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7章 男儿立志夺美五十州
杨晨淡然微笑,抬眸目光坚定看向一众人。
“解决小冰河时期的麻烦一共有三种办法,自上而下三种策略,只要你们愿意听。
就是不知道你们想要从哪一策开始?”
众人对视,本以为小冰河时期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却没想到杨晨一下子就能想出三个办法,这倒是出乎老朱的意料之外。
天气之变可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不仅是老朱的认知,杨晨自己也曾亲口说过。
“先听上策吧,上策吉利一些,不知道父皇意下如何?”朱标先声夺人开口说道,最后才问自己父亲的意见。
“就依照标儿说的去办吧,上策吉利,杨晨你快说这解决小冰河问题上策究竟是何办法?”
老朱很是罕见的没直接称呼杨晨为‘混账小子’。
足以见得这件事在他心里边很重要,极寒天气,稍微不注意就是影响上千万百姓的生计。
朱元璋承认自己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可是他不愿意这样倒霉的事情会记载在他身上!
当初他作为先锋大帅,能从一众枭雄当中脱颖而出,使用的手段本来就不能见光,要是在他称帝期间,爆发了这样不随人愿的天灾,鬼知道当初那些被他打败的人会在后边怎么编派他。
“好,既然要我说,那我就提前声明,免得等会陛下认为我是讲空大话。”杨晨点头回应老朱。
“无论是上策、中策还是下策,我所说一切都是为了以解决小冰河为主,要是期间有什么问题会让诸位误会,还请你们想想到底是解决问题重要,还是你们内心的困惑重要,不先说到底能不能做到,而是必须要将能否解决问题摆放在前面。
问题不能解决,就算考虑到什么国力,那都是幻想。”
一干人等都已经习惯杨晨的说辞,稍微想想后便点点头。
朱棡看到自己大哥都同意了,他也就没什么意见。
见众人都答应自己,杨晨便开口说道:
“首先是上策,办法十分简单,也很粗暴。
大明目前登记在册的人一共有近乎五千万,要是所有人都统计起来,肯定会超过五千万,这样的人数再过一些年,一定会超过七千万,到那时候,大明人口便会迎来巅峰。
这个所谓的巅峰,不是土地容纳不下,而是粮食可以供给的巅峰。
这么多人,不可能说全部都圈养在中原这一块地盘。
地球仪太子跟陛下想必都已经看过了,大明在这个世界上的地盘来说还是相当的小,外边有很多世界等着大明前往探索。
未来找到一块宜居土地,让朝廷控制一部分人口进行迁移,从今往后,这一块殖民地就能成为大明中央经历小冰河时期的最佳后盾。
我知道你们肯定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是实现的事情,可请你们想一想,当初陛下统一了中原。
北元离开燕云十六州,离开汉人文化百年的土地,这些地方的人早就对汉人文化认知不足十之一二。
经过陛下强行让南方人迁移北方,不到十年时间,北方不照样是乖乖回到汉人手中?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找到宜居的陆地,建立一条移民道路,随着走的人多了,道路就能越发完善,越来越安全。
无论是行走,还是运送物资,最后肯定能趋向于稳定。
新土地经过大明文化的滋养,必然会能快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全新的大明。
未来小冰河降临,就能极大程度的去缓解中原所遭受的伤害。”
“这世界上有这么好的地方?”朱棡趁着杨晨短暂休息时间,开口询问。
大明之外还有别的土地他当然知道,可是就不明白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地盘?
朱标看了自己弟弟一眼,他这才想起来,地球仪自从被杨晨研究出来,好像一直都没在众人面前展示过。
保存在母后行宫内,让朱雄英学习关于这世界上的知识。
‘下次要让几个手巧的工匠重新复刻杨兄的地球仪,将其赠予我的这些弟弟,否则他们不能对外边世界有一个清晰认知,未来如何能寻找自己的藩地?’
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朱标再次抬头,杨晨也再次开口。
“当然有,晋王你有所不知,除了大明中原之外,这世界上东南西北都有数不胜数的好土地,如果你愿意,我甚至可以保证我能找到一块新的陆地给你。
这一块地方农耕条件比大明好无数倍,一眼望去都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陆地中部还有广袤平原河流以此保证粮食不缺水源。
总而言之对于农业耕种,这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这更好的位置了。”
聪明的人都已经猜测到,杨晨说的这一块地方正是朱标两个月以前自掏腰包组建千船商队从南洋往西方前行找寻的美洲大陆。
杨晨顿了顿,看着朱棡补充说道:
“晋王也知道了,上策十分简单粗暴,几乎可以说不好分什么脑力,只需要执行就可以。
唯一缺点就是过程可能会十分漫长,少则三十年,多则需要费两代人的时间才能完成。
无论是财力还物力的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要是一旦成功,这是一件福泽万代的事情。”
朱棡比自己哥哥朱樉聪明,他更能考量这其中利弊,只是他仍然有疑问。
“从未有人踏过的土地确实是一个好地方,按照你所说,也能派遣不少人去这里开拓新地盘,然而中原文化终究是趋向于故土乡情,要是这地方太远,我想很难有人会抛弃故土离开中原,奔赴万里之外的陌生土地上讨生活。”
杨晨沉吟没有马上回答,主观上来说,中原汉人对故土情节的想念绝对是所有文明里面绝无仅有的。
然而中原汉人还有一种出门在外混迹的不好绝对不会回家的想法。
在新世界开启的瞬间,各方列强使用各种办法打通了大清的国界,后来使得不少大清子民看到外面的世界。
于是他们想着要出人头地,选择离开故土,踏上远洋之外的彼岸,其目的不就是为了能挖金矿赚钱嘛?
朱棡说的这个例子实际上不成立,也没有太多说服力。
不等他开口,朱标就代替他说话。
“老三,你忽略了人心想要发达的欲望,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旦民间百姓知道远洋之外有许多良亩田地,这些地盘都是无主之物,谁先去谁就能获得更加多的土地,我想他们肯定不会愿意守在中原的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