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节(1 / 1)

对于一干开国文臣武将,对于那些放弃兵权的勋贵,不也举起了屠刀? 可现在没有分封了,藩王都留在金陵,日后也都留在北平。 朱棣苦涩不已:“若如此好拒绝,皇上也不会找上咱了。今日瞻基说,他想去当美洲巡抚,呵呵,你听听,他这么小竟然想当一方之主了。” “你知不知美洲在何处,有多远,海路多危险?” 燕王妃盈盈一笑,指了指舆图上美洲的位置:“再危险,郑和不也带人回来了。何况如今蒸汽机船更胜以往,警惕点,总不会出太大的事。瞻基是个要强的孩子,他听多了开疆拓土的事迹,向往外面的天地很正常。眼下就看他的爷爷要不要帮他一把……” 朱瞻基一心朝着美洲,自己这个当爷爷的,恐怕没个安稳的晚年。指望朱高炽这个胖儿子帮孙子是不太可能了,他腿脚不好…… 武英殿。 朱允炆抬起头,将手中的放大镜搁在大明的山河舆图上:“说吧。” 朱允炆接过来看了几眼,丢在一旁:“这个周政,发展商业还有一些头脑,知道贯通南北东西,居中以求繁荣。可在军略上差太多了,他还不明白土司为何保留至今,不是因为朝廷宽容,而是因为朝廷缺乏足够的力量深入山林,驻守险峻之地!” 朱文奎点头。 不能在国情出现巨大改变之后依旧延续老旧的、不合适的、对朝廷构成威胁的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完全可以在地方都司无法处理土司问题之后,从北面调兵南下而没有后顾之忧。 “如今武强,兵势威猛,将士征战热血未退,尚有血勇之气可威慑解决土司。若安稳个十年、二十年,朝廷没有大战,武弱将成为不可忽视之事,文教兴盛会让文臣力量过于强大,到那时候,文臣推崇以和为贵,对外以和,朝廷想动用武力会有诸多阻力。” 川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显眼。 因盐是朝廷专卖,受朝廷管控,哪里的盐运到哪里卖是有区域划分的,两淮的盐不能运到广东去,两浙的盐不能运到北平去卖,同样川盐的范围,也只局限于四川、云南等地,区域有限。 朱允炆想了想,对朱文奎说:“让两浙盐场、两淮盐场官吏商议此事,若他们愿意川盐出川,那就给四川布政使司回应,若不愿,那就让川盐北输草原。” 大明各行省的盐销路已确定,各地估计不愿让川盐卷入进来。但草原之上还有瓦剌人,还有一批鞑靼妇孺老弱,他们也是需要吃盐的,川盐完全可以向北输送,四川至西安的路是有的,再向北一些出长城也没问题。 朱文奎禀告道:“还有一件事,朝廷正在商讨抑制土地兼并,重新清丈土地,并限制大户田产数量,如今地方上人心惶惶,田亩交易开始变得频繁,有转移田亩之嫌,有官员上书,希望朝廷再次禁止土地交易两年,以确保将大户手中多出的那部分田亩完全收回朝廷。” 朱文奎找出文书,递了过去:“解阁认为禁田亩交易反而不利清丈,抑制土地兼并。杨阁认为可以放出禁田亩交易的风声,但并不发文书命令,借此机会让大户实现大量土地的分割与转移。后续地方重新造册田契,承认田契持有人对田亩无可争议的所有权,让大户再难无法收回这部分田亩。” 朱文奎见朱允炆批了文书,很是敬佩。 大明的国事很多,每日送至金陵的文书少则百,多则上千。 不过朱文奎现在轻松多了,东宫官杨溥、胡濙等人都回来了,有这些人分忧,朱文奎在办理政务上更得心应手。 张辅因为抗倭援朝的军功,正式晋升英国公。 平安因为多年训练有道,拱卫北方边疆有功,加之在忽兰忽失温时表现英勇,一跃成为镇北侯。 铁铉入内阁,杨溥升兵部左侍郎,宣青书升兵部右侍郎,杨烽火成了五军都督府大督官,徐钦调东宫,担任太子少保……余人,其他皆给赏赐。令人惊讶的是,大封赏之中并没有徐辉祖、朱棣两人的名字。 对于徐辉祖的封赏,朝廷有些不知如何安排。 朝廷还是给了徐辉祖封赏,在封赏的名单之中,有一个极陌生的名字: 这个调入东宫充任太子少保的陌生人不是别人,而是徐辉祖的长子。 什么金银财宝赏赐都不如跟着太子混有保障,毕竟徐钦今年才二十,太子今年才十五,只要徐钦一直陪着朱文奎,那将来朱文奎上位,徐钦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忠诚上不存在问题,不犯大错,魏国公府将枝繁叶茂下去。 朱高炽本来就是燕王世子,不需要啥赏赐,至于朱高煦,那家伙就没资格领赏赐,非要给,也是给鬼头刀或渔网之类的东西。 朝廷商议了几次,都没确定下来如何封赏朱棣。 朱允炆听着各种封赏方案,总不满意:“燕王叔为国征战,劳苦功高,只给这点赏赐不能表其功,也显得朝廷小气。不如这样吧,给燕王叔一个封国。” 解缙、杨士奇、铁铉大眼瞪小眼,以为是听错了。 皇上啊,你是不是忘记了一开始登基时燕王手握重兵,你日夜难安,为了削藩,动了多少心思? 现在朱棣在军队中的声望可不低,有着“大明战神”的称号,军中对其崇敬者无数。若给他封国,重新掌握军队,岂不是埋下祸根? 解缙也不支持给朱棣封国,不管这个封国是洪武朝只给节制兵马权不给民政权,还是汉朝什么权都给,皆不利大明。 难道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没道理啊。 杨士奇想了想,并没有急着反对,而是问道:“敢问皇上,想要将燕王封国安置在何处?” 南京也不可能给朱棣,这里是龙兴之地,藩王不能留在这里。 “啊?” 我去,皇上,你确定这是封国,不是发配流放? 解缙不安地说:“皇上,若将燕王封国于北美洲,臣无异议。只不过,是不是寒了燕王人心,那里毕竟太远,且蛮荒尚未城镇……” 皇上将朱棣弄到北美洲,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功高震主的问题不存在了,毕竟人都跑几万里之外去了,别说什么功高震主,就是地龙翻身也震不过来。 “皇上,这个赏赐燕王恐怕不会接。” 朱允炆笑道:“你非燕王,缘何知他不会接。再说了,北美洲和南美洲一样,都有着富饶的土地,丰富的矿藏,那里也适合高产庄稼,只要不愁吃穿用,在那里建一个真正的封国并不算什么难事吧?” 别说北美洲好,就单单问一句,谁能保证朱棣安全抵达那里? 退一万步,就是朱棣答应去北美洲,将那里建造成美丽国,那他还要不要回来?落叶归根啊,他难道不想埋在大明的土地之上? 杨士奇上前一步,赞同道:“皇上,将北美洲作为燕王封国,确实是一个绝佳的赏赐。朝廷将广袤的领土给了燕王,他想去便去,朝廷支持,若不去,朝廷也做了姿态,不至于寒了人心。”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纪晓岚:开局杀乾隆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神秘小小说宝盒 野欲!小娇妻被强权大佬亲哭了 再世倾城:医妃与权谋交锋 总裁的私人医生:偏执爱恋84天 回来的儿子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灵气复苏下的诸天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