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164章 变故恐怕不小

第164章 变故恐怕不小(1 / 1)

我家小妹的病若无法彻底治愈,我心中就像压着一块巨石,透不过气来。 所以还是别把他召回来了。 你回去后替我转告他,当年你们的功绩,我都铭记于心。 绝不会忘记。” 明初年间,江湖风云变幻,各路豪杰聚首。朱元璋与吴良对坐长谈,气氛庄重。 “咱们这些旧部,当年跟随你驰骋疆场、渡江涉水、力战陈友定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朱元璋缓缓开口,“如今你已年迈,本不该再让你担此重任。可这次关乎重大,不仅关系到国事,更关乎我妹子的安危,若只派老三和老四这两个陆地上的莽汉前去,实在难以安心。” “唯有你能带领这支队伍,我们才会真正放心。无论如何,都要你担起这个责任。”朱元璋目光坚定地说道。 吴良听后肃然起敬,捋了捋被酒水打湿的胡须,慷慨回应:“上位但有所命,我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我自当再次扬帆破浪,挥剑斩敌!” “好!”朱元璋击掌称赞,“我就知道,危急时刻还得倚仗我们的老兄弟。” 随后,朱元璋亲自倒酒,两人举杯共饮。“吴伯父,小儿老四心中忧母病沉疴,行事难免仓促,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您多加包容。待会我就唤他回来,好好教训一番。即便是有理可循,也不该这般失态,成何体统啊?” 朱标一脸真挚,向吴良解释道。 对朱元璋而言,这是一次查漏补缺的机会。 于是,他以一种极其认真的态度向吴良行礼。 吴良急忙避开,说道万万不可。 他还强调燕王并未做过什么逾矩之事。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吴良便告退了。 朱元璋亲自将吴良送到武英殿门口。 随后太子朱标继续送了一段路,这才返回。 当他回到殿内时,朱元璋的脸色已再次转为阴沉,似有雷霆之怒。 哪还有之前与吴良交谈时的豁达与豪情? 很显然,朱棣所为之事仍未了结。 不过朱元璋确实深藏不露,即便内心积聚着如此强烈的愤怒,在吴良面前却毫无表露。 身为一国之君,他表面上看似脾气暴躁,尤其是对待韩成时,常常拍案而起、摔椅跺脚。 但实际上,他具备足够的城府,必要时能够将情绪深藏心底,不显半分迹象。 “传令,去龙江宝船厂看看老四是否稳定局势。 若是稳定了,立即叫他回来!就说形势有变,我有新计划要告知他!” 朱元璋语气愤然地下令。 立刻有人领命,快步朝外奔去…… 朱标本想劝阻,但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开口,未在此事上过多干涉。 他太清楚自己的父皇了。 若不让他把这股气消下去,恐怕会生出什么麻烦。 早些平息此事,老四的事也能尽快过去…… …… 吴良自宫**来后,又恢复了活力,昂首挺胸,气宇轩昂。 他对朱元璋刚才的话半信半疑,但内心却安定不少。 正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他此次入宫并非真想从朱洪武那里要回龙江宝船厂。 而是借机摸清皇帝的态度,看看皇帝对他们的看法如何。 结果显然令人满意。 从皇帝的反应来看,他不过是突然对兄弟俩产生些许不满,想稍微教训一番罢了。 这次让燕王接管龙江宝船厂,或许是为了搜集他们这边的证据,以便日后让兄弟俩更听话、更顺从。 为接下来备倭水师出征日本做准备,确保行动顺利。 只要确认这一点,吴良便能安心。 促使他下此判断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皇帝不准吴祯回南京与他见面商议,只是让他代为传达旨意。 这表明,皇帝并无真正针对兄弟二人的意图。 否则,他借此时机让吴祯返回,再趁势对付他们,岂非易如反掌? 但他并未采取这种行动。 这表明他并非真心想对他们下手。 另外,此事与皇后娘娘的病情密切相关。 皇后娘娘在上位者心中的地位如何,他身为伴随上位者从腥风血雨中闯出来的元老,再清楚不过。 他对皇后娘娘患了严重肺痨一事以及宫内燃放烟花之事都了如指掌。 肺痨一旦发作便无药可救,唯有等待死亡降临。 然而,前两天却有人在宫中放烟花。 这表明皇后娘娘的病情或许已有所改善。 刚才上位者也亲口承认了这一点。 既然如此,此事应当是真的。 上位者绝不会对此事敷衍了事。 也许真遇到了高人,使皇后娘娘的病情得以缓解,并得到了相应的药方,需前往倭国寻找彻底治愈的方法。 考虑到忽必烈的前车之鉴,此前倭国如此嚣张,杀害了上位者派出的使者,上位者尚且忍耐下来。 除了为皇后娘娘治病外,实在找不到其他能让上位者忽然这么做的理由。 至于朱标提到的要把跋扈的燕王朱棣召回并好好管教的话,吴良只是听一听,并不当回事。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谁人不知太子朱标对诸王的维护之心,远胜过他爹朱元璋?老四的事,他怎么可能责罚?这种话听听便罢,信以为真便是傻了。