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宋应星(1 / 1)

九日过后。 随着初升的晨曦刺破晨雾,贡院落锁多日的大门终是被日夜于此梭巡的锦衣卫缇骑们缓缓推开。 此时贡院外围的街道上早已布满了自古以来便喜欢看热闹的百姓以及读书人的亲眷们,将本是豁达的街道挤得满满当当,动弹不得。 "出来了,出来了.." 半晌,随着领头的五城兵马司差役们率先迈出大门,瞧上去狼狈不堪的"士子们"也纷纷迈出了身后的考场。 许是贡院考场的环境有些冗杂,当这些士子感受到头顶扑面而来的阳光的时候,竟是有些恍惚,旋即各种各样的情绪便在众人的脸上蔓延开来。 其中发挥顺利者,自是欢欣雀跃,不顾筋疲力尽的身体,与赶来迎接的亲属故友们连连寒暄;但也有发挥失常者,黯然神伤的朝着亲眷摇了摇头;更有满头白发,行将就木的老人痛哭流涕。 寒窗苦读数十年,最终仍是落得一场空。 人生百态,在这一刻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好在眼下能够在京师贡院参加"会试"的考生们皆是有举人功名傍身,纵然依旧未能进士及第,生活水平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至多就是浪费了三年的光阴。 就这样,在各自亲眷以及周遭吏员的劝解下,思绪各不相同的士子们先后离开了考场。 虽然最为重要的"会试"已然结束,但他们仍要在京师暂且逗留几日,等待最后的榜单。 毕竟,不到最后一刻,谁又真的会死心呢? ... ... 贡院外的喧嚣足足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宣告平静,但负责维持秩序的锦衣卫们仍未散去,反倒是继续将院门落锁。 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舞弊",历届科举考试的"阅卷"工作都会在考试结束之后,即刻在考场进行,负责阅卷的官员们一律不准离开考场半步。 按照惯例,当所有考生离场之后,主考官便会示意自六部专门抽调的"吏员",将已然被糊上考生姓名的试卷单独抄录以便,以免有彼此"沆瀣一气"的考官能够通过考生的字迹辨认其身。 不过与往年的"旧律陈规"所不同,在紫禁城中的年轻天子在了解到这一特殊"机制"后,便乾纲独断的命令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亲自领着数十名自宫中"内书堂"读书的小内侍们,负责抄录考生试卷。 此举虽是同样遭受到了朝中大臣的非议,但因为初衷也是为了防止舞弊,故而稍作讨论之后便予以通过。 此次天启二年壬戌科的主考官为礼部尚书何宗彦,副考官则是由朱国祚担任。 与在万历朝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何宗彦一般,这朱国祚也是泰昌皇帝在即位之后,便着手起复的老臣,甚至还在弥留之际,钦点朱国祚为"顾命大臣",用以日后辅导朱由校。 但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朱国祚直到年关过后方才回京辅政,眼下暂代刑部的差事。 尽管朱国祚年事已高,但其年轻时却是朝中少有的"主战派",在对待边镇纠纷和番邦蛮夷的事情上,态度十分强硬。 万历二十年正月,当日本入侵朝鲜的消息传回大明之后,彼时尚为皇长子朱常洛身旁侍读的朱国祚便不顾个人位卑言轻,坚持对日本出兵。 甚至在日本从朝鲜退兵之后,这朱国祚还想上奏万历皇帝,趁胜势顺海而下,肃清日本沿岸的"倭寇",乃至不折不扣的主战派。 正是考虑到朱国祚的"过往功绩"以及在场中刚正不阿的立场,朱由校方才令其担任此次会试的"副考官",借此提高何宗彦和朱国祚二人在朝中的地位。 ... 贡院幽静的正堂中,数十名成熟干练的官员分别落座,一脸认真的批阅着手中刚刚由宫中内侍抄录而来的试卷。 今年会试的考题还是与"强国和治理民生"有关,他们心中早已有了一套标准答案,手中朱笔每一次落下,便间接决定了一位士子的命运。 窸窸窣窣的试卷翻阅声中,坐在正堂角落处的一名官员脸色不断变幻,似是对眼前的试卷难以抉择。 这考生应当是农户出身,或者家中以务农为生,对于农业生产的见解颇深,从大谈特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只可惜这内容,与此次考题相比,实在是有些牵强呐。 不过在犹豫过后,这官员仍是挣扎着起身,在周遭同僚狐疑的眼神中,蹑手蹑脚的行至坐在上首的何宗彦身旁,低语道:"大人,您且瞧瞧这份试卷。" 功成名就,莫忘来时路。 虽说如今的他已是官居六品,未来尚有大好的前程,但他幼年时却也不过是终日饿着肚子的乡下娃。 这份试卷的内容,实在是让他产生了诸多共鸣呐! "哦?兆隆兄,快来一块瞧瞧.." 事实上,心思如发的何宗彦早已察觉到眼前这名在自己位置上面露纠结之色,不断挣扎的官员。 眼下见得这人并未擅作主张,而是主动前来请示,脸上不由得泛起了一抹满意之色,默默将其面容记在心底之后,便是招呼着身旁的朱国祚一旁阅卷。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此,朱国祚也是笑吟吟的点头,共同观瞧起这份内容似是有些争议的试卷。 只是随着两位老臣渐渐将试卷上的内容尽收眼底,其嘴角挂着的淡笑便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凝重。 坦白来说,这试卷的辞藻并不华丽,方向也平平无奇,无外乎与发展农业有关。 但不同于以往那些只会"纸上谈兵",实际上从未在农田里待过一日,感受过泥土味道的士子们所不同,这考生针对于农业诸多的常见问题均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且看上去好似颇为合理? 咕噜。 吞咽口水的声音响起,两位入朝为官多年的老臣面面相觑,皆是瞧出了对方脸上的愕然。 他们二人曾常年在地方为官,赋闲在家的时候也曾自己开辟一小块土地,借此"自娱自乐",深知手中这份试卷的意义之重大。 "快,即刻将这试卷在抄录一份,呈递给王公公,请他务必进宫,交由天子预览!" 很快,幽静的官厅中便是响起了何宗彦急不可耐的低吼声,引得正埋首于桌案上的官员们纷纷抬头,表情颇为错愕。 不过眼下的何宗彦显然没有心情理会眼前这群不知发生何事的官员们,索性亲自拿起朱笔开始抄录,脸上的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很快,正百无聊赖,在考场中梭巡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便匆匆赶来,并在知晓了事情原委之后,便急匆匆的往贡院外间走去。 以他的身份,负责维持秩序的锦衣卫们自是不敢阻拦。 呼。 望着司礼监掌印太监逐渐远去的背影,何宗彦和朱国祚二人呼吸沉重的落座,旋即便是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似是达成了某种默契。 下一秒,一向"循规蹈矩",并且担任礼部尚书的何宗彦便是亲手掀开了试卷上方被特意糊住的部分,这份试卷主人的名字也随之跃然纸上。 宋应星。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无敌家主:本家主有亿点点强 跨时空的墨香:秘境之旅 我愿凌虚 三国之寰宇天下 剑仙张三 穿越的我,靠开盲盒踏上巅峰 被赶出宗门的我反手加入合欢宗 庄子传奇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 高武:锦衣卫杀星,皇帝求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