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兰州肃王(1 / 1)

自京师西直门而出,往西北方向而行约莫三千余里,便是隶属于陕西布政司管辖的"临洮府",并节制西北重镇——兰州。 兰州坐落于西北核心,自秦朝开始便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扼守"河西走廊"的门户,地势上南高北低,享有"黄河明珠"的美誉。 洪武二十五年,太祖朱元璋封其十四子朱楧为肃王,藩国初定为陕西平凉府,后于洪武二十八年改驻甘州,乃是赫赫有名的"塞王"之一。 因为手中握有的权柄过甚,朱楧于建文元年主动请求"内迁",并最终将封地定在了兰州,自此肃王一脉便在这座西北重镇繁衍生息。 不过因为兰州府的地理位置过于重要,直接节制塞外蒙古诸部,并且肃王朱楧本人在众多蒙古部落的心目中威望甚重,导致其备受成祖朱棣的猜忌,俸禄待遇为诸王中排列末席。 尽管肃王府早在宣德六年,将手中节制的"甘州右护卫"军权交还中枢,手中仅剩下一支卫所用以维系王府安危,但依旧受到朝廷的猜忌。 瓦剌留学生朱祁镇即位之后,便曾多次以"备边"的由头,征调肃王卫官兵赶赴榆林镇和宁夏镇服役,以间接削弱肃王手中的军权。 不过即便如此,坐落于帝国边疆的肃王仍未受到朝廷的信任,俸禄仅有可怜的"五百石",与秦王,晋王,楚王等宗室的万石俸禄相差了整整二十倍。 终有明一朝,肃王府的处境也是最为寒酸落寞的。 ... ... 已是之时,偌大的兰州府城一片漆黑,唯有位于府城西北处的"肃王府"仍亮有点点灯火,勉强驱散了寂静的黑夜,拥有一丝光亮。 这肃王府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在前元兰州州署衙门的基础上予以扩建,占地超过三百亩,同样以三大殿为中心,承载着兰州的最高权力中枢。 借着头顶的月色一路而行,越过承运门之后,便是历任肃王寝宫所在的"存心殿",此刻忽明忽暗的宫灯下,隐约能够瞧见一名面容有些消瘦的青年,赤裸着双脚,坐在上首的王位上。 或许是门窗未曾闭合,亦或者年久失修,夜间凛冽的北风竟不时吹进肃王寝宫,寒意逼人。 "李伴伴,"半晌,青年有些沉重的声音于宫殿中响起,微弱的语气中满是落寞的自嘲:"王府的承运库中可还有能够变卖的物件.." "这眼瞅着就要到年关了。" 闻言,一名在殿中默立多时的老太监便是微微躬身,操着沙哑的喉咙涩声道:"还请王爷放心,奴婢已是安排妥当了.." "在等个十来天的功夫,王爷您的俸禄,也就该送到了.." 嘶。 此等对话若是被外人知晓,定然会瞬间引起轩然大波,堂堂宗室藩王,居然沦落至要靠着变卖府中物件过年的境遇? 这处境,怕是比之寻常的士绅富商还要不堪吧。 自初代肃王朱楧就藩以来,这肃王府便不受大明天子的待见,俸禄待遇一直是诸王中最差的。 永乐元年,成祖朱棣在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之后,为了避免留下口舌,也为了收拢诸王手中的军权,对分布在大明各地的宗室藩王们肆意封赏,唯独漏过了在西北边塞,手握重兵的肃王朱楧。 不仅如此,因为兰州位于帝国西北边陲,粮饷转运很是麻烦,肃王府的俸禄也由成祖朱棣规定的"一千石",转而变更为宣德年间的"五百石"。 直至嘉靖皇帝即位,方才实在看不过去,将肃王府的俸禄恢复为"一千石"。 也正是由于"囊中羞涩",肃王一脉自朱楧开始,便子嗣单薄,历史上曾先后三次发生"绝嗣"的情况,险些国除。 啧。 失魂落魄的吧唧了一下嘴之后,坐在王位上的青年喃喃自语,眼神空洞:"外人都说天子性情冷血,对待我们这些宗室刻薄寡恩,但本王却觉得他还算不错.." "起码没有拖延,顺利的让本王袭爵了.." 他叫朱识鋐,乃是上任肃王朱绅尧的嫡长子,于万历四十二年封为世子,并在天启元年袭爵,成为大明的第十二任肃王。 "王爷所言甚是。"闻言,被称之为"李伴伴"的老太监便是满脸认同的点了点头,心中也不由得感慨起来。 一般来说,朝廷为了节省开支,在前任宗室藩王病故之后,通常不会第一时间允准"世子"即位,而是以各种各样的由头,拖上几年之后,方才允其袭爵。 但兴许是眼前的朱识鋐与当今天子年纪相仿,仅差一岁的缘故,那位在市井间被诟病为"冷血"的年轻天子却是没有做半点耽搁,十分痛快的让朱识鋐袭爵,并领到了俸禄。 若非如此,他们肃王府恐怕真的要靠着变卖府中物件度日了。 "马场那边,可都点验完了?" "这眼瞅着就到年关了,切莫让手底的人偷奸耍滑.." 怅然许久,存心殿内的沉默再度被打破,年仅十八岁的肃王朱识鋐转而朝着自幼看管自己长大的心腹伴当询问道。 他们肃王府之所以自国朝初年开始,便被历任大明天子所忌惮,除了兰州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战力剽悍的"肃王卫"之外,更重要的原因便是肃王府节制的诸多马场。 不同于由大明户部和御马监提督的马场,这些分布在黄河上游,天然水草丰足的马场乃是他们肃王府为数不多的"私产",而且战马的质量远远优于朝廷那些参差不齐的劣质马。 正统年间,在"土木堡之变"过后,景泰皇帝下令天下宗室"勤王",诸王皆是以钱货搪塞,唯有彼时的肃王朱赡焰当即上供三千匹战马,兵在"肃王卫"抽调五百精锐,赶赴京师。 只可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肃王府与朝廷之间的关系一直有些紧张,这些生长于天地间,品种不断被改良的战马也未能应用于边军,只能廉价的作为"牲畜",用作和民间商人贸易之用。 "殿下放心。" "奴婢已是安排妥当。" "另外,奴婢已然按照您的意思,将奏本送至京师.."片刻之后,老太监如鬼魅般的声音于宫殿中幽幽响起,神情颇为恍惚。 如今辽东战事吃紧,朝廷正是需要战马的时候,只希望紫禁城中的那位年轻天子,能够放弃过往百余年时间里,朝廷对他们肃王府的偏见。 他们肃王府,实在是太穷了。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一个被娇养的NPC竟然成神了 变身女剑仙,她们总想当我道侣 一夜醒来,我成了世界天道 凡人修仙,李玄修仙传 狠起来自己都打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复活的网络 请不要怀疑我的玩家身份 小卖部通末世,一盒泡面馋哭大佬 天龙八部之王语嫣称霸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