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0章 卫所制从创建伊始,就已经是漏洞百出了
听到朱棡将自己引以为傲的“卫所制”,给批判得一无是处。
朱元璋强压心中怒火,“你该不会以为咱的卫所兵是平时种田,打仗时拉去做炮灰的‘农奴兵’。
这种说法就是对卫所制完全不了解,我大明的卫所兵制和元代的军户制不同。
卫所军户分为屯军和战兵两种,两者的比例为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
顾名思义屯军负责耕种,朝廷拨给卫所的农田。
收获上交卫所,用作卫所日常开销和士兵军官的军饷。
战兵每月均可从卫所领取月粮,有战事时则从朝廷领取行粮,来维持生计和作战时所需。”
坐在一旁的朱标,眼看着好不容易缓和的家庭关系,又有濒临“破碎”的趋势。
他连忙开口劝道:“有句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弟能在太原将草原人打得闻风丧胆,至少说明他在军事方面,拥有着比较卓越的才能和天赋。
父皇不妨听听三弟的建议,倘若确实没有可取之处,再动怒施以惩戒也不迟!”
朱棡心里非常清楚,眼下余怒未消的老爹,其实只是想要个相对比较体面的台阶。
“儿臣知道卫所制的确可以,极大缓解财政压力。
大多数卫所,都能实现自给自足。
这个制度相较于募兵制要省钱得多,作为常备军的战兵在对北元的一系列战争,以及将来对西南的战争中,都能发挥出相当优秀的战斗力。”
朱元璋闻言面色总算缓和了一些,“算你还有些见识,这些制度上的东西,都是咱和李善长、徐达等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虽说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总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
朱棡笑着说道:“老爹所言极是,可正如之前儿臣所说。
防止逃兵的措施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朱元璋的面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你是说那些骄兵悍将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势,肆意欺压底层士卒?”
朱棡点头说道:“与世代居住于此的卫所军官相比,从各地而来的士兵地位显然处于劣势。
虽然这有利于军官战时的指挥,但面对世袭军官家族的盘剥时,来自各地的士兵难以形成有效自卫。
除非引起重大事件让朝廷干预,否则他们无法对现有情况产生任何改变。
洪武三年,泉州惠安县民陈同率众起事,曾击败泉州卫军。
这场战斗失败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于,军官们对于卫所士兵的盘剥。”
在乡土情怀浓厚的古代,想要让这些士兵心系大明。
只管在他乡抛头颅洒热血,这在当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此外对卫所士兵来说,更难受的还不是他们每年为了报道跋山涉水,而是路途所有费都需要自己承担。
当然理论上大明卫拨发的军饷,只要不随意挥霍自掏旅费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卫所士兵们的军饷,真的没有出问题吗?
实际上从明初开始,就有很多卫所在军饷发放方面,已经出现了问题。
首先从占大明军队多数的屯兵来说,尽管朝廷为卫所划拨了大片土地,但各地的农田本就质量不一。
更糟心的是,种地属于靠天吃饭的活,自然也有丰年和灾年。
然而屯兵要缴纳的粮食,却是一个固定的定额。
因而对那些分到贫瘠土地,又经常遇到灾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