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北京城银装素裹。 朱由检站在景山之上,迎风矗立,心中满是感慨。 不知不觉,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年了。 大明朝从风雨飘摇,历尽艰辛磨难,终于出现了中兴之兆。 接下来只需平定辽东和西南,天下重归一统,大业可成。 如今的大明兵强马壮,武德充沛,不能总盯着中原这一亩三分地。 安南、缅甸、暹罗、真蜡皆已臣服,南洋航道畅通,是时候走出国门,让将士们开开眼界了。 乌云塔娜站在身后,柔声道:“陛下,您想什么呢?” 朱由检缓缓开口:“朕要让这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乌云塔娜突然沉默了,许久之后,朱由检才说道:“你是不是以为朕在大言不惭?” “不……若别人说出这种话,定是大言不惭,可是陛下不同……” “哦?有何不同?” “陛下是天可汗,有长生天的眷顾,定能一统天下!” 朱由检淡淡笑了笑:“朕让你捎去的信,如何了?” 乌云塔娜进宫之后,朱由检层吩咐,让他给苏泰太后去信,意思很简单,扩张! 蒙古人也有领土欲望,向南肯定没机会,那就往北啊! 北方还有大片的无主之地,你不拿,别人就会拿。 乌云塔娜说道:“妾身已经按照陛下的吩咐,将事情告知苏泰太后,太后已经决定向北发兵,只是军备……” “放心!” 朱由检摆摆手,说道:“武器,装备,粮草,朕全都可以提供,但是拿来的土地,朕要一半,这个交易很划算吧?” 乌云塔娜赶忙道:“妾身替苏泰太后和蒙古臣民,谢陛下恩典!” 蒙古人不缺人,不缺马,唯独缺粮草装备,特别是火器,一场战争下来,弹药的消耗极大,若没有充足的矿产资源,就算有炮也不敢用。 若有大明做后盾,那就不一样了! 回到奉天殿,左都御史李邦华早已等候多时。 朱由检吩咐看座,然后问道:"卿家何事?" 李邦华说道:"臣近日听闻辽东诸将暗通建奴,意图不轨!尤其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军中将领多为其亲族,俨然已成吴家军。此等拥兵自重之举,实乃大忌!" "还有那定南伯赵勇与其弟赵勉,未经朝廷调令,擅自攻伐朝鲜铁山郡,目中无人,恐有不臣之心!" “臣还听闻……”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看到崇祯皇帝并未生气,这才继续说道:“听闻建奴摄政王多尔衮曾秘密遣使与辽东诸将联络,书信往来频繁!” 当初崇祯皇帝曾言,监察御史可行使弹劾之权,但是必须有证据。 如果没有证据,弹劾错了,可是要负责任的,严重者还要承担反坐之罪。 李邦华只是听到些流言,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奈何事关重大,这才贸然来觐见。 朱由检却似乎早有准备似的,说道:“卿家所言,从何处听来?” 李邦华额头渗出细汗,躬身道:"老臣听闻市井流言,虽未查证,但兹事体大,不敢怠慢。若事后查出并无此事,老臣......老臣甘愿领罪……" 话音未落,王承恩快步进殿:"皇爷,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殿外候旨。" 朱由检微微颔首:"宣。" 李邦华见状,连忙道:"陛下既有要事,老臣先行告退......" "不必。" 朱由检抬手制止:"李爱卿既然来了,正好一同听听。" 李邦华眉头紧紧皱起,心说我是监察御史,是清流,跟厂卫势不两立,让我听什么? 骆养性大步进殿,单膝跪地:"臣参见陛下。" "起身回话。" "谢陛下。" 骆养性起身后,目光在李邦华身上略作停留,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函。 "臣奉旨彻查辽东诸将通敌一事,已有眉目,这是建奴细作在京城活动的详细记录。" 朱由检接过密函,却不急着打开,反而问道:"正好,你跟李卿家说一说,这些流言从何而起?" “是!” 骆养性点头答应,然后沉声道:"臣查明,近日有多名可疑商旅频繁出入京城茶楼酒肆,专挑人多处散布谣言。这些人行踪诡秘,说话时故意带着辽东口音。" "可有抓到活口?" "回陛下,昨夜在城南客栈擒获三人,经审讯,全部招供,他们是受范文程指派。" 李邦华闻言大惊:"范文程?那不是建奴的谋士吗?" 朱由检问道:“卿家现在懂了吗?” 李邦华恍然大悟,喃喃道:“原来是反间计!” 想到此处,他慌忙跪地,说道:"老臣愚钝,险些中了奸人圈套,请陛下降罪!" 朱由检淡淡道:“卿家不必多礼,朕并未怪罪于你。” 李邦华缓缓站起身,然后说道:“陛下是否早就猜到了?” “朕太了解建奴了,他们做事没有底线的!” 朱由检说完后,又看向骆养性:“还问出什么了?” “他们供出,有个头目,叫李春,此人原本是辽东的一名秀才,却甘愿做建奴的狗,范文程的反间计正是此人在实施,京城的暗探都是此人在居中调度。” “可曾抓人?” “回陛下,臣已经派人将其秘密监控起来,随时可以抓!” “先不急!” 朱由检摆摆手,然后看向李邦华,说道:“如果朕猜的没错,都察院很多御史都听到风声了,是不是?” 李邦华赶忙道:“臣回去后,立即将真相……” “不可!” 朱由检再次抬手打断,然后说道:“就要弹劾,而且事情要搞的越大越好,要让那些建奴暗探都知道,以都察院为首,大量言官都在弹劾辽东将领,朕迫于压力,决定……撤兵!” “啊?” 李邦华彻底傻眼,什么情况? 朱由检脸上带着饱含深意的笑,说道:“卿家还没明白吗?” “这,这……哦,臣明白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李邦华稍加思索,便明白了。 崇祯皇帝准备抓住机会,给建奴来个将计就计! 你不是反间计吗,那好啊,你成功了,我准备撤兵。 等你放松警惕之时,就是决战来临之日!喜欢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