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1 / 1)

“皇上以国为重,是万民之福,臣妾又岂是只顾私情的女子,唯愿皇上不为烦忧缠身,大明早日迎来盛世。” 朱允炆将贤妃搀扶起来,微微点头,说道:“盛世,会来的。不过,朕现在最关心的是,你们什么时候能活好面,我们一家人,吃一顿团圆的饺子。” 贤妃含笑应道,和马恩慧一起,将面和好,然后放在了只剩下残火的灶中。 朱允炆看着请罪的宁妃,切着菜说道:“今日,这里没有皇上、皇后、妃子,只有我们一家人。来,宁妃既然来晚了,自然需要多担负一些,擀面的任务,便交给你吧。” 朱允炆看着不会擀面,满头大汗的宁妃,无奈地让她包饺子去了,自己擀面。 再看马恩慧包的饺子,怎么看怎么像疙瘩。 包不上,就知道扯面,不知道少一点肉馅…… 其乐融融,喜气洋洋。 终要告别回首,继续前行。 自己庞大的计划与蓝图,会一点点变为现实吗? 朱允炆走出了沉思,举杯道:“惟愿千年以后,后人评说一句:汉唐,终不如大明。足矣!” 正月初二。 三人落座之后,朱允炆直入主题,道:“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太祖开国,国号大明。再过两日,便是大明开国三十二年,朕欲设国庆之节日,着为永例,与民共庆,三位爱卿,意下如何?” 徐辉祖有些出神。 只是…… 但不用细想,也知其中好处。 解缙肃然回道。 礼部尚书陈迪拍手称赞,道:“臣附议解阁臣之言,设国庆节,当遍施天下。今年虽是仓促一些,但在京师之地,还是来得及。趁改元新风,不若今日,皇上便拟诏颁告天下。” 朱允炆和煦地点了点头,抬手道:“坐下说吧,君臣之间,自当坦诚,有什么话,说便是。” 解缙微微皱眉,说道:“此事,不太妥吧?” 诚如解缙所言,效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肆宣传,如果在开国之初,由朱元璋来推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何宣传? 那民间如何议论朱元璋? 还有,一些功臣到底是死有余辜,还是冤假错案?朱元璋定性为叛臣,朱允炆刚接过朱元璋的权印,便说是功臣? 有些事,不能公开评说! 虽然徐达是善终,但如受蓝玉案牵连而死的冯胜、傅友德、王弼,因“僭用龙凤”而死的廖永忠等等,谁不是有功劳的? 作为武勋第一人的徐辉祖,有这种心意,是对的,但也是不切实际的。 只能沉冤坟墓,任由坟头的草木枯荣。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必然背负着这份沉重,苟且地卑微的,忍受别人鄙视的活着。 换言之,平反事小,宣传事大。 说不定二天就抄家伙,直奔京城而来。 毕竟此时的新军之策尚未广推全军,宁王、谷王、肃王、庆王等对卫队的控制不可小觑,在没有完成软削藩的战略目的之前,这件事无法施行。 朱允炆凝重地说道。 解缙眉眼中有些忧虑,十年时间,看似很长,但想要做成这件事,也不是容易的。 “皇上!” 就以颍国公傅友德而论,不仅被朱元璋逼着杀死了自己两个儿子,还当着朱元璋的面自杀,朱元璋这样还没饶过傅友德的家人,将其家中男女老少,发配辽东、云南等地。 如今朱允炆亲口发话,那“蓝玉案”等大案中死去的重臣武勋,虽然冤情尚未昭雪,但起码他们的家人可以回归正常生活,无需在蛮荒之地戍边受苦了。令国子监,编纂太祖生平,以太祖生为始,以大明开国为终,书我大明英豪,传明四野吧。” “臣领旨!” 徐辉祖感激不尽,如此一来,总不负先辈血洒疆场,英雄一世。 “国旗?” “皇上,军中战旗臣是知道的,何为国旗?” “那国徽,国歌呢?” 博学多识的解缙解大才子也懵了。 太草率了吧! 没有国旗,何以昭示四方,此乃大明领地,我乃大明子民! 没有国歌,何以共塑团结,聚万民一脉,振胸中豪迈,抒报国之志! 只要是大明子民,无论身在何地,只要看到国旗,看到国徽,听到国歌,便会由衷地产生共鸣与归属,大声地喊一声: “国旗、国徽、国歌,必须在今年推行出来。此事,交给礼部来办,没问题吧?”

最新小说: [FGO/APH] 此刻你我皆永恒 [家教] 全是性转的错 [综] 一岁一世界 [海贼同人] 间谍在伟大航路中成为五皇 我在垃圾桶里捡到一个千亿老公 我的体内封百鬼 快穿从魂穿六零开始 替罪羊:十日往生 莱奥的超凡笔记 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