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 有明一朝,财政方面,始终不算富裕。 洪武、永乐年间,勉强还好。 全年各项税收,折算成白银,大概在两千万两左右。 等土木堡之变后,国势急转直下,回天乏术,每年都在一千万两以下,几百万两之间徘徊。 老道士嘉靖最惨,有时连五百万两都凑不齐。 直到万历年间,开启新政,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朝廷迎来新气象,国力明显好转。 虽然,明朝最后的灭亡,原因繁杂,多如牛毛。 有说皇帝昏庸,不顾黎民死活,只管往自己家里捞钱,贪得无厌。 有说当时小冰河期,天气转冷,粮食减产导致的。 甚至,后来的外敌入侵,宦官弄权,文臣党争误国等等,都可以算上。 但归根结底,还是死于一个‘穷’字! 君不见,崇祯时期,经常拖欠边关将士的军饷,几番酿成兵变,同室操戈。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可咱们的大明一代目,是个不信邪的主。 看了下今年的国库账本,每一笔数额都没问题,但平白无故的,怎么就没钱了? 大明的国力正处于上升期,有他在旁边精打细算,不应该穷成这样啊! 恍惚间,疑心骤起,觉得里边有猫腻.......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当即责令锦衣卫,给咱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几天后,毛骧带人明察暗访,送来了份极为冗长的名单。 上面的人,官位级别各有高低,从正二品的大员,到跑腿办事的小官,比比皆是。 他们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贪污数额也是几万到几千两银子不等,前后多达二三百人! 朱元璋看罢,眼神冰冷,杀气凛然。 大明才刚开国不久,便冒出这么多贪污蛀虫,长此以往,还不愈演愈烈? 士可忍,孰不可忍! 这股歪风邪气,必须立刻纠正过来! 杀一万个不多,一千个不少! 直到杀得惊心丧胆,所有人听到‘贪腐’二字,内心马上敲响警钟,不敢有想法为止! 难怪,老朱小时候家境贫寒,对贪官污吏,那是憎恨已久,恨不得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这帮狗杂种,真是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了!” “领着朝廷的俸禄,居然不懂得遵守法度,竟敢上欺君王,中饱私囊!” “简直被猪油蒙了心,钻到钱眼里去了!” 看着朱元璋龙颜大怒,连吼带骂,毛骧脸上冷汗横流,整个人趴在地上,不敢直视天威! 同时,心脏怦怦乱跳,几乎要蹦出来了。 照这个架势,只怕是皇帝又要他四处抄家抓人,严查贪腐,许久不得安宁了...... 但跪了许久,却始终不见命令下达。 待到朱元璋平复了情绪,暂息雷霆之怒,只挥了挥手,让他先行退下。 不过也好,先避避风头,免得惹祸上身。 “来人!” “传咱的旨意:让左丞相胡惟庸、右丞相汪广洋进宫面圣!” 等毛骧走后,朱元璋依旧阴沉着脸,并立马派人去宣召两位重臣。 过了大约一炷香时间,又再度下达命令。 这次要找的,是青田先生刘伯温! 两边间隔不短,明显是老朱有意为之,不想让他们同时到来。 很快,先被传召的胡惟庸和汪广洋,陆续来到宫中。 刚要跪下行君臣之礼,被朱元璋瞪了一眼,不耐烦的打断了。 “行了!行了!” “别总耍弄这套繁文缛节,咱看着心烦!” “你们两个,一个左丞相,一个右丞相,权掌中枢,为百官表率,应该把心思多用在正事上。” 说着,将那份记录贪官的名单,扔给了他们。 “看看吧,咱身边的锦衣卫,一下子查出这么多贪官污吏,多大二三百人呢!” “你们可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身在群臣之中,互有交集,难道你们就没有发现吗?” “还是说,明明知道,却隐瞒不报!” “或者,也参与其中了......” 话音刚落,胡惟庸和汪广洋见势不妙,跪下哐哐磕头。 一边擦着眼泪,哭急尿嚎的喊道。 “陛下明鉴,我等万万不敢呐!” “臣素来遵守法纪,办事用心,对不义之财,从不敢有非分之想,假公济私!” “而且,我们对那些人贪腐的罪行毫不知情,更不会纵容包庇!” “若是知道,定将他们绳之以法,如实奏报!” 俩人一唱一和,忙不迭的撇清关系,真好像用心公正,是什么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 到最后,老朱实在看不下去了,干脆一摆手。 “都起来说话!” “挺大的老爷们,哭个屁啊!” 等两人起身站好,他直接进入主题。 “这次叫你们来呢,就是问问,该如何处置这些这么多贪官污吏,才能以儆效尤?” “既然是当朝宰辅,国之栋梁,拿个主意吧!” 闻言,胡惟庸和汪广洋互相看了一眼,打算先探出对方的虚实,再做定夺。 “怎么都不说话?” “是不是怕得罪人,怕遭到排挤孤立?” 随着朱元璋再三催促,胡惟庸是左丞相,只能站出来表态。 “陛下,这次涉案官员太多,牵扯及广,不宜轻动。” “何况,因前宰相杨宪一事,就连带着处死大量官员,如果再杀下去,恐怕人心惶惶,朝堂不稳啊!” “臣以为,应该小惩大诫,敲打一下犯官,让他们心存敬畏,不敢再犯就行了!” 言及至此,汪广洋立马跟进,统一口径。 “没错,臣也是这个意思!” “杀人是大事,不可轻率决定!” “实在不行,抓几个贪污重大的典型,威震群臣,也足够了!” 说着同时,心中念念有词。 最好,处死的都是胡惟庸的人,给他点颜色瞧瞧。 免得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但两人的算盘,岂能躲过朱元璋的察觉。 犯案的大多数官员,都属于他们麾下,有些甚至是亲信爪牙,关系紧密。 想出面担保,免其一死,无非是担心自己的羽翼受损。 再说了,底下的小贼尚且如此,这两位大贼的手脚岂能干净? 哼!就这点小把戏,也好意思出来现眼? 差远了!喜欢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