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长安街一处装修颇为奢华的二层楼前,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正门的上方,一块用红布遮住的牌匾吸引了围观百姓的好奇。 在看大门两侧的竖匾上分别写着一对对联,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下联:财源茂盛达三江。 “哎呀,这对联不错,”有人笑道。 “对联是不错,只是这铺子到底是做啥的?还神神秘秘的用块红布遮着。” “听说这是广平侯家的买卖。”有知道小道消息的人说道。 “哦…”众人长叹。 “那到底是做什么买卖的?”那人又问。 “谁特娘的知道做啥的,一会你不就知道了!”那人白了他一眼,不再搭理这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 正当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时,忽然一阵鞭炮再次响起,接着门内跑出十几个小厮分列门外,紧接着长安街一侧响起一阵马蹄声。 “侯爷到!”一声长喝,围观的人群赶紧散开。 只见袁桢袁瑄骑着两匹战马,穿的和新郎官似的,在十几个五大三粗的家丁簇拥下打马而来。 “大爷,二爷,您二位来了?”一个约莫四十出头,满脸精明的人点头哈腰的走上前,笑道。 “恩,钱五,整的不错,哈哈哈。”袁桢看了看热闹的场面,笑道。 “大爷二爷交代的事,小的就是豁出命也得办好了。”钱五如同哈巴狗似的跟在袁氏兄弟二人屁股后面,笑的脸都快抽了。 “人都到齐了?”袁桢又道。 “到齐了,北直隶有头有面的商户,小的都是亲自去请的,只是…”说着,钱五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袁桢眼一斜。 “刚才,从后门进来了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年轻的公子哥,瞅着挺贵气的,也拿着咱家的请帖,小的瞧着眼生,就没敢把他们往大厅领,现在他们正在二楼喝茶呢。” 兄弟二人相视,脸色大惊,赶紧跑上了二楼。 一到二楼,袁桢一眼就认出了门口站着的两个常随是皇帝的贴身侍卫。 “陛下来了?”袁桢悄声走到门口,对着其中一个侍卫指了指房间问道。 侍卫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然后打开门,示意让他俩进去。 “臣袁桢,袁瑄,见…” “行了,这是在宫外,礼就免了”一身貂皮大氅的朱祁镇此刻正悠闲的坐在桌前,见他们来了,笑道。 “陛下,臣罪过,要是知道您来了……” “行了,朕也是刚到。”说着,朱祁镇放下茶盏,手指一挥,身后的来福将一个精美的木盒子放在了袁桢面前。 “这是五十万两的银票,你们拿着。”朱祁镇指了指盒子,又道:“既然是朕让你们成立的商会,朕自然要支持的。” 说罢,朱祁镇站起身又道:“好了,朕还有事,就回宫了,你们好好干,别让朕失望。” 二人还未反应过来,皇帝已经走了出去。 袁瑄最先反应过来,赶紧拉着袁桢追了下去。 “来福公公,慢走!”袁桢拉住了来福,将他拉到了一边。 “侯爷,您还有事?”来福看了眼已经上了马车的皇帝,皱眉问道。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袁桢举起手中的盒子道。 “陛下给您钱,您就拿着呗。”来福笑道。 “不是,昨个儿户部已经送了六十万两来了,怎么陛下又给了五十万两啊?”袁桢道。 “哈哈,侯爷,户部的钱那是咱大明的钱吧?”来福道。 “恩,对。”袁桢应道。 “今儿这五十万两,可是陛下自己的钱。”来福道。 “多谢来福公公,”袁瑄明白了,皇帝这是拿自己的钱不仅是来支持他们的,也是入股来了。 于是他赶紧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塞到来福手里,“请公公回宫后转告陛下,我兄弟二人绝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那就好。”来福一笑,又将那荷包塞了回去,快步去追皇帝的马车了。 “都说了?”马车内,朱祁镇的声音传了出来。 “奴婢都说了。”来福道。 “回宫吧。” 画面转回商会。 “吉时已到,揭匾!”钱五唱和一声,现场突然安静了下来。 只见袁桢袁瑄兄弟俩在一众富商的簇拥下,走到门外,接过两个伙计递过来红绸子,轻轻一拉。 随着众人的一声惊呼,牌匾上六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让众人呆住了:“大明皇家商会” “皇家商会?”一个白胖的富商惊呼一声。 “侯爷,您怎么不早说这是皇室的产业啊,哎呀,如果知道,老夫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多入一股啊。” “侯爷,我家里还有两万两银子,我要在入一成的股,您等等小的,小的这就回家取银子去。” “我也是…” 袁桢笑而不语,看了一眼袁瑄,袁瑄会意走到厅内朗声道:“各位各位,先不要急,听我说。” 众人这才安静了下来。 “诸位,先别急,先听我说。”袁瑄笑着看了看一脸懊悔的众人,又道:“各位都是北直隶的富商巨贾,想必各位也听说了,这次广平侯,也就是我大哥,奉旨督办成立这大明商会,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整合咱们北直隶有实力的商家,一起为朝廷出力,为大明朝分忧;这第二个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钱自然是越多越好,可怎么挣?挣谁的钱这就有讲究了!” “二爷,您就别卖关子了,有话就直说吧。”说话的是北直隶最大的粮商人称“老算盘”的范四海。 只见他十个手指头有八个指头戴着的全是宝石戒指,每个宝石颜色还不一样,放在太阳光底下,简直都能照出一条彩虹来。 “好,范掌柜的快人快语,那我就只说了。”袁瑄清了清嗓子,“说之前容我先问大伙一个问题,你们有谁知道如今做什么买卖最挣钱吗?” “那还用说,自然是盐铁生意了。” “不对,再加上糖茶。” “棉布丝绸也绝对挣钱,听说南直隶产的丝绸一匹运到海外就是数百两的天价。” “那玩意太费事,还不如卖瓷器挣钱,听说在交址,咱们一个花盆就能卖二十两黄金。” “呵呵,大家伙说的都对,可是今儿咱们的生意对象可不是海外那些没见识的红毛鬼,这次咱们要做鞑子的生意。” 众人一听,霎时安静了下来,每个人的脸上表情各不相同。 有的兴奋,有的懊悔,还有的面色苍白的,兴奋的自然都是那些之前就和鞑子做过生意的,懊悔的则是后悔入了这个商会,鞑子的生意,周期长,回款慢,草原上的牧民一般都是以物易物,很少用钱结算的。 以物易物。中原商人最喜欢的就是马匹和皮毛,可在大明最挣钱的马匹交易被官方严格管制,商人严禁私自贩卖马匹,尤其是能做战马的良驹,抓着基本就是死罪。 “在座的诸位基本上涵盖了咱们大明商业的各行各业,这次大明皇家商会成立,陛下和朝廷可是给足了咱们特权。” 说着,一旁的钱五领着十几个小厮将分别写着盐、铁、糖、茶、瓷器、棉布、粮食、油字的木箱子放在了桌上。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袁瑄从写着盐字的箱子里拿出了一个巴掌大对折的厚纸板,他拿在手里晃了晃道:“这叫特许经营证,只要有了它,大明黄河以北畅通无阻,而且陛下怜惜你们,只要持此证的,商税一律三十抽半。” 刚一说完,大厅内顿时炸了锅,三十抽半,也就是一年赚三十两只需要给朝廷缴纳1.5%左右的银子,这比洪武年间还低啊。 在座的没一个傻子,一听有这好事,原先还有犹豫懊悔的全疯了,呼啦啦一下全挤到桌前,差点把桌子给塌了。 “二爷,你说的可当真?”范四海红着眼睛激动的说道。 “废话,这是陛下亲自许诺的,你敢质疑陛下?”一直没有说话的袁桢瞪眼道。 “大爷,二爷,不知这特许经营证怎么办?是我们入股的人人有份,还是?” 见火候差不多了,袁桢这才站起身,像是看肥肉一般看着几欲发狂的商人们笑道:“入股的自然有,可也不是谁都有。” “二位爷,你们说多少钱,我买了。” “我也买,我买两个…” “操,别特妈挤,我也买,我全要了。” 众人一阵鄙夷叫骂,看把你能的,你还全要了,你要是全要了,大家还有钱赚? 袁桢和袁瑄对视一笑,暗道还是皇上高明啊,果然这帮人都上道了。 “因为这许可证每个行业只有十份,所以,出价最高者可获得许可证两年的使用权。” “我出五百两,买盐证!” “切,五百两你也好意思说出口,我出一千两!” “我出一千三百两!” …… 最终盐铁糖茶最赚钱的四个行业,四十个证卖出了二十三万两银子尤其是铁证卖价最高,达到了惊人的八千两。 其它的证卖的也不错,最后一统计,居然卖了将近五十万两。 袁桢看着自己面前那一沓一沓的银票还有脚下的箱子里的银子,嘴都笑歪了。 “嘿,还是咱们陛下厉害,就这个小纸片子,盖上税务司和户部的大印,卖的钱赶上大明一个省一年的商税了,这简直是无本的买卖啊。” “大哥,这钱按陛下的意思咱们商会可,以留下两成作为商会开支所用,剩下的都要交给户部。”袁瑄一边拨着算盘珠子,一边提醒道。 一听八成的钱都要交给户部,袁桢顿时有些失望,不过皇帝说了,不会亏待他们袁家,这不,他袁桢袖子里还藏着十几张特许经营证呢,拿出任何一个来做生意,一年下来还不是赚的盆满钵满?喜欢大明,我来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来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