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878章 万历十五年 1 恩赏旨意

第878章 万历十五年 1 恩赏旨意(1 / 1)

商贾为大使,远驻英格兰。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是,朝中竟然无人反对。 说白了,就是朝堂百官都不希望这个大使的名号落在自己身上。 他们骨子里面还是傲慢的。 西夷之国。 小国。 商人过去跟他们打交道,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整个驻英格兰使团,礼部安排下来的人,就几乎没有进士出身的人,只有一个在礼部供职举人。 即便天子破格提了陈平为选奉官,赐下了蟒袍金带,也没人反对。 这是行头。 陈平领了旨意后,先回了一趟老家祭祖,鞭炮放了整整一夜。 陈家的各个旁支都过来道喜。 陈阿海里子面子都挣到了。 而后陈平自福建登船,远赴英格兰,也就是在同年年尾,英格兰驻大明使臣,也到位了。 英使馆有两个办事处。 一个在北京。 一个在宁波。 北京这边是大使馆,宁波那边属于办事处…… 英格兰也成了第一个与华夏文明深入打交道的西洋国家…… 世宗皇帝,勤奋修道…… 穆宗皇帝,勤奋采花…… 不管干的是不是正事,勤奋他们都是有的。 而朱翊钧也遗传下来了勤奋的优良品德。 不过,却是在治理国政上面。 申时行作为内阁首辅,掌控朝堂的手腕是远远不如张居正的,所以,这就不可避免,朱翊钧也要走到台前来了…… 日子一天天过着。 终于到了万历十五年。 这个特殊的年份。 历史上的这一年,文官们开始跟神宗皇帝对着干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文官群体是没有这个实力的,他们不找事,没成想,皇帝先给他们找了一件事。 万历十五年的正月初五,北京城尚沉浸在年节的余韵里,空气中还残留着爆竹的硝烟味和灶糖的甜香。 清晨,一道不同寻常的旨意自大内发出,迅速传遍六部九卿、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中枢衙门主要官员的家中——天子召集群臣,即刻于午门外听宣…… 百官们心头都是一紧。 这还放着假呢天子便如此急切地召集午门听宣,必有大事! 是边关告急? 还是哪处遭了灾? 亦或是……要清算那个官? 各种猜测在赶往午门的路上悄然滋生。 午门广场,寒风料峭。 身着各色官袍的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鸦雀无声。 首辅申时行站在最前,眉头微蹙。 这道旨意来得突然,事先竟未与他这位首辅商议,这让他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海瑞被朱翊钧派人将其接到了乾清宫中商量要事,不用跟着百官一起在外面受冻。 司礼监纸秉笔太监陈矩手捧明黄圣旨,在丹陛上站定。 他目光扫过阶下跪倒一片黑压压的群臣,展开圣旨,用特有的嗓音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古之圣王治世,莫不以孝悌为先,尊老恤老为本。礼记有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乃大同之世也……” ”朕承祖宗基业,临御万方,夙夜兢惕,惟恐德泽未周,恩惠未溥。” “今仰体天心,俯察民情,念及天下苍生,尤以高年耆老,一生辛劳,为国育才,为家操持,今已风烛残年,尤需体恤恩养。特颁恩旨,普天同庆……” 关键的来了!百官们竖起耳朵。 “着令:自即日起,凡我大明疆域之内,年逾七十之耆老,无论士农工商,不分城乡贵贱,每人均赐——” “万寿宫特制‘福寿康宁’银币三枚……” “上等肉食五斤!” “松江细棉布一匹!” 嗡——! 阶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骚动! 七十岁!覆盖所有阶层! 银币、肉食、布匹!这手笔……前所未有! 万寿宫特制银币? 官员们也都领到过,不过各个都不舍得花,用那里的银币赏赐老人,这象征意义……太足了…… 这银子可是要花上百万两吧,户部出吗? 陈矩的声音盖过骚动,继续宣读:“年逾六十五之老者,每人均赐——**万寿宫特制‘福寿康宁’银币一枚,肉食三斤,松江细棉布半匹……” 六十五岁以上也有! 范围更广了! 群臣心中的震动无以复加。 这得多少人?这得多少钱粮布帛? 仿佛知道群臣的疑问,圣旨紧接着给出了答案: “户部即从太仓库拨付内帑白银二百万两,另着工部、光禄寺、应天织造等衙门,统筹调拨肉食、布匹,务必足额、保质!不得有误!” 二百万两!直接从皇帝私库出!户部尚书张学颜松了一口气,不过转念一想,还是忧虑的不行。 虽然钱是内帑出,但调度物资、分发的庞大工程,还得落在他们户部和相关衙门头上…… “此乃朕躬行孝道、恩泽万民之善举!着令各省、府、州、县主官,务必亲力亲为,督率僚属、里甲人等,即刻清点辖内符合条件之老民,造册详实……”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限尔等:于万历十五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前造册详实,于万历十五年八月初八中秋节前,务必将所有赏赐之物,足额无缺发放……” “不得延误!不得克扣!不得以次充好!更不得虚报冒领!” “此差,不循常例,不经考成,朕已谕令:锦衣卫、都察院十三道巡按御史,分赴各地,明察暗访……” “若有地方官敢玩忽职守、敷衍塞责、欺上瞒下、克扣侵吞者,无论官职大小,一经查实,立拿问罪……” “严惩不贷!” “绝不姑息!” “轻则革职流放,重则……论斩!” 最后两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地方官的心上! 不走考成法! 直接跳过所有程序,由皇帝亲信特务机构锦衣卫和言官系统都察院联合督办! 严惩不贷!论斩!这是对老百姓的恩旨,却也是悬在百官头顶的利剑! “钦此——!” 陈矩宣旨完毕,广场上死一般的寂静。 这涉及的人口普查、物资采购、运输、仓储、分发、监督……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是滔天大祸! 现在是正月!许多偏远州县,光公文往来就得一两个月…… 然而,在一片愁云惨雾和心惊胆战中,竟无一人敢出言反对! 理由正如圣旨开头所言——这是“躬行孝道、恩泽万民”的“善举”! 是皇帝的“仁德”! 谁敢在“孝道”、“仁德”这样的大义名分上唱反调? 更何况,皇帝直接动用内帑巨款,绕开朝廷财政,堵住了户部哭穷的嘴…… 短暂的死寂后,百官终于反应过来,无论心中如何翻江倒海,此刻唯有领旨谢恩:“臣等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声在午门广场回荡,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和战栗。 整个大明帝国的官僚机器,在万历十五年开春的寒风中,被这道前所未有的“敬老恩旨”强行按下了最高效、也最恐惧的运转按钮。 一场涉及亿兆生民、覆盖帝国肌体每一个末梢的庞大“恩赏”与“考验”,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而此时,依然年轻的皇帝朱翊钧,正在乾清宫中剥着地瓜皮,拨的干干净净之后,递给了坐在自己面前的海瑞…… 万历十五年的海瑞,已经如同风中飘絮一般。 他浑浊的眼睛看着依然风华正茂的天子,双手接过地瓜:“谢陛下……” 朱翊钧笑了笑。 这场波及到全国的恩赏,不仅仅是对老人的恩典,朱翊钧更是要看看,这架庞大的帝国机器,是否依然能够高效运转。 太祖朝的时候,就能做到。 那万历朝,也必须做到…… 为此,他掏空了这几年内帑的存银……也算是变相的刺激一下此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市场……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小雌性只想每天吃喝玩乐 日月遗子:混血公主与灾厄之狼 【短篇小说集】黑童话 《身爲王的,我此刻只想谈恋爱》 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禎是神皇 四合院之超级维修工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