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土地寿命(上)(1 / 1)

"再一个,治理这些在历朝历代看来是不毛之地的西南边陲,其实也能间接缓解未来会随着时间流逝,愈发紧张的土地兼并。" "从而,延长我大明的国祚。" 趁着"刘三吾"和颍国公傅友德凝眉不语的时候,曹爽又顺理成章的引出了下一个话题,并着重在后半句话加强了语气。 他知晓,既然紫禁城中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已是知晓了他的存在,那么他表现的越有能力,自身便越安全。 毕竟他不同于牢房外目瞪口呆的颍国公傅友德,他在军中毫无根基可言,完全威胁不到中枢朝廷的统治。 以朱元璋一边对官员品德吹毛求疵,一边又不断擢升人才的双标举措来看,他何时能够走出这诏狱,全看他能够创造多少价值了。 "什么?还能延长我大明的国祚?!" 正如曹爽所预料,但他的后半句话在牢房中响起的时候,无论是"文官"刘三吾,亦或者"武臣"傅友德,均是肉眼可见的激动起来。 尤其是满脸褶皱的"刘三吾",不仅胸口剧烈起伏,就连双手也忍不住颤抖起来,粗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快,先生,您给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许是怕朱元璋因为过于激动,导致急火攻心,乐极生悲,颍国公傅友德赶忙抢先一步说道。 "两位都是我大明的重臣,应当知晓当今天子在建国之初,便定下的基本国策吧?"虽然曹爽也没有料到眼前的"刘三吾"竟然会如此激动,但仍是很快镇定下来,并在其近乎于癫狂的眼神中淡然道。 "重农抑商,富藏于民.." 深吸了几口气,朱元璋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声音略有些颤抖的回应道。 回想大明建国之初,张士诚,陈友谅等强敌虽是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北元汗廷依旧享有不容小觑的实力,且时常袭扰大明边境。 为了能够让饱受战火洗礼的百姓们迅速恢复民生,他在刘伯温等"谋士"的帮助下,迅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策。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重农抑商",将大量的土地交还给民间百姓,鼓励耕种。 "不错,陛下的国策本意是为了体恤百姓,但两位可知晓我大明的土地制度?" 挠了挠似乎有些发痒的头皮,傅友德不自觉看向牢房中的朱元璋,他虽是被朱元璋赏赐了诸多田地,但对于具体制度,还真不了解。 "先生说的是,两田制?" 略作沉默之后,朱元璋便主动接过话茬,继续坐实其"关爱百姓"的人设。 "正是。" "老爷子可知晓,我大明如今登记在册的土地,大概有多少?" 此刻的曹爽虽是提问者,但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内心却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只能寄希望于眼前博学多才的"刘三吾"能够知晓了。 否则他还真不好自圆其说。 "我大明的田地制度承袭前元旧制,拢共分为官田和私田两种,相加起来约有近千万顷。" 略作思考之后,朱元璋便是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语气中满是自信。 回望过去的百余年时间,蒙元统治者因为深受草原游牧文化的影响,对于"耕地"毫不在意,甚至将作为中枢朝廷重要财政来源之一的"田税"都承包给了生性逐利的回回商人。 而这些回回商人在提前向蒙元朝廷缴纳了一定数额的"税收"之后,便将矛头对准了民间百姓,肆意提升税点,继而导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故此,早在他御极称帝之前,便着手统计麾下领土田地的数量,而后更是将这个范围扩大到全国。 经过数年的努力,朝廷大概在全国范围内清理出了九百余万顷的土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百姓掌握的"私产",还有部分则是"官产"。 所谓"官产",便是由皇室直接拥有的土地,其中还包括了曾经赐予勋贵,藩王,高官的田产。 除此之外,朱元璋最为引以为傲的"军屯制度",即全国各地边军自力更生,开垦耕种的田地也是"官产"。 而这"官产"的来源,除了是从蒙元统治者手中继承而来,便是朝廷在平定地方割据势力之后,没收其政权权贵的田产。 "我姑且认为,老爷子您口中的这近千万顷田产,应当是没有包括西南诸省土司麾下的土地吧?"略有些错愕的点了点头之后,曹爽便是看向眼前的"刘三吾",暗道建国之初的大明竟是拥有如此之多的田产土地。 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田产依旧逃不过被兼并的历史定律,导致民间百姓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见眼前的"刘三吾"点头,曹爽转而继续说道:"咱们依旧以前宋和蒙元时期来举例。" "两宋时期,因为海上贸易的兴盛,宋廷的税收不再局限于田产的税收,而是以海上贸易为主。" "此等变化,直接导致了宋朝统治者疏于对田产的管理,不再抑制民间地主士绅进行土地兼并,导致掌握着在朝廷和民间百姓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尽皆流入到地主士绅的手中。" "对于这一点,宋朝宰相王安石虽然试图变法,但因直接触碰到地主阶级的利益,只能落得一个黯然失败的下场。" "也正是因为宋朝土地的疯狂兼并,方才爆发了在历史上次数最多的民间起义。" 此话一出,无论是深谙百姓疾苦的朱元璋,亦或者对田产制度并不了解的颍国公傅友德尽皆变色。 他们似乎听懂了曹爽的言外之意。 这土地的兼并速度,将会直接导致民间百姓的生存环境,继而影响到朝廷的统治? 毕竟他们二人揭竿起义,不就是因为在蒙元统治者麾下,压根吃不饱饭了吗? 像是猜到了眼前两位重臣的心中所想,曹爽虽是没有加重语气,却也忍不住放缓了速度:"代替蒙元统治者收税的回回商人们虽是贪婪,但却不敢触碰地主阶级的利益,只是不管不顾的压榨百姓们。" "故此,元朝国祚不足百年,百姓们便被回回商人以及地主阶级压榨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继而揭竿起义。"喜欢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看不起杂灵根?我直入仙道! 核舟界 九世轮回后,师尊看我眼神不对劲 师妹万人迷,修真大佬争着宠 邪神登阶:女信徒叩门献祭 三国:校长别怂,全校扛你上皇位 洪荒:悟性逆天,我带领人族崛起 重生:我是修行界太子爷 庶民崛起 至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