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到十二月份。 天气显得越发寒冷。 即便是处在南方的京城之中,今天也下起了雪。 蓝武刚一出门,顿时就被冻的一个激灵。 “老朱也真是的,这么冷的天,非要让我进宫给他讲课,就不能晚几天啊!” 蓝武嘟囔了一句,但最终还是无法,坐着马车向皇宫赶去。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很快马车就到了皇城脚下,那之前见过好几次,朱元璋身边的贴身大太监陈锦亲自来接到蓝武,一路带着他进入奉天殿偏殿,那一处老朱经常批阅奏章的暖阁之前。 暖阁之内,此刻正有交谈声传出来。 “陈公公,谁在里面啊?”蓝武好奇问道。 “是翰林院的刘三吾,刘大学士!” 陈锦知道蓝武现在是朱元璋身边的红人,所以对他的态度非常的好,脸上满是微笑道:“刘学士一大早就来了,这会儿正在和陛下商谈明年开春的春闱科举之事。” “想必也快出来了,国公爷可以稍等一会儿。” “好吧!” 蓝武无奈的点了点头,百无聊赖的靠在墙上打了个哈欠。 昨晚上他陪着几个小侍女玩游戏,玩到大半夜,这会儿是真有些瞌睡了。 “吱扭!” 就在这时,暖阁的门从里面打开,刘三吾满脸微笑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显然他心情看起来很不错。 不过当他一抬头看到蓝武的时候,那脸上的表情唰的一下就拉了下来。 他对蓝武记忆深刻,毕竟一个多月前要不是蓝武,他们一直看好的好圣孙朱允炆,如今就已经成为皇太孙了。 哪里还会像现在这样,依然悬而未决,徒添不少变故。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纨绔子弟,如今的凉国公。 看着面前的蓝武,刘三吾越想越气,忍不住开口训斥道:“身为国公,连站都站不好,凉国公,你这吊儿郎当的模样,成何体统!” 蓝武:“???” 他好好在这儿站着,这老头都能找自己事儿,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啊! 叮咚! 神级选择系统被触发。 现给出宿主如下两个选择。 选择一:无视刘三吾的挑衅行为,只当他在犬吠。 奖励:纯金打造,足有九斤九两重的乌龟摆件。 选择二:直接A上去,给他一巴掌,让他长长记性。 奖励:一千份火辣辣牌火锅底料,好吃不上火! “嗯?” 蓝武脑门上再次升起无数的问号。 “好、好、好,这狗系统这是在故意激怒自己是吧,真以为自己不敢扇他?” 蓝武暗暗咬牙,心念一动,直接就确认了选项。 什么狗屁乌龟摆件,今天这个选择二就算没有奖励,老子也要扇这老狗一巴掌让他长长记性! 蓝武满脸狞笑着一步上前,一把就抓住了刘三吾的脖领子。 “老狗,你刚刚说老子什么?” “有本事你再说一遍?”蓝武咧嘴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满脸狰狞道。 “蓝武,你这不学无术之徒想干什么,以为老夫怕你吗?” “你有本事就打老夫,老夫倒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胆子。” 刘三吾被蓝武抓着,脸上却是一片凛然之色,依然还在叫嚣。 “哈哈,这可是你说的,别后悔!” 蓝武一听这老头的请求,顿时一乐。 他直接伸出手,抡圆了上去就是几个耳刮子。 “啪!” “啪啪啪!” 他用的力气并不大,正好让这老家伙一张老脸肿了起来,但却又不伤他的性命。 刘三吾顿时被打懵逼了,他是真没想到蓝武敢打他,而且还是在陛下的暖阁门前。 “蓝武,你干什么!” 而也就在这时,暖阁之内的朱元璋听到动静也出来了,他看到两边脸颊肿的老高,一脸懵逼的刘三吾,脸上瞬间怒意勃发。 “陛下,这可不怪我,是这位刘大学士让我打他的,陈公公可以给我证明。” “陈公公,你刚才可是看到了,快给我解释一下。” 蓝武把刘三吾放下,转头看向陈锦。 陈锦憋着笑,恭敬道:“陛下,刚才的确是刘大学士这样要求的,奴婢听的清清楚楚。” 刘三吾:“…………。” 他是让蓝武打了,但他哪知道蓝武这么虎,竟然真敢打他啊! “咳咳!” “胡说,那是气话,能当真吗?” “还不快带刘学士去敷药。” 朱元璋吩咐完陈锦,这才黑着脸看向蓝武:“你跟咱进来,看咱怎么收拾你。” 蓝武这会儿奖励也到手了,气也出了,自然喜笑颜开,跟着老朱进了暖阁。 “呵呵,你小子可以啊,这是当了凉国公,脾气见长啊!” 等朱元璋再回过头的时候,脸上的怒意已经消散一空,他指了指旁边的火炉笑道:“这一路雪下的大,坐下烤烤吧。” “陛下不惩罚我吗?” 蓝武脸上满是讶异。 “那是咱做给刘三吾看的,他们文人最看重的就是一个面子,咱自然要给到位。”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着蓝武意味深长道:“勋贵和文人哪个更亲近,咱还是分得清的,文人只是一时在位的流官,勋贵却是和大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手足兄弟,若非迫不得已,咱又怎么会自废手脚呢。” 蓝武心中一动,觉得老朱这句话说的很有深意。 这不由就让他想起了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一场和刘三吾有关的旧案。 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 这算是洪武末年的第一大案,在蓝武看来也是文官向老朱发起的一次试探和挑衅。 在那一次的科举考试中,录取的五十一名考生全部都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 更严重的是,在老朱要求重新审卷儿,并明确要求选一些北方士子录取的情况下,呈上来的结果依然如故,甚至刘三吾等人还在一众北方考生的试卷上添加了评语,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 说实话,事情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和科举考试公正不公正没有关系了,这就是一次纯粹的政治挑衅。 那时候老朱已经彻底的垂垂老矣,身边可用的勋贵也被他自己杀的杀、发配的发配,而且为了朱允炆能得到文官的支持,皇位能坐的稳固,老朱有生以来第一次向文官们妥协,并没有过度追究此事。 甚至连刘三吾这个主考官最终也只是判了一个流放而已。 他最多也就是利用皇权的至高无上,又单独给北方考生单独开了一场秋闱,又重新录取了六十一个北方士子。 特意让录取的人数比春闱的南方士子多出十个,或许就是这位开国皇帝最后仅剩的倔强了。喜欢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