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朱允炆回到应天府,倒不一定就是说需要让他在江南作为一个楔子钉在那里,现在的朱允炆也没有那个能量,他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和威望。
但是将他作为一个明面上的特殊监察,这还是可以有的。
朱文垚和朱文圭玩的很开心,这小哥俩现在也根本不需要考虑父辈的恩怨等等,小孩子的世界是很单纯的,尤其是现在两个都还一两岁呢。
老朱开开心心的抱着胖重孙离开了,看到朱文垚玩的开心就好,稍微的看一眼朱文圭也不错。
朱允炆倒也是没有太多的想法,这一次见到了老朱,让朱文圭看到了老朱,这就算是意外之喜了。
等到人都离开,朱允熥安排夏原吉记得给朱允炆那边安排一下,市舶司的事情还要仰仗他。
大明重开市舶司,实际上稍微做了点调整,三处市舶司为广东广州、福建福州、浙江宁波各一司,负责的事情也不只是朝贡事宜。
对于新的市舶司要求,侧重点现在成为了商贸等,朱允熥还是非常务实,为大明带来更多的黄金和白银才是重中之重。
道衍在旁边笑而不语,那位武林王也好、吴王也罢,以后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名声多半也不会好起来。
虽然那位武林王喜欢读书,现在也有一些文名。但是一旦市舶司侧重商贸,沿海的藩王可就是那位武林王一个而已。
结果不言而喻,本来一些商贾、地主就有意见,现在宗室又要在这件事情上分一杯羹,坏名声就是要这个出头鸟的武林王担着了。
尤其是这位武林王不一定能够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权力更是没有,坏名声倒是要担一大堆。
不过习惯了这些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反正武林王得罪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以前得罪过不少宗室,现在再得罪一些商贾、地主,那也不算什么。
他是未来皇帝的兄长,这个身份就足以让他即使是声名狼藉,也可以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荣华富贵等等自然也少不了。
心情不错的朱允熥回到了东宫,问道,“我那皇嫂和太子妃可说了些什么?”
徐妙锦立刻回答说道,“皇嫂安份守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只是太子妃殿下有些怨怼,只怕是心里头有些不太高兴。”
朱允熥笑了笑,“她有什么不满?现在允炆好好的在杭州游山玩水,老四老五到了岁数就能就藩封王,这还能有什么不高兴的!”
朱允熥这么认为是没什么问题,毕竟朱允炆一败涂地,吕太子妃的地位和处境就非常的尴尬了。
尤其是她现在几乎是被打入冷宫,没有半点权力不说,基本上也是被时刻监视的状态,心里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从当初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子妃,似乎皇后之位已经近在眼前,再不济也可以成为太后。可是现在好了,盯着个太子妃的名头,没有半点的权力。
徐妙锦就说道,“臣妾觉得太子妃殿下多少埋怨时常见不到人,殿下也几乎不去请安。”
朱允熥倒是笑了起来,“这么说来还真的是我失礼了,怎么说我也是她养大的,这要是传扬出去了,我这个不孝的名声就算是洗不清了!”
徐妙锦也不说话,她最为担心的实际上也就是如此。如今这个年代就是强调孝道,朱允熥早年是吕太子妃养大的,这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
别管她是不是故意将朱允熥养废,或者是让他的名声不好,平安长大、活蹦乱跳,这就是养育之恩了,很多人看到的也只是这些。
朱允熥随即问道,“老四老五当时可在跟前?”
徐妙锦笑着说道,“老四和老五不在跟前,皇嫂在那,哪能让老四和老五在跟前。皇嫂听着之后,也未有半点话语。”
朱允熥看向徐妙锦,笑着问道,“既然她都这么说了,你是如何作答?”
徐妙锦笑着开口,“殿下处置国事繁忙,实在是抽不开身去问安。臣妾倒是没了规矩,没能去请安,臣妾请罪了。”
朱允熥笑着点头,开玩笑说道,“这么说来也是,我是抽不出来时间过去问安,她觉得咱们这边人去的少了,倒是你没能做好。”
徐妙锦忧心忡忡的说道,“臣妾虽没能多去问安,只是每天也都差人去问安。当时臣妾就叫人去问话,东宫的人不敢少了规矩,是她那边的嬷嬷拦着了。”
朱允熥更是一副感兴趣了,“这么说来是她跟前人肆意妄为,阻拦我东宫人去问安了?这离间天家亲情的,你是如何处置?”
徐妙锦就一副忧心忡忡的说道,“臣妾觉得太子妃殿下跟前的人实在没有规矩,立刻就换了一批懂规矩的。”
朱允熥笑着点头,“让老四去东陵住一段时间,让他代我祈福。”
徐妙锦是比较狠的,虽然吕太子妃只是稍微有些埋怨,谈不上有多大的怨怼,也不敢有太多的小动作,但是她到底是有了一些不满。
既然是这样,徐妙锦自然也不介意拿出来太孙妃的权力,直接将吕太子妃宫里的人直接换一批,换一批更加刻板、规矩大的嬷嬷们。
别小看了这些嬷嬷们,这些人对于规矩的要求极严,尤其是为难人的时候,更是让人无话可说。
吕太子妃是太子妃不假,但是朱标现在都不在了。所以按照如今的一些规矩,吕氏在守孝、斋戒、祈福等等方面都需要讲究。
诵经念佛等等也都要注意,而且就算是说笑多了,那也要被冠以一大堆罪名,理由自然也就是和妇德等等有关了。
想要磋磨一个人有的是手段,朱允熥了解这个道理,徐妙锦也明白这个道理。
而吕氏身边的那些嬷嬷们,自然也会知道该怎么做。吕氏现在无非就是一个太子妃的名头,没有实权的太子妃地位可就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