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这来回跑一趟半年多了,还未必能活着回来…… 朱允炆也没理他们,为利益出头,倒在利益下面也很正常。 朱允炆先宣召陈天平与裴伯耆,然后宣召胡利平等人入殿。 朱允炆看过国书之后,指了指一旁的裴伯耆、陈天平,问胡利平:“你等可认识他们?” 朱允炆有些无语,演戏好歹认真一点啊,你胡利平只是一个小官,被胡季犛提拔起来的,据大明掌握的情报,你根本就没机会接近安南王宫,哪里认识陈天平去? 陈天平虽有些疑惑,原本是想借裴伯耆,然后狐假虎威,装装样子糊弄一番,谁想这些人竟认定自己的身份了,这倒省了不少事。 陈迪一力主持出使安南,眼下有了果子,也算是他的功劳。 当听闻安南打算撤兵道芹站后,朱允炆笑了,虽然历史提前了几年,但该有的把戏,似乎还是上演了。 解缙抬头看房梁,郁新低头看笏板,茹瑺已经在打瞌睡了。 朱允炆笑吟吟地看着陈迪,道:“陈阁说得好,既然胡氏父子已是悔悟,又诚心让出王位,那我大明身为宗主国,也不宜煎迫过甚。内阁拟旨,嘉奖安南胡氏父子,若其照办,当分封其土地,不追前罪……” 为了让陈天平更好完成使命,安心上路,朱允炆传达了一个旨意:“胡氏为表诚意,当以其子为质,交换陈天平,待陈天平为王之后,大明放其子回国。” 陈天平与裴伯耆出班感谢。 朝会结束之后,陈天平、裴伯耆就返回会同馆准备行礼,随后吕崇找到两人,说皇上设晚宴招待,陈天平自是欢喜,裴伯耆却沉默了。 省躬殿。 陈天平感觉自己备受重视,尤其是当朱允炆说起日后安南与大明关系时,陈天平俨然以为自己就是安南国王,侃侃而谈,承诺了一堆:“他日定会修好大明,年年朝贡,再无边患……” 裴伯耆没有说话,只低头吃东西。 裴伯耆微微抬头看向陈天平,心头有些疼痛。 但从国家大义而言,胡季犛父子祸乱安南,杀人无数,残暴该死,让陈天平借大明之手杀掉胡季犛父子,夺回王位是最好的结果。 阮元泰告诉自己,在他与陈天平独处的时候,陈天平曾无故对阮元泰又掐又打,还骂他为“狗奴”,这个称呼背后,隐藏着歇斯底里的恨意。 嗝! 朱允炆看向裴伯耆,没有理会,继续与陈天平说话。 裴伯耆感觉很是失态,连忙请罪,又开始打嗝。 宴会结束了,陈天平一个人回去了。 “裴伯耆乃是安南大臣,我们应该一起上路。” 礼部董伦板着脸,道:“裴伯耆冒犯皇上,被下狱了,你确定跟他一起?” “我认为时辰不早了,走吧。” 老裴,荣华富贵与你无缘啊,兄弟我先走了。 朱允炆看着裴伯耆,笑道:“朕见过许多脱身之计,像你这般用打嗝脱身的,可是第一次,怎么,你不想回安南?” 朱允炆哈哈大笑,起身走向裴伯耆,问:“你可知为何朝廷宴会上,从无有人连连打嗝的?” 朱允炆平静地说:“不是他们不会打嗝,而是因为不敢!惊吓是会治打嗝的,在皇家宴会上,谁如此失礼失态,自己都能将自己吓住,哪里来如你这般连连不止?朕最初以为是意外,可你连遮掩都不遮掩一下,真当朕不知你在打什么主意?” 朱允炆低头看着裴伯耆,问:“为何?” 朱允炆微微摇头:“这可不像你的风格,裴伯耆,你没有说实话啊。” 裴伯耆坚持道。 “我是安南的官……” 朱允炆一拍桌案,指了指门口方向 裴伯耆脸色一变,深深行礼,道:“臣去塘沽。” 钟粹宫。 宁妃没有推辞,虽然钟粹宫也有,但这东西谁嫌少…… 宁妃有些好奇。 宁妃伸手抚摸了下肚子,嘴角有些苦涩,不知道如何安慰皇后。 马恩慧找朱允炆说了几次,都被朱允炆挡了回去,还说是为了孩子好。 朱允炆站在武楼窗户后面,看着朱文奎坐在凳子上,双脚并拢放在椅子上,腿下面没有任何支撑,刘长阁拿起一块青砖放在了朱文奎的腿上,然后又加了一块,直加到四块,朱文奎就已经有些吃力。 朱允炆有些紧张,很想冲进去让刘长阁住手,但又止住了,身为大明的太子,未来的帝王,他必须有一定的武学基础,一是为身体,二是为国事,三是为国家。 别看宋代重文轻武,但人家在皇室的教育中,也重视文武兼备。比如宋太宗长子赵元佐,十三岁的时候骑马射猎,一箭命中,要知道涉猎不是射靶,没有几年功夫打底,怎么可能射中? 再说了,对于太子的官职设置,有三师、三少,三师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少自然不是某个人,而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没错,朱文奎还没被立为太子,刘长阁也不是太子太傅或少傅,但并不影响朱文奎接受教育。 吃点苦,锻炼锻炼身体也不算啥,老朱吃的苦还少吗?老四也没少吃苦,谁还没一点本事,就连朱允炆这种后天体弱的,现在也能开个二斗力的弓了…… 后湖中出现了一个孤岛,这是人工填湖造出来的,岛不大,方圆不过十丈,一个加速度冲刺就能掉到湖里去了。 陶增光自从进入二炮局,因进献《火箭书》有功,被二炮局赏赐,陶增光推辞了赏赐,要了一座小岛,朱允炆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