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俺娘哎!头,还是你来看看吧。”
李若琏听言,急忙赶了过去。
直到半炷香后,才神情恍惚的走出地窖,来到朱由检面前。
“陛下,下面存银太多,搬起来太慢了,得掘开窖顶才行,锦衣卫人手不够,怕是得要陛下的铁骑帮忙。”
朱由检知道周奎贪,但五十多万两白银他也没有直观印象。
不过李若琏都这么说了,他自然应允。
一挥衣袖。
“掘窖!”
只是一声令下,三千营铁骑根本没有丝毫犹豫。
抽出腰刀当铁锹使。
很快佛堂前的庭院就被挖开。
露出地窖封顶的青砖。
随着十几名铁骑同时挥铲,青砖瞬间破开。
白银在月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银光。
锦衣卫跳下地窖,周奎的家底被全部翻了出来。
成箱的西班牙鹰洋、整齐排列在架子上的五十两银锭、镶嵌宝石的波斯弯刀五十三个银冬瓜在地窖中垒成小山,映得三千营铁甲灿若星河。
别说在场众人了,连朱由检都有些恍惚。
王承恩更是双目充血。
他可知道自己皇爷每天为银子愁成什么样。
而周奎家里的私银,竟然比国库加私库还要多!
随意从银架上拿起一锭官银。
翻看到底部印记时,王承恩整个身体都在颤抖。
“这这是三年前陕西大旱的赈灾银!“
听到熟悉的字眼,来自崇祯的记忆涌现。
崇祯十四年,陕西大旱,百姓易子而食,当时户部无钱粮,只能发放最后的一万四千两赈灾。
而周奎这里,就有整整六千两!
算上户部、钦差太监、当地官府、各大勋贵等能过手的人。
真正发到灾区的银子可想而知。
朱由检忍不住看向周奎问道,“你们还有什么是不敢贪的?!”
周奎两眼呆滞,不知在想什么。
约摸过了大半个时辰,李若琏满头大汗的回到朱由检面前。
双手递上一迭账目。
“禀皇爷,查获现银五十三万两金六千三百两!“李若琏的声音都在发抖,“东珠十二斛,田契三千顷,珍宝七箱,还有“
“还有倭寇贡刀两百口,与晋商合流走私铁器茶盐文书若干!“
朱由检抽出最上层的信封,瞥见前世八大蝗商之一范永斗的落款冷笑出声。
“原来国丈不仅做皇亲,还兼职当晋商走私的保护伞?“
然而这还没完,李若琏又从怀中掏出一卷黄凌。
“皇爷,在书房暗格里还找到了这个。“
展开的刹那,朱由检瞳孔骤缩。
竟是加盖了皇后印玺的空白懿旨!
周奎不知用此法伪造了多少次宫廷采买,中饱私囊何止百万!
朱由检忍不住感慨道。
“真是个两袖清风,忠义两全的国丈啊。“
剑锋抵住周奎咽喉,朱由检凑近他耳边低语,“你说朕要是从你家里搜出些和当朝大臣密谋忤逆的密信,那帮清流会怎么死谏?“
周奎瘫软在地,尿骚味在缎面袍子上洇开,连如何说话都忘了。
他突然明白,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人,一旦不在乎什么名声,那他依旧是那个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
喃喃许久之后,周奎才发出一句完整的话语。
“行事如此暴戾,难道陛下就不在意身后名吗?”
朱由检一脚踹开周奎。
“朕连煤山的白绫都备好了,还在乎身后名?”
“把你平时联络的勋贵大臣名单列出来,交给锦衣卫,朕看在皇后的面子上,还能给你个体面,否则国丈就等着遗臭万年吧!”
收剑入鞘,翻身骑上白马。
“李若琏,把这些东西都搬到私库去,记得走大路,让那些个苍蝇看看。”
“王承恩带路,去吴提督府上,他儿子的关宁军也该动一动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