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恭喜宿主,初登岛屿,奖励兑现。】 【十万两黄金,一百万两白银,即刻送到.......(存放在距此二十里的一处隐蔽山洞中,可随时取用。)】 【同时,发布新任务:宿主需要在岛上开垦三千亩良田,种什么不限。】 转过天,清晨。 李善长怀抱佳人,照例在系统的提示声中醒来。 “真是的,航行了那么久,人困马乏,连个觉都不让人睡踏实了。” 被扰了好梦,他立马埋怨一通。 不过,看在巨额奖励的份上,没有和系统过多计较。 “嘿嘿......” “十万两黄金,百万两白银,这么轻易就到手了!” 但这笔钱,目前貌似只能看,不能花。 通过昨天的打探,他从这里的原住民口中得知,岛上的各家各户,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没有流通货币。 就是说,有钱也花不出去! 想要让真金白银发挥作用,还是得脚踏实地,在岛上发展出工商业,打下良好基础。 当务之急,还是得完成任务,开垦出三千亩土地。 很明显,这是个不小的工程量。 要只有他一个人,扛着锄头,估计得干到猴年马月去。 好在,他带了不少随从,岛上还有几千名如臂使指,可以为他效劳的原住民。 想到这里,不禁感慨...... 系统的力量,果然强大如斯。 桀桀! 拿到了新任务,李善长马不停蹄,立即动工。 吃过早饭,他先将随行的青壮年召集起来,带上开垦荒地的农具,向岛上进发。 果然,在中间地带,是一片视野开阔的平原。 土壤肥沃,水草丰美。 这么好的地方,不用来耕种,简直是暴殄天物,一种卑鄙的浪费。 很快,李善长让人规划出三千亩的范围。 紧接着,让人到各处召集人手,齐心合力,帮他开垦土地。 当然,在他手下,没有白干活的。 但凡参与者,一人每月二两银子,童叟无欺。 与此同时,李善长又召集了一批人手,开始大兴土木,建造房屋。 毕竟,考虑到长远发展,他们不能总守着岸边,住在帐篷里。 这些事情,依旧不用李善长亲力亲为。 用他的话说,作为领导者,只要站在高处,把握全局就可以了。 干这些出力刨地的活,多少有点卓别林耍狗坨子—— 大材小用了! 整整一天,他心情都很不错。 带着几个小妾,在岛上游山玩水,登高远眺。 为了彼此加深了解,他还特意嘱咐,带上了那个在海上救下的小姑娘。 和往常一样,无论谁问她什么,还是不肯开口。 稍有不同的是,有人和她说话,或者遇到好玩的事,偶尔会勾起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搞得李善长一度怀疑,这姑娘不会真是个聋哑人吧? 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年纪,容貌秀丽,眼睛乌黑明亮,一身棕黄色的皮肤,配上瀑布般的卷发,充满了南洋的异域风情。 但不会说话,怪可惜的。 ...... 视线回到大明。 这天,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胡惟庸花了几百两银子,早早命人准备了一份礼物,给身在定远的恩师送去。 一来,感谢多年的教导提拔。 二来,伺机试探李善长的口风,看他是否有回归朝堂的打算。 可没想到,派人送去的礼物,又原封不动的带了回来。 “你是说,韩国公已经离开了定远,出海去了?” “什么时候的事?” 面对亲信带回的这一消息,胡惟庸颇感吃惊。 何况,当朝皇帝虽未明说,却已经有了下令禁海的念头,早晚要落实的。 恩师出海,究竟是谁批准的? 见状,去送礼的亲信一五一十的说道。 “回禀相爷,的确如此!” “在下找到了韩国公的住处,院里已经没剩几个人了。” “寻到他家的长公子李祺,才得知此事。” 胡惟庸闻言,让他先下去休息。 而后,独自一人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脑袋里充满了问号。 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出海了呢? 他觉得,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老师的心思了。 不过,这样也好,以后再也没人和他争丞相的位置了,高枕无忧矣! 转念一想,这么大的事,不能知情不报。 半个时辰后,胡惟庸穿戴整齐,出现在了南书房。 三言两语,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复述了一遍。 本以为,皇帝会目瞪口呆,至少要表现出吃惊的模样。 可惜,朱元璋只是一摆手,笑了笑。 “就这事啊,咱早知道了!” “那张出海的通行令,还是咱签发的呢。” 胡惟庸听完,心凉半截。 闹了半天,人家俩人都通过气了,就自己被蒙在鼓里。 皇帝有事都不先和他商量,喜欢自作主张,明显是没把他当自己人啊!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这个宰相,还不如空气呢! “怎么,有问题?” 见胡惟庸愣在原地,朱元璋随口一问。 “没......没什么。” “就是觉得,挺突然的!” “也不知老师怎么想的,竟到海上去了,也不知有何打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朱元璋闻言,不由得皱了皱眉。 是啊! 朱标只告诉他,李善长要出海经商。 但可没说过,准备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 总不能,一去不返了吧? 念及至此,朱元璋疑心重的毛病又犯了。 接着,他想到了手中的两枚棋子——李祺和李芳。 有这两个小家伙在,量李善长不敢倒反天罡,做出些让他看不懂的行为。 事已至此,得赶紧把人调到眼前,牢牢看着才放心。 李祺不必多说。 和他的女儿,临安公主定下了婚约,很快就是驸马了。 至于李芳嘛...... 咱看在他这一年为官勤勉,治理有功,把定远县搞得有声有色,远近闻名。 干脆,借着嘉奖的名头,发一纸诏书,把他弄到京城来当官。 打定了主意,朱元璋立即命人草拟圣旨。 “得,又没我啥事了!” 胡惟庸坐着冷板凳,暗自嘀咕了一句。 同时,心里也很憋屈。 既然你皇上大事小情都要做主,亲力亲为,那还要我这宰相有啥用?喜欢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