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1 / 1)

铁铉眉头一抬,心中激动了一把。 “还请皇上示下。” 朱允炆问道:“你在都督府,想必也知道大裁兵一事吧。你认为,朕的命令可有不妥之处?” “哈哈,不用顾忌,详细说吧,朕不会怪罪。” 铁铉肃然回道:“皇上,裁兵十万,可节省大批物资与军饷,有利国本,且十万名额,看似虽众,但却并不会动摇京营实力,多是去除老弱与空额。” 朱允炆问道。 “哦,你认为藩王必反吗?” 铁铉沉默了。 要知道这些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家人,说他们必反,自己又没有证据,空口白话,如何让皇上信服? 尤其是当下藩王之首的燕王朱棣,他的野心虽然还不是昭然若揭,但也可窥见一二。 铁铉叹了一口气,严肃地回道:“皇上,塞王之中,野心勃勃者,不过燕王、宁王、代王等,其中又以燕王、宁王为甚,臣虽不敢断言,但据臣揣测,若再不行削藩之举,不出两年,燕王恐有动作。” 好厉害的铁铉! 铁铉虽在都督府做断事,但目光却并没有只盯着眼中的刑狱之事,而是环顾全国格局。 朱允炆暗暗惊叹,历史上的朱允炆是多么混蛋,不知道任用贤臣,就知道用几个书呆子,错过了几次打败朱棣的机会。 “朕裁兵十万,只是开始,精兵之策,不止在士兵个体的体能,还在士兵的信念,在武备,后勤等各方面。朕将你提至兵部,是希望你能担负起京营新兵训练之重任。” 朱元璋时期,设置五军都督府来掌管军队,但为了避免五军都督府权力过大,将领专权,便规定五军都督府虽有统兵权,但却没有调遣权。 兵部对军队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却没有统兵的权利。 训练新兵的事,虽然五军都督府必然参与其中,但负责主导的,还是兵部。 朱允炆从桌子拿了一份文书,递给了铁铉,说道:“这里是朕拟定的新兵之策,你回去之后好好研读,给朕一份完整的可行的练兵方略,此事,可与兵部、魏国公等人共同商议。” 皇上能懂什么练兵之策? 毕竟是皇帝的劳动成果,不看一眼也对不起皇上大人的辛勤劳动,铁铉并没有抱什么希望,打开文书一看,顿时站了起来,越看,面色越是凝重,最后直接一拍桌子,喊道:“皇上,神人也!” 谁知道铁铉连忙拿着文书跑了过来,递给了茹瑺。 新兵之策与商业之困 凭着后世的眼光,加上历史的底子,朱允炆草拟了一份完整的训练方案。 其中夹杂着从电视电影中学习到的特种兵训练之法,古代战场军事指挥之法,古代优秀将领训兵之法等等。 强化体能训练,这是必然的。 思想建设上,朱允炆不敢提什么共产主义,想来想去,灌输马列主义最好的结果,那便是自己被打倒,还是算了。 没有马列信仰,咱可以宣扬“马革裹尸”的英雄精神,宣传“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宣传“为君王分忧,以靖四海太平”的国家精神。 战阵布置方面,朱允炆并没有讲太多,这方面毕竟是武将专长。但在这里,朱允炆还是将“不同兵种”配合的构想提了出来,并主张演练新的战阵与战法。 没错,明代初期已经有枪支弹药了,但这个时候的长枪名字叫火铳,短枪叫手铳,但这玩意射程实在有限,几十米到百米之间。 百米的射程,对于快速冲击过来的骑兵而言,你还没打两枪,人家挥舞着马刀就杀过来了。 这东西还可以,射程更远,可以达到三公里,甚至突破了四公里。 再说了,战争需要速度,快速穿插,快速机动,你带着个大炮,光等你,一天能跑几里路? 将其作为一类独立兵种,编配到战阵之中,此时是不存在,要求了,不仅要组建火铳队,还要组建大炮队,还起了个响亮的名字: 至于特种兵方面,朱允炆的要求更严格,要求在四十万京营大军中,选拔四千精锐进行特训,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 “这,真的是皇上所作?” 当今皇上,真若有如此见地,那大明文昌武盛,将会出现! 而到时候,自己的名字必然会留在史书之上! 茹瑺低头看了一眼新兵之策,微微摇头,说道:“我茹瑺作兵部尚书近十年,从未听闻过如此真知灼见。如今皇上先是推行内阁,整肃朝纲,又是推行新兵之策,锤炼新军。看来,我们这位皇上,所虑极远。” “魏国公?只有魏国公?” 铁铉看着茹瑺,也陡然明白了过来。 这意味着,李景隆并不得圣心。 五军都督府的明争暗斗,还波及不到兵部。 武英殿,偏殿。 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 英法百年战争应该还在打吧? 留给大明的时间,并不多了。 这样的历史,朱允炆不想再让它发生。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纪晓岚:开局杀乾隆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神秘小小说宝盒 野欲!小娇妻被强权大佬亲哭了 再世倾城:医妃与权谋交锋 总裁的私人医生:偏执爱恋84天 回来的儿子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灵气复苏下的诸天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