怀揣着这般念头,吴良催马快行,赶回自己的府邸。 一到家,他便急令备好笔墨纸砚,连换衣裳的时间都顾不上,匆匆提笔写信。 作为武将,吴良虽后来学了些读书识字,却不像朱元璋那般勤勉好学。出身草莽,稍有闲暇便开始习字,且十分用心。因此,吴良仅能做到能读会写,字体自然称不上优美。 信写毕,待墨迹干透,他便迫不及待地将其卷起,塞入一个定制的小圆筒里,递交给自己的心腹。 没多久,一只信鸽振翅而去。 听闻心腹回报信已送出,吴良才悄然松了口气。 微微颔首,未再多言,又伏案写起另一封信。 这封信是寄给靖海侯吴祯的。 而之前通过飞鸽传书发出的那封,则是寄给另一个在当今朝堂中已被许多人渐渐淡忘的人。 此人名为李善长! 大明开国的第一位正牌丞相,也是早期淮西勋贵的领头人物! 龙江宝船厂的事,与李善长脱不了干系。 眼看事情要闹大,韩国公绝不会坐视不理。 即便不想牵连他,也得让他出谋划策才是…… 半个时辰后,一匹快马自吴良处飞驰而出,直奔崇明方向而去…… 但愿有个好结果,但愿自己的判断没错! 但愿朱洪武能守信用,莫要把人逼入绝境…… 送信之后,吴良换衣裳的时候还在心中反复念叨。 身为乱世中拼杀出来的将领,真到了绝境,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 “娘,您……没事?” 坤宁宫里,心绪沉重地骑马赶回的晋王朱棡,看到站在坤宁宫门口、带着慈祥笑意看向自己的母亲,整个人愣住了。 向来口齿伶俐的朱棡此刻竟说不出完整的话。 “傻孩子,娘没事了。” 马皇后笑着说道,还不禁抬手拭去眼角的泪。 看着因自己生病而纷纷从封地赶回的孩子们,如今见自己病情好转后的喜悦神情,马皇后满心感动。 再没有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事了! 同时,对韩成更是感激不尽。 倘若不是韩成横空出世救了性命,这些孩子归来后,定是满心哀伤,绝不会有如今这般欢喜。 “太棒了!太棒了!儿子实在开心得不得了!简直就像在做梦!” 朱棡兴奋得几乎要蹦起来,喜悦让他不住拭泪。 此刻的他,哪里还有往日那个处处注意仪态、维持威严,又把西北元军打得落荒而逃的晋王影子?分明就是一个在外漂泊多时,忽闻母亲病愈而激动不已、喜极而泣的游子。 说着话,他便情不自禁朝马皇后奔去。 马皇后见状,急忙开口阻止:“别靠得太近,我的病还没全好呢,怕传染给你。” 一边说,一边向后退了几步。 晋王见此情景,赶忙止住脚步。 随后,他双膝一跪,对着马皇后叩头。 “娘啊,您可把我吓坏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以为没了娘啊,呜呜呜……” 这威风凛凛的晋王此时哭得像个稚嫩孩童。 马皇后被他哭得也红了眼眶。 许久,朱棡与马皇后才止住泪水。 “娘,是谁治好您的病?孩儿一定要好好感谢他!他是孩儿一生的大恩人!” 泪水拭净后,朱棡凝视着马皇后,语气无比沉稳地发问。 “那是位奇才。”马皇后把早已盘算好的话语娓娓道来。 “你父皇与大哥已对他有所赏赐,你也无需再施恩惠了。” 听罢此言,朱棡连连摆手:“此事万万不可!父皇与大哥的赏赐是他们之恩,我自己的赏赐是我之意,二者截然不同,这是我内心的选择。” 闻此言,马皇后无奈道:“那位奇人留下药物后便悄然离去,不知所往。” 竟已离去?朱棡一怔,这实在让人惋惜! 但转念一想,这也合情合理。 若非如此行踪诡秘之人,何以称得上奇才? 若非这般神秘莫测者,又怎能治愈母后的顽疾? 马皇后的话,让朱棡对那位奇人的遐想得到了圆满解答。 在与穆皇后聊了一会儿后,晋王想起自己孤苦无依的妹妹。 于是他向马皇后告辞,并未提及去探望宁国公主,而是径直朝寿宁宫而去…… 而此时,宁国公主正被人抬往韩成处…… …… 时光倒退片刻,来到龙江宝船厂。 “父皇召我回京?可有说明原因?”朱棣看着面前的宦官,面露诧色,心中隐隐不安。 “陛下言道,情势有所变动,有新安排需告知于你。” 宦官此语一出,朱棣登时一震,心中忐忑不安。 果真如他所料,吴良那奸佞去了父皇面前后,竟真的让父皇改变了初衷,调整了谋划! 这变故恐怕不小。 不然父皇何须这般郑重其事地召他回来,当面言明? 若是平常琐事,派个人传个口信便足矣,又怎会如此慎重? 怪不得自吴良离他而去,他便一直觉脊背发寒,原来竟是要出大事了! 朱棣再也按捺不住,急命属下守护宝船厂中的重要物事,务必要小心谨慎,切莫生变。 吩咐完毕后,他带着几名亲兵策马疾驰,朝南京方向奔去。 朱棣必须尽快赶回,探明究竟有何变故,父皇又有何新的部署。 …… 甫入武英殿,朱棣便察觉气氛异样。 压抑至极! 父皇脸色阴沉得如同久未清扫的老灶膛,浑身散发出危险的气息。喜欢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水浒之往事随风 我是杀毒软件 一刀劈开生死路 全能修炼至尊 异世之召唤文臣猛将 咫尺之间人尽敌国 我夺舍了魔皇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系统逼我在北宋当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