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伦,名满天下的大儒,却不是个腐儒,他的名声不亚于刘三吾,而且他这个人十分的坦诚,他从不劝皇帝做什么事情,皇帝要做的事情也不反对,皇帝让他做的事情会默默的去做。
属于十分低调,且老实,只会埋头做事的官员。
要不是年纪实在太大了,当初朱雄英就要让他给太子当老师了。
可以说,董伦是一个比刘三吾还要纯粹的人!
而朱雄英对他也是十分的尊重,夏天的时候,自己不用冰,都要送到文华殿给董伦用,冬天还有炉子,喝的也是皇宫的极品贡茶,另外还专门派太监照顾他在宫里的日常。
东长房几乎见不到董伦的身影,不是他没资格去,而是不用他亲自去,有太监给他送饭。
执政这些年,朱雄英遇到犹豫不决的政务,都会派人去文华殿请教董伦,特别是在治理各种民生上,董伦可谓功不可没。
董伦也能设身处地的为皇帝排忧解难,是皇帝十分倚仗的重臣,如今看到他病成这样,心里很是难受。
“陛下,莫要为老臣而伤心,而是要以政务为重!”
董伦突然抓着皇帝的衣袖,缓缓说道:“上次陛下问老臣之事,老臣已经想到了解决之策,攻下安南后,当以仁义官吏善待他国臣民,安南的情况和汉北不一样,老臣经过和国子监的安南学子交谈中发现了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安南虽然名为大明的宗藩属国,但他们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实在太久了,臣民已经有了家国一体且独立的想法,这对陛下统治安南极为不利,也注定会极为困难!”
“陛下可效仿诸葛武侯治南中,让他们对天朝有归属……归属之心,长久之后,必能收其心,成为大明不可分裂的疆土,成为大明的海上防线!”
“陛下万不能一味以武力屠杀,镇压,更不能把犯罪的劣官恶吏发配安南为官,这些人本就品行不正,对他国百姓更是心存偏见,只会欺压剥削,这样只能加剧两国之间的矛盾和仇恨!”
“当选用良臣干吏,要对安南的百姓好,经历黎贼谋乱这一场浩劫,百姓的日子不好过,陛下当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才能收安南之心!”
朱雄英紧紧握着董伦那苍老的手,郑重说道:“先生放心,朕都记住了!”
说了很多话,董伦已经很累了,但还是艰难的说道:“陛下,老臣恐怕没有多少日子了,今日厚颜想向陛下讨个身后事!”
朱雄英略作思考,说道:“兴国文臣,光禄大夫,太子太傅,谥号文敬,赐永兴剑,罢朝一日!”
董伦听后却是缓缓摇头,叹息道:“太重了,臣当不起如此殊荣,臣只要一个谥号!”
“先生,你入朝半生,又辅佐朕十年,劳苦功高且品行高尚,这些都是先生应得的!”
“陛下,老臣是真心的,谥号文敬就足够了,老臣已经很满足了!”
董伦声音沙哑的说道:“如果陛下强行加给老臣别的东西,老臣死不瞑目啊!”
朱雄英长叹一声,随即点头,问道:“先生还有话要对朕说吗?”
董伦沉默许久,才艰难的说道:“陛下要亲近藩王,为朝廷所用,若是削藩,必然会让所有皇室宗亲离心离德!”
“方孝孺品行忠贞,名满天下,但依老臣之见,却是夸夸其谈之人,且私心颇重,陛下若用此人,当慎之……”
“陛下,内阁制度权力过大,将来若遇权臣会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导致皇权衰微,还请陛下重新规制!”
“还有西域……战争结束后,先不要设立行省,不然朝廷的财政会被活活拖垮,当扶持一人,稳定局势,日后再计!”
“下西洋乃利国利民之举,不管有多少人反对,陛下都要坚持下去!”
“还有,陛下之前说,东瀛的名号不好听,让老臣重新想了一个新名号,那就叫汉东吧,那是我们汉人的东方!”
朱雄英一一点头,说道:“朕都记住了!”
董伦的眼神逐渐涣散,呢喃道:“陛下,老臣有些累了……累了……”喜欢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