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安排一位精通苏丘内情的人作向导,小子万分感谢督公。” 自动送上门的帮忙,唐辰自然不会客气。 至于这里面藏了多少算计,以及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龌龊,他才懒得管。 目前有孟忠在后面兜着,有利益交换,也是他们之间去交换。 以他目前的地位,暂时还插手不上这些事。 现在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手段,送走那位身体颇为硬朗的状元阁老,避免强臣辅弱主,力压福王的局面出现。 汪季新也是一位干脆的人,指了指旁边的胖公公,“庞保,你跟着唐大人回苏丘。” 不理会庞保听到这个吩咐后垮下来的胖脸,汪太监又指了指唐辰,继续训斥他道: “世蕃是自己人,不是那些鼻孔朝天的文官,收起你那套糊弄人的把戏,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你直说就是,能不能做,可不可以做,世蕃自会考量,你懂得?” 老太监显然十分了解身旁的这位胖公公是什么德行,吩咐他做事犹不忘当着唐辰等人的面敲打。 “是!”庞保脸上有些挂不住,不过此时他似比刚刚来的路上,表现的自然了一些。 “行,你们谈吧,我还得去捣鼓那两根爪哇送来的番薯藤,就不跟你们聊了。” 在一众恭送声中,这位连杯茶都不给唐辰喝的老公公,转身又回到他那处小花园中。 唐辰很想说,那什么番薯地瓜的,不用费心打理便能活,不过想想自己没下过几次地,便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那不是他擅长的领域,还是学会闭嘴吧。 一行人在庞保引领下走进前堂,分主宾坐下,此时才有上等的雨前茶送上来。 请过茶后,庞保一脸无辜的道: “来的路上,让唐大人见笑了,我还以为你是京里那些文官派来的呢?” 唐辰笑笑:“都是自己人,庞公公叫我世蕃即可,这是孟公公赐的字。” 他特意强调一句,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和孟公公多么亲近,而是告诉眼前这个胖太监,别跟老子耍花样,老子后面也有自己的信息渠道。 大家合作的愉快,便互相合作,若耍小心思,趁早一拍两散,省得撕破脸。 庞保嘴角跳了一下,显然听出话中的意思,脸上带着无比真诚的笑容道: “能得孟公公赐字,那是世蕃小弟的造化,不像我,求着干爹给我赐个字,他就是不肯,最后被我磨的没法子了,才给取了一个‘麦郎’的小名。” 有事求人的唐辰,耐心听着他的废话,端起旁边的茶杯刚抿了一口,听到那个小名,到嘴的茶水‘噗’的一声,一下子全都喷了出来。 幸亏赵钱李三人没坐在他的对面,不然非得喷的满脸满身。 “哟,这话说的,茶水不好?来人,再给我世蕃老弟换上好的白云仙茶。” 庞保招呼下人来换茶,不过被唐辰阻止了,放下天青色釉胎茶杯,他笑着道: “不妨事,不妨事,就是没注意烫了一下,我们还是谈正事吧,庞公公久在苏丘,可否给小弟说说那位的家庭情况?” 庞保反复确认唐辰真没事后,才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 “徐阁老担任首辅小二十年,久在京城,近日才归乡,生有三子三女五个孙子。 除了长子早亡,如今二子在秦地担任知府,三子便在这江宁府中担任学政。 除了两个儿子外,还有三位女儿,长女嫁给了衍圣公的次子,次女嫁给了松州知府,小女儿前年刚婚配,便是那号称苏丘双骄的李鸿。 五个孙子中除了长孙,其余皆未成年。 前两日他的那位长孙完婚,娶的是江宁礼部侍郎董天德的孙女,这位董侍郎是武宗年间的状元,在江南颇具闻名,若不是横空出世了徐萧两位阁老,如今江南恐怕便是他董家最为繁盛。 前两日两家联姻,听说整个苏丘府的红绸都脱销了,满城尽是红装,若世蕃去的早,说不定还能赶上吃流水席。” “湖州董家?” 唐辰恍惚记得他重伤初愈,逛京城时遇到柴二租房,其中一对兄弟俩的客户,好像就姓董,具体叫什么名字一时间记不起来了,只记得那两人自我介绍的时候,提过他们便是来自湖州董家。 “怎么大人认识这位董侍郎?” 庞保见唐辰面色有异,禁不住问道。 唐辰摇摇头,“不认识,只是听人提起过湖州董家这个名号,他家是不是有对兄弟俩参加本科秋闱?” “哥哥董师璋,弟弟董师桧,是一对堂兄弟,正是那位董侍郎的长孙和次孙,今次出嫁的董氏女子便是那位董师璋的妹妹。 