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迎来新气象!(1 / 1)

“特色?” “是指什么?” 李芳学行乍浅,仅有的一点商业知识,还是刚刚从自己老爹嘴里听来的。 渐渐的,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他看来,商人要做的,无非是东北西走,低买高卖,用交易的方式,赚取利润和差价。 不曾想,还有这么多门道。 “呃,特色嘛......” 轻轻叩击着桌面,李善长闭目沉思,打算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出回答,免得越说越乱。 忽然,他拍了下大腿。 “有了!” “简单的说,就是你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便可称之为特色。” “用到商业中,照样行得通.......” “比如娱乐、餐饮、文化等方面,都可以动动脑子,折腾出一些新花样,加速人气的积累。” “经商不比种田,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若是墨守成规,闭目塞听,老老实实的在家坐着,等钱从天上掉下来,是不会有什么起色的。” 李芳听了半晌,感觉脑子里一团浆糊。 虽然,短时间内不能融会贯通,完全消化吸收,但还是在用心记忆,频频点头。 何况,自家老爹是做过宰相的,经验老道,见识卓远,比他这个毛头小子强了十万八千里。 高下之判,宛如一盏指路的明灯。 “爹,除了修路,我第一步应该怎么做?” “说起来,城里数的上的商户,根本没有几家。” “即使我贴出告示,鼓励百姓经商,可他们连起码的本钱都没有,该如何是好?” 虽然主意不错,但李芳并非一无所知的孩童。 稍稍动下脑子,就指出了核心难题。 是啊! 经商是需要本钱的,这是基础条件。 可放眼全县,连衙门都穷得难以为继,何况那些苦哈哈种田的百姓了? 这些人,只盼着风调雨顺,有个丰收的好年景...... 等到秋收时,交足朝廷规定的赋税,剩下的余粮,能够一家老小吃喝用度,不必挨饿,就心满意足了。 哪还敢有别的奢望? 李善长思索了片刻,转过头来,罕见的给了儿子个赞赏的目光。 “好小子,你总算提出个有水平的问题了。” “的确,只要百姓兜里没钱,连活下去都成问题,就不会产生经商的念头,或者别的什么打算。” “然后就会一直受穷,钱就无法流通起来,导致百姓越来越穷,县里的财源也会越来越少。” “如此,无限循环下去.......” “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李芳同样想到了这一层,感到深以为然。 旋即站起身来,用央告的语气恳求道。 “爹,儿子能不能坐稳县衙,全看您老人家的了。” “您可不能视而不见,袖手旁观啊!” 李善长笑得胸有成竹,表示一切尽在掌握。 “放心吧,办法早替你想好了。” “大抵上,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制定一些优惠策略,广而告之,把临近州县的商人吸引过来,让他们在此安家落户,经营产业。” “那些本乡本土的,没钱但还想经商的,你就以县衙的名义借贷给他们。” “但必须专款专用,不能胡吃海喝,随手花了......” 对此,李芳有着不同的理解。 “可经商有风险,赚钱了怎么都好说,但要是赔的血本无归,一文不剩,百姓岂不更穷了?” “到时候,我找谁追债去?” “总不能因为还不上钱,带人把他们的家抄了吧?” 李善长似乎已有准备,不假思索的说道。 “机会总是留给有勇气的人。” “借给百姓做生意的钱,可以写清楚条款,允许他们晚几年还清,减轻一些压力。” “而且,到时候只要求他们偿还本金即可,利息分文不取。” “如此一来,想必会有人愿意尝试的。” 李芳皱着眉头,很是费解。 按说主意是对的,但好处都归了百姓,连利息都不要,县衙拿什么赚钱? 李善长闻言一笑,劝他稍安勿躁。 “你别总顾着眼前的利益,眼光要放的长远一些。” “只要把路子打通,百姓通过经商买卖,让钱流通起来,还会让你赔本赚吆喝?” .“前期要做的,就是扩大宣传,多用鼓励的手段,先把人吸引来再说!” 李芳听到这里,不由得踌躇满志,眼中绽放出希望的光芒,心气也提高了不少。 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 转过天来。 上百张崭新的官府公文,贴遍了城中的大街小巷。 这件事,如同一阵突如其来的飓风,打破了此处原本的宁静,闹得沸沸扬扬。 路过的百姓,纷纷停下脚步,驻足观望。 毕竟,自从新皇登基,创立大明以来,这个道路崎岖,不足百里的小县,再没听说什么新鲜事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耕田种地,几乎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 有新情况,自然都迫切的想要知道。 “官差大哥,这榜文上写的什么,给我们说说呗?” “是不是朝廷打算北伐,要征兵加税啊?” 古代官府发布告示,都会在旁边配一名识字的差役,负责讲解。 这年月,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写自己名字都不会,就别指望他们能看懂公文了。 毕竟,官府的决定,需要百姓理解和执行,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随着周围人越聚越多,那名站在墙下的衙役清了清嗓子,指着榜文念道。 “县令大人说了,要组织县里的青壮年,把城外的路重新翻修一遍!” “三个月后,不仅要能走人,马车也得通行无阻!” “但凡参与者,由县衙提供一日三餐......” “表现好的,还有工钱可拿!” 此话一出,顿时在人群中引发了不小的骚动。 眼下即将步入寒冬,正是农闲时节,帮着衙门修路,好歹有个事做。 又不白干,不是还管饭吗? 一时间,那些年轻力壮大小伙子来了兴致,撸起袖子,三五成群地跑去报名...... 只是短短半天光景,县衙门前就聚集了上千号人,给李芳乐得合不拢嘴。 心想:还是老爹的法子灵! 仅仅是第一条命令,就给这座寂静的小城注入了活力,迎来久违的新气象......喜欢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先天神算,看到未来的我死亡 仙魔同修 我靠同修闯江湖 俺不用修炼,吃就行 神之殁 北宋:我成了赵佶 开局人皇幡,我以诛天证大道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世子凶猛,造反是真敢啊 散修系统:从凡人到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