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日。 辽东战场的阴云重重虽是没有波及到千里之外的京师,但此刻永定门外的行商走卒和守城士卒们依旧如临大敌,眼神凝重的盯着在远处官道上拍马扬鞭的骑士,漫天尘土飞扬。 时至如今,女真老酋努尔哈赤领兵倾巢而出的消息早已人尽皆知,上至朝廷官员,下至寻常百姓,均是对此议论纷纷。 毕竟传闻中"矛头"所在的凤凰城不比重兵把守,固若金汤的辽沈防线,与女真建奴接壤的朝鲜和漠南蒙古又被其悉数征服,免去了后顾之忧。 此等情况之下,"势单力薄"的凤凰城,实在是凶多吉少。 想到这里,官道两侧的百姓们便是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望向官道上骑士的眼神也是惊惶不定,心情忐忑不已。 唏律律! 终于,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满脸风霜之色的骑士猛然勒紧缰绳,自怀中摸出一枚证明身份的堪合,将其递给了为首的守城士卒,口中急切道:"辽东紧急军情,速速放行。" 闻言,为首的守城士卒赶忙双手将其接过,匆匆一瞥之后便是将其交还,并且挥手示意骑士入城,将涌至喉咙处的话语重新咽了回去,心中隐隐涌现了一抹不详的预感。 假若是"捷报"的话,这骑士的神情绝不会如此急切,看来辽东的局势果然如传闻中严峻。 "坏了,出事了。" 望着骑士渐行渐远,并最终消失不见的背影,官道两侧面面相觑的人群中突然响起了一道有些不安的呼喊声。 自万历末年以来,朝廷在辽东损兵折将无数,先后丢失了多座重镇,其中更是遭遇了"萨尔浒之战"的惨败,直至当今天子即位之后,方才止住了颓势。 但稍微有些见识的人便会知晓,即便如此,朝廷也仅仅是在辽东站稳脚跟而已,靠着固若金汤的沈阳城,方才挡住了建奴的攻势,依旧没有抢回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而且刚刚那骑士惊慌失措的模样,他们可是尽皆看在眼中... "散了散了,都别瞎琢磨。" 眼见得人群即将沸腾起来,在场的兵丁们便是挥舞起手中的兵刃,强行驱散了眼前神色各异的百姓们,以免造成更大的恐慌。 但正所谓人言可畏。 尽管没有半点证据,但"辽东出事"的传闻仍是如星星燎原一般,迅速在京师的大街小巷之间蔓延开来,惹得在署衙当值的官员们都是惊疑不定,忍不住将惶然的目光投向紫禁城。 ... ... 乾清宫中,以内阁首辅方从哲为首,次辅刘一璟,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毕自严,吏部尚书周嘉谟等重臣依次落座,脸色凝重的传阅着手中的奏本,不时便有窸窸窣窣的私语声响起。 "诸位卿家,如何看?" 半晌,暖阁中的沉默被一道沙哑的声音所打破,身着常服的大明天子朱由校脸色铁青,身躯因为愤怒而微微的颤抖着。 一语成谶,那阴险狡诈的女真老酋果然如自己所料,最终选择了"声东击西"的方式,重兵围困凤凰城,但形势却要比自己想象中严峻许多。 原本在辽阳城外虚张声势的镶白旗竟是突然南下,选择兵临海州卫,并且洗劫周边的盐场。 依着时间来推算,只怕除却设立在海州城中的盐场,其余大大小小的盐场们恐怕早已遭到了女真人的毒手。 "回禀陛下,臣以为建奴分兵冒进海州,实乃自视甚高,不足为虑,陛下应传令辽东经略,令其出兵援之。" 话音未落,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率先起身回禀,表情坚毅。 建奴竟然狡猾至此,先是以重兵围困凤凰城,而后分兵扫荡辽南,并最终将目标集中在以富庶见长的海州城。 "但如今形势不明,建奴又以骑射见长,倘若建奴志在调虎离山.."迟疑少许,工部尚书毕懋康也起身回应,脸上写满了迟疑:"倘若辽阳有失.." 闻听此话,在场的朝臣们脸色更加难看,却也无人出声反对,就连兵部尚书王在晋也是轻轻颔首,没有予以反对。 尽管毕懋康平日里在朝中的存在感不强,廷议的时候也极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刚刚的言论却是老成持重之言。 远水解不了近渴。 朝廷若是想要驰援海州卫,必须要从辽阳调兵,但若是出兵不利,中途遭遇到女真人的埋伏,导致辽阳失陷,此等战果恐怕要比昔年的"萨尔浒之战"还要恶劣数倍不止。 "海州兵力虽是空虚,但城中守御却是严密,城中守将又是经略熊廷弼钦点的心腹,建奴或许难以逞凶?"见暖阁中的气氛有些压抑,次辅刘一璟便是故作镇定的宽慰道。 那镶白旗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万余人,建奴又不善攻城,手中也没有攻城器械,如何能够威胁得到严防死守的海州城? 建奴也只是白费工夫罢了。 听得此话,在场朝臣们难看的脸色方才好看了不少,唯有兵部尚书王在晋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猛然倒吸了一口凉气,并将目光投向案牍后沉默不语多时的年轻天子,等待着天子的决断。 倘若围困海州城的,只有建奴镶白旗这一支偏师,自然是不足为虑,但就怕女真老酋在知晓海州盛产食盐之后,选择"舍近求远",转而攻伐海州城。 毕竟在先后解决了朝鲜人和蒙古鞑子这两个潜在的"隐患"之后,女真建奴已是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在辽镇驰骋。 "辽东经略向朕密奏,他已传令广宁总兵李如柏,令其节制西平堡官兵,率军赶赴海州驰援。" "另外,辽阳驻军也将伺机而动,配合作战!" 迎着眼前重臣的注视,案牍后的年轻天子清了清嗓子,不辨喜怒的分析着辽东战场未来的走向,但其微微眯起的眼睛中却是一片寒冷。 这来势汹汹的女真建奴,未免有些太过于目中无人了,竟敢孤军深入至海州卫,这是笃定他们大明没有趁势收复故土的勇气和能力?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