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明辽国公 > 第397章 欲其亡,使其狂!

第397章 欲其亡,使其狂!(1 / 1)

早朝散后,张御史正欲离去,孔家一官员疾步趋前,将其拉至偏殿角落,神色诡秘道:“张大人,此番辽东之行,那常孤雏想必颇多恶行,大人不可不察。以大人所见,其行事张狂,恐有不臣之心,大人于陛下面前,不可为其遮掩。” 张御史眉头微蹙,心中暗忖这孔家官员来意不善。 常孤雏之威慑历历在目,他岂敢再趟这浑水。遂佯装未闻,目光游移,似在思索旁事。 那官员见状,又凑近几分,压低声音道:“大人,孔家之势,如日中天,大人若能助孔家扳倒常孤雏,日后富贵,自不必言。” 张御史心中厌烦,却又不好发作,只敷衍道:“此事容后再议。” 言罢,借口有事,匆匆离去,留那官员一脸错愕,呆立原地。 至夜,孔家之人复诣张御史府邸。 入门见张御史,拱手作礼,却难掩语气急切:“张大人,此事与我等先前所约大相径庭。大人此番辽东归来,怎就改了主意?” 张御史神色凝重,抬眼直视来人,问道:“汝等以为,辽国公当真易于对付?” 孔家之人嘴角轻扬,神色倨傲,昂首而言:“张大人有所不知,我孔家累世簪缨,朝堂内外,皆有我族子弟,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区区辽国公,纵使有些许权势,在我孔家面前,不过是蚍蜉撼树。大人只需依计行事,与我等共图之,何愁那常孤雏不倒?到时大人之功,孔家必不会忘,荣华富贵,自当接踵而至。” 孔家之人目光灼灼,紧盯着张御史,沉声道:“张大人,明日朝会之上,还望大人改弦更张。将那常孤雏之‘恶行’,详实奏与陛下,务必弹劾到底。我孔家为大人后盾,大人无需有后顾之忧。” 言罢,眼神中透露出不容拒绝之意。 张御史闻之,面露难色,旋即拱手决然道:“此事断不可行!常孤雏之势,远超诸君所想,与其作对,不啻以卵击石。下官于辽东亲见其威,实不敢再涉此险。诸君另谋良策,莫要再强求于我。” 语罢,神色坚毅,毫无转圜余地。 孔家之人闻张御史如此说,脸色骤变,目光森然,冷哼一声道:“张大人,莫要执迷不悟!孔家于朝堂之势,岂容小觑。汝今若不听从,日后仕途恐荆棘满途。我孔家门生故吏遍天下,届时,大人或因些许琐事,便深陷囹圄,身家性命亦难保全。还望大人三思!” 张御史闻此,忽仰面哈哈大笑,声震屋瓦,道:“原来,此即所谓孔家之做派!” 前时孔家尚温言相劝,言辞殷切,此刻却陡然变色,竟以威吓相逼。 张御史心中暗叹,面露讥讽,喃喃道:“始以善言诱之,今忽变脸相胁,此诚孔家之真面目乎!” 孔家之人面色阴沉,逼视张御史,厉声道:“张大人,休要再作他想!究竟是应下此事,还是执意与孔家为敌,速作决断!” 张御史昂首挺胸,毫无惧色,大声道:“欲杀欲剐,悉听尊便!本官既无高堂可累,亦无子嗣挂怀,岂惧汝等威胁!” 孔家之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阴阳怪气道:“张大人,好气魄!” 言毕,孔家之人甩袖而去,身影隐没于夜色之中。 张御史呆立原地,神色灰败,仿若失魂。 他心中清楚,孔家势大,此番忤逆,纵能保全身家性命,这一世功名,怕也如梦幻泡影,再无挽回之机。 数日之后,忽有朝臣弹劾张御史,言其在任期间,多行贪污受贿之举,罪状罗列,言之凿凿。 朱元璋闻之,龙颜大怒,即刻着人彻查。 未几,查证属实,圣心震怒,降旨将张御史罢黜。 张御史往日风光不再,一朝之间,沦为庶人,仕途至此,戛然而止。 书房之内,朱标神色疑惑,向朱元璋躬身问道:“父皇,那张御史分明遭人诬陷,父皇为何顺了孔家之意?” 朱元璋摆了摆手,神色凝重道:“标儿,汝尚不明白。自胡惟庸事败,诸多官位空缺,旋即补任,其间不乏孔家子弟与门生故吏。观孔家现今行径,与昔日胡惟庸,可有相似处?” 朱标面露忧色,拱手问道:“父皇,莫非父皇欲如整治胡惟庸那般,对孔家动手?” 朱元璋目光如炬,神色冷峻道:“有何不可?孔家整日以圣人后裔自居,然所作所为,实非善举。屡屡弹劾常孤雏,如此行径,留之何益?” 若在往昔,朱元璋断不会轻举妄动,对孔家有所举措。 然今辽东试行新政,成效斐然,令朱元璋得窥大明别样前景。 或觉大明之兴,未必全赖所谓儒生。 观辽东之地,虽少儒生,却发展迅猛,百姓生活富足,一片繁荣。 相较之下,即便是应天,亦或有所不及。 且辽东所出学子,于四书五经、八股文之考较,虽不及彼处儒生,然为官理政、操办实务,其能远胜,不知将彼等儒生甩却几何。 “标儿,昔者,天下初定,以读书人为官,欲其以学识治世,然日久积弊渐显。儒生多拘于四书五经、八股之文,虽通经义,却鲜通实务。 其论政常高谈阔论,不着边际,于农事民生、商贾百业,知之甚少。 为官则或顾私利,或守旧规,难有革新之念,致政务壅塞,民生难兴。” “今观辽东,试行新政,不拘一格用人才。 所出学子,虽于传统经义科考,稍逊于儒生,然其自幼习于实务,晓农事以知民生之基,通商贾以明经济之道。 为官则能因地制宜,务实创新,兴修水利、促贸通商,使辽东之地,仓廪渐实,百姓富足。” “辽东新政,重才而不唯才,不拘泥于旧制。其选才之道,以能者上、庸者下为准则,学子不以出身门第、经义文章为唯一晋升之途,而以实干实绩为考量。 如此,方能使有才者尽其能,为官者务实政,一改旧有读书人为官之弊端,使朝堂气象焕然一新,此乃大明兴盛之望也。” 朱标闻之,若有所思,似有所悟,对父皇之远见卓识,心生敬佩。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辽国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出狱后,手持蛇戒踏仙路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民间精选惊悚鬼故事 翼动九霄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我欲修仙神魔不渡 我的同寢校花 星路仙踪 开局一把破剑,我在异界砍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