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 大明太宗皇帝首创制度,旨在减轻皇帝政务压力。 刘禅看完之后,顿时惊为天人! 原来朝堂之上那些内阁大臣,内阁首辅之类的,是这么个意思!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原本刘禅还以为他们身居朝中前列,是朝中位高权重的大员。 但是现在看来,他们,既不位高,也不权重。 处境具体如何,全要看皇帝的态度! 反而是后面那些六部主官,才是真正的位高权重。 这六部,刘禅还是熟悉的,就是之前大汉的九卿演化而来。 但这内阁,却是大明朝实实在在的独创。 内阁大臣,由大明一众大学士组成。 入阁前,皇帝会下诏,在这些大学士之前加上头衔,以示入阁。 如奉天殿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等等。 这些人入阁之后,将会充当皇帝的个人咨询和助手。 朝中所有递上来的奏章,内阁大臣都有资格查阅翻看,随后留下自己的建议和处置方法。 但他们没有具体的行政权,在查阅留下建议之后,还要将奏章分类管理,递送给皇帝。 而皇帝只需批注是否采用即可。 采纳批红用印,发往六部执行! 不采纳原路打回,或者皇帝自行决断! 这般流程之下,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可谓是飞速提升啊。 奏章经过内阁,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只需皇帝批阅是否采纳就可以。 而最后的决策权,还是紧紧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因为没有皇帝的批红和用印,内阁处理的奏章,六部根本不会认,更别谈什么执行了! 内阁制度,不仅能最大程度的缓解皇帝的行政压力,还不会削弱皇帝手中的权力! 因为这些内阁大臣,在朝廷法度之中,只是大学士的官阶,又或者更低,甚至是远远比不上六部主官的。 这是位不尊! 然后他们身为皇帝的个人咨询,只有查阅,建议,审阅的权力,却没有一点实际实施的实权。 这是权不重! 最后,因为是皇帝的个人咨询,任免或者废黜全凭皇帝个人喜恶,朝中根本没有制度对皇帝进行限制。 皇帝让你上,你就得上! 皇帝想让你下,内阁大臣根本无法反抗! 而总领内阁的,则称之为位内阁首辅,也就是奉天殿大学士。 看到这,刘禅甚至想要拍手叫好。 巧妙,实在是巧妙。 原本刘禅以为无解的难题,却被太宗皇帝如此精巧的设计给解决了。 并且还十分灵活。 皇帝若是想要更轻松一点,那就可以把批蓝权给内阁,使内阁获得行政权力。 这样,皇帝身上的担子能变得更加轻松。 不仅如此,给权和收权,全凭皇帝一人做主,朝中根本没有制度去限制。 这大明朝皇帝手中的权力,还真是恐怖啊。 难怪这朱祁镇要决定要御驾亲征之后,根本没人拦的住。 知道了内阁之后,刘禅又开始对大明朝的其他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版图,臣子,勋贵,文官,阉宦,军队,地方,财政,礼制等等。 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也需要用诸多手段才能彻底了解,绝非史书典籍就可以概括全部。 但经过这一下午的查阅,刘禅也绝非之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刘禅。 并且在一下午的查阅中,刘禅看到了一个频频出现的名字。 英国公,张辅! “四朝老臣,战功卓着,大小战事数百场,无一败绩,这简直就是大明的保护神啊!” “只可惜,年纪稍大了一些!” “要不然,这北伐之事完全可以交给他!” 刘禅喃喃道。 这时,皇帝御驾突然停滞,打断了刘禅的思考。 刘禅抬头,只见前方也出现了一队人马,正气势汹汹的朝着自己而来。 刘禅正诧异,这皇宫之中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拦皇帝的驾。 一名内侍就飞快跑过来禀报了: “陛下,太后驾到!” “还有皇后娘娘!” “太后?皇后?” 刘禅说着,下一刻,这一队人马就已经到了近前。 一位衣着华贵,仪容端庄的美妇人款款而来,眼中似有怒火。 其身后,还跟着一位面容端庄,清丽淡雅,身形高挑的女子,不时看美妇人一眼,不时扫自己一眼,眼中尽是担忧。 那美妇人直接走到皇帝御驾跟前,也不开口,就这么直愣愣的盯着刘禅。 而后面那女子,则是欠身行礼: “臣妾参见陛下!” 如此,刘禅如何还能不明白,只不过,刘禅并未从御驾上起身。 反而是先点头,让皇后免礼,随后在微微拱手,面向美妇人,行礼道: “参见母后!” “本宫听闻,皇帝下朝之后,午膳也没吃,就差人找来太祖,太宗,宣宗时期的史书典籍和起居注!” “随后,就带着数百宫人,抬着御驾,在这紫禁城里乱转悠!”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帝想要干什么?” 孙太后看着自己儿子,开口道。 “母后说笑了,找来太祖,太宗,宣宗时期的史书典籍能干什么,自然是要查阅翻看!” 刘禅笑道。 “既是看书,是奉天殿不能看?乾清宫不能看?还是坤宁宫不能看?” “非要拉着数百宫人,在这七月大热天,烈日灼灼之下,满地乱转悠的看!” 孙太后怒斥道。 听得孙太后所言,提及坤宁宫是不是不能看书时,后方年纪尚轻的皇后脸色猛然间闪过一丝嫣红,随后便悄咪咪低下了头。 只是这抹嫣红,却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从脸蛋烧到了耳垂。 对此,皇后还伸出小手摸了摸,但刚一触碰耳垂,小手就跟受惊似的弹开,似乎是被耳垂的嫣红给烫到了! 而后,小脸就更红了! 而刘禅,听得孙太后所言,才猛然想起,自己拉着御驾视察皇宫的事了。 只不过后面看典籍太过入迷,都把这事给忘了。 刘禅连忙从御驾上起身,随后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是舒服了,而跟随自己走了一下午的宫女太监,浑身却早已经被汗水打湿。 “哎呦!” “母后教训的是。” “这事是儿臣疏忽了!” “你们几个,速速将这些史书典籍抬入朕的寝宫,然后各自去休息领赏。” “还有你们,也别跟着了,都下去吧。” “今天随朕辛苦了一下午,统统有赏!” 面对皇帝的恩赏,数百宫女太监顿时惊喜非常,连忙下跪谢恩。 “谢陛下赏赐!” “谢陛下赏赐!” 对此,刘禅摆摆手,示意他们免礼散去,似乎早已经习以为常。 但这,却让孙太后感到一阵不可思议。 知子莫如母,没有谁比孙太后更了解自己这个儿子。 行事一向倔强,并且死不认错,死不悔改。 每次自己训斥他,都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皇帝不仅主动认错,还恩赏数百宫女太监!喜欢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