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菲鲁兹沙告诉匈牙利的使者,大明讲究一个礼多人不怪,礼物只要送得多,那就是有价值的。 这一次,菲鲁兹沙又说,送礼要讲究人家喜不喜欢。 虽然菲鲁兹沙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但为什么听起来怪怪的? 不对劲! 可哪里不对劲,这位使者又说不上来。 只能先把礼物给菲鲁兹沙送过来,看到满车的金银、珍珠玛瑙,菲鲁兹沙像当初蓝玉教训他一样,对他说道:“这些金银,你觉得珍贵,但是在大明人看来,这些金银不过是区区小物,大明乃天朝上国,你们视若珍宝的东西,他们会缺?” 匈牙利的使者听到菲鲁兹沙的话,不由得点点头。 菲鲁兹沙说的对啊。 金银、珍珠玛瑙这些东西,大明会缺么? 想到被国王当成传家宝的丝绸和陶瓷,这位使者认为那些才是最珍贵的东西,可想想,丝绸和陶瓷都是从大明传出来的,蓝玉应该不缺吧? “国王殿下,您应该清楚,我们最好的财富,都来自于大明,大明富有四海,我们怎么可以拿大明的物品去赠与蓝将军呢?” 匈牙利的使者分析的很清楚,但菲鲁兹沙却对他说道:“你看你这话说的,蓝将军忠君为大明,他又岂会在乎你的恩惠?在大明有句话,叫‘视金钱如粪土’,蓝将军就是此等人物,他根本不在乎什么金钱,他只是为实现更高的理想而战!” 然后,菲鲁兹沙搬出来了一套‘蓝玉不喜欢钱、只想让大明富足’的理论,很快匈牙利的使者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哦,我明白了,我要用这些金银,去采买大明的物产!” “对!” 菲鲁兹沙认为对方了解了此中深意,然后对他说道:“你这么作,蓝将军一定会夸赞你的。” 你只是一个很得力的下属! 而我,菲鲁兹沙! 是蓝玉将军的好朋友!好兄弟! 身份上的差距,足够让菲鲁兹沙自得。 …… 蓝玉在印度搞的轰轰烈烈,在大明本土,也非常热闹。 朱元章突然对官场下手,把一众行省的官员叫到应天府,逮住他们就是一顿臭骂,尤其是他们的公文,写的辞藻华丽,但实用的却只有寥寥几句,让朱元章不胜厌烦。 这一次,朱元章把他们喊过来,就是给他们上培训课的。 培训他们如何写公文,如何写让朱元章满意的公文。 朱瀚没有参与这里面的事情,因为他们是要服务朱元章,而不是服务自己。 参与不参与此次的培训,对朱瀚来说没有必要,而且他和朱元章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客套。 两兄弟在交谈时都是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拐弯抹角。 朱元章倒是意气风发,很热衷于给各个行省的官员上课,而且讲的很开放,时不时的还能听到朱元章的一两句粗话。 在场的官员听着朱元章给他们训话,心中万分憋屈……感觉自己这辈子读的书,都白读了。 想想,朱元章以前的身份是什么? 佃户!行乞的僧人! 朱元章还在为生活而疲于奔命的时候,这些行省的官员已经开始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昼夜读书了,这些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比朱元章读的书要多。 可现在给他们上课的人是朱元章,是这个曾经身份远不如他们的人。 朱元章的虚荣心得到了彻底的满足。 拿着这些官员上的奏折一本接着一本的骂,把上奏折的官员骂的是狗血淋头。 而且朱元章骂的是有理有据,每骂一次人,都是奔着痛点去的,这些官员虽然很不甘心被骂,我们只是大明的臣子,又不是你朱元章的仆人,你这么骂我们合适吗? 可想要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因为朱元章骂的对,想反驳都没机会。 这些官员在被朱元章骂完,回到住的地方后,心中难免意难平。 造成他们被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朱元章不喜欢儒家的那一套,甚至很厌恶儒家的繁文缛节。 在大明以前……啊不对,是在朱瀚把孔家流放以前,他们无论如何写奏折都没有问题,因为那些所谓的繁文缛节,都是孔氏代表的儒学中应该有的,可朱瀚以风卷残云之势把孔家从神坛拉下马,他们就再没有理由再用原来的那套了的。 朱元章:老孔家都被咱打倒了,你还用老一套来湖弄咱? 这些各行省的官员都是聪明人,他们意识到时代变了,他们也要随着朱元章的喜好变化而变化,再像以前一样敷衍了事,在朱元章这里行不通! …… 朱瀚在做另外一件事:照顾孩子。 娜塔莉和索菲亚的孩子出生了,一位是姑娘,一位是男孩。 男孩黑头发黄皮肤,一双眼睛则继承了索菲亚的灰蓝色的童孔,一双眼睛中仿佛有蓝宝石一样;女孩则继承了娜塔莉白色的皮肤,头发也是金黄色,但眼睛却是黑色。 在接生的时候,媒婆看到两个孩子和自己接生时的不一样,也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接了两个小怪物,可朱瀚却丝毫不介意,他告诉其他人,这种孩子叫做混血,就是不同肤色人的后代,长相自然会有些差异。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种差异叫做遗传。 如此科学的事情,朱瀚解释起来却没多少人相信,和朱瀚的‘科学’比起来,他们更愿意相信‘神’学。 朱瀚见一时半会也无法改变他们的看法,索性也不再去解释,再说以朱瀚如今的地位,他的后代再怎么‘妖魔鬼怪’,都没有人敢对他的后代动手脚,而且以后会有更多不同肤色的女子涌入大明,而在海外的大明人,他们也会和不同肤色的女子生活在一起,然后有更多混血的孩子出现。 到那个时候,谁还会说什么? 谁还能说什么? 朱瀚每天抱着自己的混血姑娘爱不释手,真的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她宝贝的不得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朱瀚对女儿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比儿子都让他开心。 不过,朱瀚也不是无时无刻都能陪在孩子身边,他也有自己的事情做。 比如,越来越多的学子被朱瀚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一起送到应天府,然后派向海外。 