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他家的大郎都七八岁了,还没有四五岁的孩子高瘦的和猴子一样,这个苦的根本就没法说,我那个时候还偷偷给过大郎吃的呢。
要不是我们这些邻居帮助,他们一家子能够饿死。
可是帝婿做了郡守后完全就不一样了。他们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我们村他们应该最有钱了。”
秦始皇惊讶地说道:“哦?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老者说道:“贵人可能不知道吧,帝婿担任内史后,开始推进土地整合,每一个人都分到了土地。
而且因为阿花家属于军人家庭,为国争战了而且战死在疆场,那叫烈士遗属,所以她家就成了重点的帮扶对象。
不但分到了最好的田地,而且没意义每年还有烈士遗属救助金,一年300个半两钱呢。
而且他们家的孩子也被官府抚养,抚养到16岁成年,阿花家的日子一下子就轻松了。
她家种地都会有守备军来帮助他们耕种,每年除了能得到300个半两钱的救助金,因为是烈士遗孀的逢年过节的都会有军人过来慰问,送来一些生活用品,你说日子还能过不好吗?
现在人人都羡慕他家,他家的大郎现在19岁了,
18岁娶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小日子过得不错。
他家的二郎是一个遗腹子,今年正好9岁,因为是烈士子女,可以免费入官学,现在在县城上学呢。
那孩子也非常聪明,学习非常好,据说不但不花钱,每年还拿什么奖学金之类的,小小的年纪已经给家里挣钱了。
所以说呀,很多老秦人等到孩子长大,都想让自己的子女去参军去。
不但能够报效国家,还能够得到实质的好处,这个谁不乐意呀?”
秦始皇听了之后很惊讶,把内史甩给秦风后,秦始皇就没有问过,偶尔听说秦风管理内史管理的很好,没有想到管理的这么好。
秦始皇转移话题:“老丈,我看你这谷子长得特别的大。这产量一亩地怎么也得七八石产量了吧?”
在大秦,一亩60斤,亩产就四五百斤,这已经很夸张了。
一般来说先秦时期粮食的产量很低,三石的产量已经很让人吃惊了。
跟着秦始皇的那些事侍卫听了之后,心中都有一些暗暗吃惊。
他们很多都没有参加过农业活动,对庄稼长成什么样产多少没什么概念。
但秦始皇不一样。
秦始皇小的时候是在赵国长大的,那个时候赵国和秦国关系非常的不好,秦始皇的生活非常的拮据,和底层的老百姓在一处的也多。所以他对庄稼知识还是了解的。
他回到咸阳之后成为了太子,后来成为秦王,那时候吕不韦执掌朝政,他就是一个吉祥物。
秦始皇不处理朝政,闲暇的时候还闯荡江湖,游历秦川,所以对于农事生产也就参与的多,了解的也多,大致一看心中有一些大概的评估。
那位老者说道:“贵人,你这个估算有些保守了,我这地收获应该更多。
昨天的时候马技术员就过来给评估,这个一亩地有10石的产量。”
众人听到那位老者的话,很多人都懵了,10石的话,这一亩地就是600斤,这不要太夸张了吧。
秦始皇的眼睛一眯说道:“没有想到现在内府的谷子产量竟然这么高,这整个的内府今年秋收有多少粮食呀。”
那位老者连忙解释道:“贵人想多了,也不是这么算的。我们这一块地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我这是选定的试验田也就是示范田,是培育谷种的。
别看这些谷子是我们家种的,这收割了之后啊要全部上交的。
这些谷子是要作为种子下发到我们整个县里面去的,产量当然高了。
这有很多条件其他地方是不具备,第一个我们的土里本身就分我,再一个这一片都是平原地带容易浇灌打理。
还有我们施肥也非常的细致,又有技术员隔三差五在这里盯着。当然产量高了。
但是内史那么大,贫瘠的土地比这肥沃的土地要多得多。
具马技术员说,有的地方土地贫瘠的很厉害,一亩地的产量就是两石粮食。
那种土地全部都是沙石,要想改造好的话,恐怕没有10年的时间就做不到。”
秦始皇说道:“一亩地能产两石粮食,那也已经不少了。要按关外的算的话,这那都算是丰产了。”
那位老者傲气地说道:“那是当然,我们这是什么地方,老秦人居住的地方!
我们老秦人不但作战勇猛,种地照样是一流,当然比关外的那些人要厉害了。
不是我吹,我们这里随便一个小孩子,都比他们懂得怎样耕种种地,怎样侍弄庄稼。”
秦始皇听了心中非常的受用,他就是老秦人的代表,当然与有荣焉。
秦始皇以及他的侍卫身材高大,又是武者,干起活来可比这普通的老百姓要快得多,用了一个小时,他们就割了10地。
“把这些谷子脱粒,咱们现场称一称,看看这平均一亩地到底能产多少谷子。”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影飞驰而来,远看还是一个黑点,晃了两晃就到了秦始皇的不远处。喜欢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