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着没用,还浪费粮食,杀了吧,估计一大堆人不愿意…… “各自挑几件喜欢的,留下一百件,其他的都封存好,朕打算卖掉。” “卖掉?” 宁妃不乐意了,护在珊瑚前,道:“这是商人的心意,也是辽王的心意,怎么能将别人的心意丢出宫去,这若被人知晓,岂不是会惹出笑话。” 朱允炆看向马恩慧,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轮到赏赐大臣的时候。 虽然朝廷尚未开海禁,但任谁都清楚,用不了一两年,大海就会彻底打开,到时候无数船只出海,多少东西弄不回来,等到东西多了,贬值了再出手,那岂不是亏大了。 朱允炆解释道。 朱允炆起身,走向那一枚宝石,拿起了塞到了马恩慧手中,道:“还不至如此,预留百余件,其他的处理之后,便足够了。” 马恩慧也有些不舍。 马恩慧将宝石收起,欢喜地回道:“《白蛇传》让京师沸腾,想要听闻的百姓更是无数,民间已有一些戏班子在模仿了,只可惜他们没有后续故事,总无法如意。那慕容景儿提出在中城置办一处宅院,专门作戏台,以收取入门钱来盈利。” 朱允炆惊讶地问道。 骆颜儿冷不丁地插了一句。 能请戏班子的,通常不是土财主,就是暴发户,或官宦之家,给的钱是“赏银”,可不是买的票钱。 “朕的意思是,既然是入门钱来盈利,不妨就把事情做完善一些,设计一款专用的门票,标上《白蛇传》第几场,谁为角,几号座,几日几时开场……待到开戏时,凭票对号入座,这样岂不是更为方便?” 马恩慧惊讶地看着朱允炆,这些奇妙的心思他是如何想到的?推行门票,可省了不少事,也显得有规矩许多,高雅许多。 “等地方布置好了,先借给户部用一用。” “户部?” 朱允炆抬头看着马恩慧,笑道:“这些宝贝要出手,总不能让朕亲自去卖吧?既然东西卖了钱,大部分是要进入户部的,那自然是交给户部来办……” 翌日,武英殿。 黄子澄有些担忧道;“臣与户部官员合议过,认为自山西移民是可行。然皇上所提五十万数量过大,若下旨奉办,便会有数十万山西家庭支离破碎,户部建议今年只移二十万。” 朱允炆没有说话,只是摊开了一张舆图,仔细审视着,低头说道:“张爱卿,你如何看?” 二十万么? “五十万,不可减!” 化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 朱允炆清楚决断容易,执行困难,也清楚这一道命令之下,关乎着无数的家庭与百姓。 可没有办法! 山西人口众多,看似生活安泰,可有大量百姓生存在温饱之下。而对于山东、河南、北直隶等地,人口数量依旧不足,无数田地荒芜,无人开垦。 电不平衡,西电东输。 没错,这件事将波及与伤害数十万家庭,可从整个王朝的高度来看,这是必须执行的大战略。 将树苗移出去,未来收获的便是两片树林、三片树林乃至无数树林。 局部服务全局,个人服务国家,这就是政治。 面对斩钉截铁的朱允炆,黄子澄一脸愁苦,道:“只怕会引起民变啊……” 若是这些人闹事,又该如何处置? 以军为后盾,强制移民! 徐辉祖认真说道。 徐辉祖呵了一 黄子澄愤怒地指着徐辉祖,刚想说话,却被朱允炆打断。 朱允炆下定了决心。 解缙见此,对朱允炆提醒道:“皇上,若行五十万移民之策,方方面面总需筹备,耗费也是巨大,是否可适当推迟?” 解缙看向郁新、黄子澄等人,他们也都清楚,再反驳也改不了朱允炆的决断,索性便承受了下来。 “改,如何改?” 开封府原武、阳武等地便是移民而来的人,他们移民多年,依旧衣不蔽体,这样的移民有什么作用可言? 现在齐泰、景清在开封府到处跑,就差拿着自己的脑袋担保一条鞭法是真的,并分了一大批农具与耕牛,这才让人活了过来,有了春耕。 朱允炆从桌案上拿起一份文书,严肃地说道:“百姓不愿意移民,说到底是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没有对未来的憧憬。那朝廷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们动力,给他们目标,给他们憧憬?” “朕打算换一个思路,告之山西百姓,凡移民出山西,至北平、开封等地落户者,除提供耕作农具、耕牛外,其田产三年免税,家人不服徭役,其子孙可免费进入当地府县修习课业,日后若参与科举,酌情优选,若有移民中举,优先选派官员。” 免税不服徭役这些都不算什么,但子孙免费入学的吸引力就太大了。要知道很多寒门子弟,是读不起书的。 读书需要的钱可不少,书费钱是少,还可手抄,可你练字总需要纸张吧,写文章也需要笔墨吧,再说了,请个先生不管饭吃,还不给钱吗? 这笔钱往往是几十两计的,寻常家里,哪里有人出得起? 贾雨村有甄士隐,可对于大明朝的寻常百姓,他们没有什么真的士隐、假的士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