被挑选出来的学子,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要到海外去,而是到了应天府以后才知道,自然会有很多人不想去海外,他们纷纷上书抗议,坚决反对派自己到海外。 海外,不毛之地。 那是人能呆的地方吗? 而且,海外的土着根本不会汉语,到时候怎么交流? 连语言都不通,交流起来岂不是对牛弹琴? 这些学子表示自己被蒙骗,所以纷纷上书,请求朱元章收回成命。 现在的朱元章正在开心的给百官上课呢,哪在乎这些学子的请求? 直接交给朱瀚,让朱瀚看着办。 当然,朱元章在派人给朱瀚传话的时候,也告诉朱瀚了:你如果不愿意做,可以等咱给官员们上完课再去处理。 于是,朱瀚就去了,而且他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之前,朱瀚向朱元章建议,把学子分配到大明海外的飞地去,可却被朱元章以大明内部官员不足给拒绝了,但当时嘴上说的是拒绝,可实际上却偷偷摸摸的把人都给朱瀚找好了,十万学子,各个层面的都有,现在在应天府的是第一批后面还有更多的学子要到。 这些学子都已经满十六岁,其中有刚读书一两年的,也有从小就开始读书的,这些人就像是种子,需要让人带到海外的土地上,才能更好的生根发芽。 所以,这些人不需要有太高的文化水平, 他们只需要把大明文化的种子种下去,就已经够了。 住在大理寺的学子,大概有一百三十人左右,而这一百三十人,基本上也是反对声音最大的一百三十人,算得上是硬骨头了。 朱瀚也是头铁,他牙口比较好,吃不了软饭,就喜欢吃硬的。 所以,朱瀚来到了大理寺! 人的名树的影,当朱瀚出现在大理寺中的时候,整个大理寺变得鸦雀无声,一方面是因为朱瀚在建立大明中所立下的功绩,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朱瀚在他们心中的凶名。 这是以一己之力掀翻整个孔家的男人,整个文坛的扫把星,谁见到他不害怕啊? “看你们的样子,似乎都很畏惧我,是因为我的凶名?认为是我覆灭了整个孔家?” 朱瀚见到这些学子,直接开门见山:“孔家有没有我,他们最终都会因为没有适应潮流而被颠覆,我只不过是加快了他被颠覆的时间而已,你们也是一样,如果只是看到大明本土的一亩三分地,那你们也不过是时代浪潮中的一粒沙,泯灭于众人。”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朱瀚一句话,就把他们的后半生给确定了,他们怎么可能认同? 可是,朱瀚并没有就此收手,反而继续追问:“怎么?认为我说的不对?对我说的不服气?” “无所谓,时间会证明我说的是正确的,今天我们不说这个,说说你们不愿意去海外的事,你们认为让你们去海外,是在流放你们……我告诉你们,你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大错特错!” 朱瀚挥挥手,看着诸多学子道: “你们自诩为孔孟门徒,那我今天就用四个字来询问: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这一词,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中。 西周时期,朝堂在各地设立了国学和乡学。 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 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注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等基础知识。 然而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 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乐崩坏,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 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培养有潜力有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 孔子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所有愿意学习的人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故而孔子以前属于“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 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 可以这么说,有教无类可以说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总概括。 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包含孔子一生的教育理念和追求。 这种追求,是大理寺的一百三十多位学子达不到的思想境界。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孔子大力提倡‘有教无类’,现在的这些学子,很可能连书都念不上。 朱瀚用了孔子治学的四个字,直接让反对出海的学子鸦雀无声。 是啊,他们一直信奉的都是孔子,哪怕孔子的后人家族被朱瀚连根拔起,但在天下学子心中,他们依旧是孔氏门人,朱瀚用孔子的话,这些学子哪里能反驳? 他们大明本土人是人,海外那些土着就不是人了吗? “英王殿下,我们、我们并非不想去海外,国家有命我们自当遵从,可我们去了海外能做什么?我们的语言都是不通的。” 有学子从另外一方面反对出海,可朱瀚是何许人也?看书溂 你们反对是吧? 好! 我提出来一个让你们无法反对的势力! “这位学子说的很好。” 朱瀚拍拍手掌,对他提出的问题表示赞赏,可还没等他得意,就听到朱瀚话锋一转,直接询问道:“你可知,现在在海外,教化当地土着的,是什么人?”喜欢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