兄弟俩在江南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子,只是前两日不知什么原因回来了,说要放弃本次科考,正好赶上妹妹出嫁,二人这会儿恐怕还在苏丘游玩。” 庞保当真了解江南这片地界的事情,往往唐辰只是提了一个头,他那里便如数家珍地说出当地的重要人物和简要生平。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事情详细的,比唐辰自清浊司得来的情报还准确。 “那公公又和那位郝笔架是怎么回事?” 话题转了一圈,终于说到正题,当唐辰似笑非笑问出这个问题时,明显看到胖太监胖身子抖了一下,脸上的肥肉控制不住地抖动了四五下。 “不瞒兄弟啊,你是不知道那位,唉,那位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啊。” 庞保看了看天色,要引着唐辰去吃接风宴,顺便为他介绍江南地界的东城所卫和清浊司几位挡头,倒时边吃边聊。 唐辰无可无不可的点头同意,跟着他来到一座档次颇高的酒楼,这里已经有三五位身穿便服的统领挡头等着了,见到庞保引着一位少年入场,众人先是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这位便是京城里传信,提到的那位深得福王信任的少年总旗。 众人互相介绍后,分主宾坐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庞保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 “兄弟,不是我说,你哥哥我也算是出了名的不惹事不生非的老实人,不信你可着江南打听,谁不说你哥哥我办事地道。 是,哥哥我承认,在苏丘织造衙门里,我也收钱,可那些饱读诗书的就不收钱嘛? 最起码我收了钱还办事呢,可那些文官明面上不收,背地里都让那些下人收了,收了你就收了呗,还不给人办事,非得送好几回礼,才给人家办。 明明是件小事,非得弄的人家家破人亡才罢休。 我最瞧不上这样的人,这种官,也就是没犯在哥哥手里,不然哥哥非得整死他们不可。 可,可你是不知道啊……” 说到这儿,喝的明显有些大的庞公公,端起面前的一杯酒,咕咚一声仰脖灌了进去,抱着唐辰又是一阵嚎啕大哭: “兄弟啊,哥哥心里苦啊! 那个姓郝的,他,他,他不收钱,他不收钱也就算了。 可他不收钱,还不许别人收钱。 我老庞容易嘛我,七岁净身,九岁跟着我干爹,去过中都种过地,到过北疆督过军,好不容易走了贵妃娘娘的门路,盼着来到了江南这繁华地,本想着捞一把,好好给干爹挣个养老钱。 那曾想遇到姓郝的家伙,我看他也别姓郝了,干脆姓孬吧。 不让我收钱,还不算,连我按照皇上的要求增加绢丝,他都要干涉。 说什么耽误农时。 耽误他大爷,那些都是匠户,耽误个屁的农时。 还不是苏丘地界的土地大多都在徐家手里,他收不上税来,就拿这些匠户充当农户,给他种地,收税。 欺负哥哥没读过书,拿哥哥当棒槌耍。 我不听他的,他就煽动那些匠户闹事,最后,最后……兄弟苦啊!” 庞保抱着唐辰嚎啕大哭,最后怎么了也没说。 还是旁边的江宁东城所卫统领,开口为他释疑解惑: “半月前,苏丘织户罢工,庞公公便在城门口设置了抽税监,希冀弥补一下亏空。 有刁民不认,便喊出打税监的口号,最后在一名名叫董贤的人组织下,纠集了上千人,将苏丘织造衙门砸了,若不是庞公公见机的早,连夜逃了出来,恐怕凶多吉少。” “明目张胆冲击朝廷衙门?当地知府不管?”同桌的赵起元忍不住插嘴问道。 那位东城所卫统领,叹了一口道: “嗨,管,怎么不管,第二天那董贤自己便去衙门自首了,只是那位郝知府,说什么兹事体大,需要上报朝廷再做定夺。 既不判也不审,就关在牢里,好吃好喝的。 要他去抓那人的同党,郝知府又说,董贤自己招认砸衙门的就是他自己干的,其他人只是过去拉架的,是我们误会了。” “狗官,他就是故意的,就是看着我好欺负。”庞保骂了一句,又哭起来。 唐辰推开哭的稀里哗啦的庞保,转头问那位江宁东城所统领: “唉,我记得先帝在时,将陆统领派来江南了,他人呢?”喜欢大奸臣当道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奸臣当道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