后落在张良身上:"张卿之言,甚合寡人之意。传旨,封张良为客卿,参议国事。" 就在这时,殿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章邯将军急报!" 嬴政眉头一挑:"宣!" 一名风尘仆仆的将领快步走入殿中,单膝跪地:"启禀大王,章邯将军追击匈奴残部,已至漠北。但军中粮草告急,请大王定夺!" 张良眼中精光一闪,上前一步:"大王,此乃天赐良机!" "哦?"嬴政看向张良。 "可命章邯将军就地驻扎,与匈奴残部议和。许以互市之利,使其归顺。同时派遣使者,携带粮草前往。如此,既可解章邯将军之困,又可示我大秦怀柔之意。" 李斯冷笑:"张先生此言,莫非要我大秦向蛮夷低头?" 张良转身看向李斯,目光如炬:"李相国,治国之道,当以利导之。匈奴虽败,其力犹存。若一味用强,恐生变故。不如以利诱之,使其为我所用。" 嬴政忽然大笑:"好一个以利导之!张卿之言,正合寡人之意。传旨,命章邯就地驻扎,派遣使者携带粮草前往。同时,在边境设立互市,选拔匈奴贵族子弟入咸阳学习。" 扶苏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躬身道:"父王英明!" 李斯脸色阴沉,却不敢再言。 就在这时,赵高忽然开口:"大王,张先生之计虽妙,但匈奴反复无常,恐难驯服。不如在边境修筑长城,以绝后患。" 张良摇头:"赵大人,长城固然可御敌于外,却也阻断了交流。不若以利导之,使其归心。" 嬴政沉吟片刻,忽然问道:"张卿,若依你之计,需多少时日可见成效?"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良拱手:"三年可见小成,十年可定大局。" "好!"嬴政拍案而起,"寡人就给你十年时间!"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大王会对一个韩国遗民如此器重。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赵高则若有所思地看着张良。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报——匈奴使者求见!" 嬴政眼中精光一闪:"宣!" 一名身着皮袍的匈奴使者大步走入殿中,身后跟着两名随从。使者神色倨傲,目光在殿中扫视一圈,最后落在嬴政身上。 "大单于命我前来,问大秦为何无故犯我疆土?" 殿中一片哗然。 张良上前一步,用流利的匈奴语说道:"贵使此言差矣。匈奴屡犯我边境,掳掠百姓,我大秦不得已而用兵。如今大单于既派使者前来,想必是有意修好?" 使者一愣,没想到张良会说匈奴语。他冷哼一声:"若要修好,需以大秦公主和亲,岁贡千金!" 张良转身看向嬴政,用秦语说道:"大王,匈奴使者提出和亲之请。"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很快压下:"张卿以为如何?" 张良微微一笑:"可许以互市之利,但和亲之事,断不可行。" 嬴政点头:"就依张卿之言。" 张良转身对使者说道:"大秦愿与匈奴修好,可设立互市,互通有无。但和亲之事,恕难从命。" 使者脸色一变:"你!" 张良目光如电:"贵使若不愿修好,大可回去禀报大单于。只是不知,大单于可还有多少兵马可用?" 使者脸色铁青,半晌说不出话来。 嬴政见状,大手一挥:"来人,带使者下去休息。张卿,此事就交由你全权处理。" "诺。"张良躬身应道。 朝会散去,张良走出章台宫,扶苏快步追了上来。 "先生留步!" 张良转身,看到扶苏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了然。 "公子有何指教?" 扶苏压低声音:"先生之计,当真可行?" 张良微微一笑:"公子放心。匈奴之患,非一日可除。但若能以利导之,假以时日,必为我大秦所用。" 扶苏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先生大才!" 张良抬头望向远方,目光深邃:"公子,治国之道,当以长远计。匈奴之事,不过是开始......" 远处,李斯与赵高并肩而立,看着张良与扶苏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此人,不可留。"李斯低声道。 赵高轻笑:"李相国何必着急?大王对他器重,此时动手,恐有不妥。" 李斯冷哼一声:"那就让他再多活几日。" 夕阳西下,将咸阳宫的影子拉得很长。张良与扶苏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宫墙的阴影中,仿佛预示着大秦王朝即将迎来一场巨变......喜欢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